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是一个过程,反思也是一个过程,而决定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教师能否成为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一、创设良好的反思氛围
反思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展示反思的舞台,需要支持反思的需求,需要良好的反思氛围。因此,学校不能只是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还要在实施过程中,主动为教师搭建“经验+反思”的舞台,指导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主动构建,突出个性与特点。立足于典型示范,行动先导,成果共享。
首先,开设“经验+反思”沙龙。在平等的氛围中,教师畅所欲言教学中的得与失、预设与生成、学生的思考与问题、师生的互动、三维目标的实现等,再从中提取最关注的问题,开展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实践与反思。
其次。注重利用各级各类研讨活动,创设机会,引导教师在实践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关注的不仅仅是上课与说课、交流经验的过程,重要的是让专家与老师们坐在一起,围绕一个专题,在讨论与争鸣中,在反思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教育意义的领悟,提升专业能力。
最后,学校要激励教师及时总结,巩固反思的成果,及时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提高。例如,可以坚持不懈地开展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甚至开展一系列教学反思、案例演讲比赛,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二、拥有明敏的反思心灵
“明”就是明了、明净,“敏”就是敏感、敏锐。教育说到底就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反思,就是触及心灵的思考。解剖自己的教育实践,然后不断超越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因此,拥有一颗明敏的反思心灵,不仅可以准确定位教育情境,而且可以捕捉到惯常教育情境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还可以令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保持敏感与激情,实现崇高理想与奋斗目标。因此,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1.静心思考。
反思型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一个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保持个性的思想者。既然如此,静心思考,其一,就要站在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制高点去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对设计原点重新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发现与总结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与特点,并且找到适应他们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其二,带着对自己检讨、解剖、质疑的思考,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从对比中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树立榜样,激励自己。
2.用心读书。
读书能使人心明眼亮,读书能拥有知识泉眼,读书能令反思底蕴丰厚。要成长为反思型教师,首先就必须成为终身读书的身体力行者。读书,一读教育名著,以丰润的思想来反思教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度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形象;二读学科书籍,以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水平;三读文学名著,以陶冶性情,培养人文素养,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四读专业之外的杂志报纸,令自己的视野开阔,学识渊博;五读学生们的书。令自己拥有一颗童心,从而更能读懂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用心读书,不能断章取义或只读片言只语,要真正捧起书来读,理论联系实际去思考、对照、感悟。
3.精神记录。
记录,就是搜集积累自己与他人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教学智慧、艺术的过程。记录采用的形式:其一,写教学日记。这是教育反思的重要手段,就是每天上完课后,静下心来回忆课堂情形,把值得储存的教学现象、教学过程、教学感受,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汇成大观。这样的每日一反思一记录,可以令自己对教学保持清醒的头脑。其二,运用“叙事性”记录,就是原汁原味记录教育案例,叙述自己在教学中与孩子们发生的故事,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鲜活的气息。其三,“随笔”记录,就是看教学录像,听课,或者将自己的教学实况记录下来,然后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观察自己与他人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4.虚心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长为反思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一切优点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虚心学习,首先要向同行学习。善于观察同行的表现,从中寻找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深刻领会原来理解肤浅的教育理念,反思中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其次要向学生学习。不要过低地估计学生,当你把自己也当成学生一员,融入他们的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儿童生与俱来的辨别力、理解力与接受能力是成人意想不到的。再次要向家长学习。家长是教学资源,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向家长学习,你将拥有一颗慈母严父之心,更好走进学生心灵,开发与利用好学生与家长资源,为教育教学添一级台阶。其四,要在交往中学习。人,无处不交往,做一个有心人,教育资源就无处不在。
“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要在外在环境引领与推动下,通过内化生成进行自我完善,在自我实践反思下意识觉醒,自觉去思考,去读书,去记录,去学习,从而主动达成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
一、创设良好的反思氛围
反思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展示反思的舞台,需要支持反思的需求,需要良好的反思氛围。因此,学校不能只是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还要在实施过程中,主动为教师搭建“经验+反思”的舞台,指导教师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主动构建,突出个性与特点。立足于典型示范,行动先导,成果共享。
首先,开设“经验+反思”沙龙。在平等的氛围中,教师畅所欲言教学中的得与失、预设与生成、学生的思考与问题、师生的互动、三维目标的实现等,再从中提取最关注的问题,开展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实践与反思。
其次。注重利用各级各类研讨活动,创设机会,引导教师在实践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关注的不仅仅是上课与说课、交流经验的过程,重要的是让专家与老师们坐在一起,围绕一个专题,在讨论与争鸣中,在反思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教育意义的领悟,提升专业能力。
最后,学校要激励教师及时总结,巩固反思的成果,及时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提高。例如,可以坚持不懈地开展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甚至开展一系列教学反思、案例演讲比赛,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二、拥有明敏的反思心灵
“明”就是明了、明净,“敏”就是敏感、敏锐。教育说到底就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反思,就是触及心灵的思考。解剖自己的教育实践,然后不断超越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因此,拥有一颗明敏的反思心灵,不仅可以准确定位教育情境,而且可以捕捉到惯常教育情境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还可以令我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保持敏感与激情,实现崇高理想与奋斗目标。因此,成长为反思型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1.静心思考。
反思型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灵敏的人;一个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保持个性的思想者。既然如此,静心思考,其一,就要站在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制高点去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对设计原点重新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发现与总结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与特点,并且找到适应他们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其二,带着对自己检讨、解剖、质疑的思考,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从对比中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树立榜样,激励自己。
2.用心读书。
读书能使人心明眼亮,读书能拥有知识泉眼,读书能令反思底蕴丰厚。要成长为反思型教师,首先就必须成为终身读书的身体力行者。读书,一读教育名著,以丰润的思想来反思教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度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形象;二读学科书籍,以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水平;三读文学名著,以陶冶性情,培养人文素养,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四读专业之外的杂志报纸,令自己的视野开阔,学识渊博;五读学生们的书。令自己拥有一颗童心,从而更能读懂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用心读书,不能断章取义或只读片言只语,要真正捧起书来读,理论联系实际去思考、对照、感悟。
3.精神记录。
记录,就是搜集积累自己与他人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教学智慧、艺术的过程。记录采用的形式:其一,写教学日记。这是教育反思的重要手段,就是每天上完课后,静下心来回忆课堂情形,把值得储存的教学现象、教学过程、教学感受,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汇成大观。这样的每日一反思一记录,可以令自己对教学保持清醒的头脑。其二,运用“叙事性”记录,就是原汁原味记录教育案例,叙述自己在教学中与孩子们发生的故事,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鲜活的气息。其三,“随笔”记录,就是看教学录像,听课,或者将自己的教学实况记录下来,然后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观察自己与他人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4.虚心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长为反思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一切优点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虚心学习,首先要向同行学习。善于观察同行的表现,从中寻找精神同伴和人生范例,深刻领会原来理解肤浅的教育理念,反思中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其次要向学生学习。不要过低地估计学生,当你把自己也当成学生一员,融入他们的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儿童生与俱来的辨别力、理解力与接受能力是成人意想不到的。再次要向家长学习。家长是教学资源,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向家长学习,你将拥有一颗慈母严父之心,更好走进学生心灵,开发与利用好学生与家长资源,为教育教学添一级台阶。其四,要在交往中学习。人,无处不交往,做一个有心人,教育资源就无处不在。
“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要在外在环境引领与推动下,通过内化生成进行自我完善,在自我实践反思下意识觉醒,自觉去思考,去读书,去记录,去学习,从而主动达成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