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古筝启蒙教学的活动中,无论是对音乐的体验、训练、思考还是实际表等方面,都显示出音乐感知体系建构的重要。以现在流行于国际的主要几种音乐教学法理论为源,从符合国际音乐教育通例的教学理念去探讨古筝启蒙教学方法、重识教学感知体系的建构,这对于突破古筝传统的启蒙教学方式、为教学活动提供多维度的理论参考等而言,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筝;音乐启蒙教育;感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269-02
引论
根据相关理论和实操案例,本文认为古筝启蒙教学的感知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唱谱与旋律感知、节奏与体态律动、情感与文化环境。这三者并非是由浅入深的层次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在启蒙教学中和谐共生、共同发挥作用的协作关系,并可共同构建起古筝启蒙教学的感知体系。
一、古筝启蒙教学中的唱谱与旋律感知
在很多国际音乐教学法中,唱谱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旋律的美感,并在其感知体系中构建出对音乐最直观的感受。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囿于基础乐理限制,他们对音准和旋律的感知总会显得有些陌生。怎样把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他们可理解的并使他们形成基本的旋律感知能力,这都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古筝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强调通过唱谱和旋律感知来带领学生入门。在教师教唱乐曲的时候,可将学生分为三组(比如让学生A对应1音、学生B对应2音、学生C对应3音等),需要每个学生认清楚古筝上所对应的琴弦,此时由老师唱谱、学生就弹响自己所对应的琴弦。在大家练习熟练后,教师可用音符唱名替换、让学生自己唱谱,唱到他们专属名称时他们即时弹奏即可。在学生可以用音符唱名连贯地唱出谱例后,教师加入不同的音乐手势,利用手势和空间变化来协助学生建立进一步的旋律概念,提高他们对古筝音高的感知,并通过重复上述步骤以形成他们对音准和旋律的基本感知。
此外,教师通过带领孩子们先学唱乐曲、将歌词替换成音符唱法等方式也可以使他们得到一些音准和旋律上的基本感知。教师可在音符出现变化时加入手势变化,以向学习者表现不同的音程关系;教师还可以在唱谱中细化不同音乐音的高低、强弱等音乐基本元素及乐曲的情感特征;在儿童熟悉了自己唱着音符与教师手势的配合以后,教师可以较为容易地引导孩子理解音符之间的远近关系(这时候着重讲解音高之间的远近问题以及它们对应在左手的按弦的轻重关系);讲解完毕后,教师可首先带领孩子进行弹奏,接下来请孩子自己边唱边弹,在唱的过程中不断纠正手上的音准——教师可在此阶段辅助多种手势,在受教者不明确演奏音准和旋律的时候为其提供学习的辅助与参考,最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可知,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除了培养受教者对旋律的感知能力之外,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配合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歌唱兒童熟悉的、简单好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让受教者摸索建立基本的音准意识,然后用手势辅助他们找到唱歌时的音高位置;接下来在弹奏古筝中加入唱谱的方法,用孩子已知的音高位置来寻找古筝左手按音的深浅度,这对他们对于古筝建立音高和旋律概念等方面而言都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在受教者今后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对传统音乐的微升音与微降音等方面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最终通过唱谱的方式提高他们对音准和旋律的感知,并最终使其感知体系得以进一步扩充与完善。
二、古筝启蒙教学中的节奏与体态律动
节奏和体态律动在古筝的启蒙教学中尤为重要,也是感知体系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达尔克罗兹认为,人对于音乐的感知和情绪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直接呈现出来,而人的动作韵律符合对音响和情绪感知的元素,通过不同的身体动作使自己的情感直接反馈于外部环境、并通过控制肌体的舒缓或紧张程度,最终透过演奏来表述自我情感等等。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所强调的节奏和律动不仅仅是作为音乐中最重要的存在因素,亦强调了节奏和人的生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铃木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中,也强调了对运动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不同速率的呼吸,亦或是不同速度的走路,它们均是人的体态所呈现出来的律动表现方式。乐曲情绪的体会的基础是以音乐与多种律动方式组合起来的节奏运动——节奏则较多依赖于运动,所有的节拍皆可通过韵律方式表示出来。对比音乐与律动的不同互动关系,教师可以建立出丰富多样的的音乐表达方式,受教者也可以从音乐中得到更多感触,并通过身体律动这种形式将其充分表现。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实践于艺术感知体系的建构,这对于古筝启蒙教育而言亦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当然,仅仅凭借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与现在的古筝启蒙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亦需要课堂授课的具体案例来进行具体的说明。
第一个实践案例是研究小组集中了多个未曾学习过古筝和音乐的小朋友所做的节奏与体态启蒙训练实验。首先,教师用古筝弹出简单的旋律用以背景伴奏(在乐曲中以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为主),让学生以自由的方式随意活动,学童们用拍手、跺脚、敲击等方式将自己对音乐的感觉表现出来,这主要是让孩子们熟悉陌生环境并尽快融入到音乐活动中。然后,教师可出示节奏卡片并将孩子们根据不同的节拍分组,例如将打四分音符的孩子分为“乌龟”组,模仿乌龟慢腾腾的节奏速度,律动方式以脚上踩一下为一个四分音符;打八分音符的孩子分为“兔子”组,主要模仿兔子轻快活泼的节奏,律动方式则以手部敲击动作为主,左右手匀速敲击在古筝的琴头,敲击一下为一个八分音符;打十六分音符的孩子分为“啄木鸟”组,律动方式以手部叩击古筝琴尾,模仿啄木鸟啄树时快速的节奏;等等。分好组以后,教师重新弹奏乐曲,并让学生按组别分别将自己所代表的节奏进行练习,孩子可根据动物的运动特点寻找节奏的律动方式,在律动节奏当中也可加入对应动物的动作。当孩子们熟悉了该节奏对应的律动方式后,教师发出指令,让三组以各自的律动方式分别进入乐曲,最后三组孩子通过身体运动发出的节奏声音和教师弹奏的乐曲在拍子上达成统一。 第二个案例是以体态律动方式观察孩子在弹奏基本指法时的放松状态,以及训练他们在演奏中分句换气时的不同手部律动。教师将同一程度的学生划分为对比两组,统一学习儿歌《上学歌》的弹奏。其中,第一组将谱面弹下来,而其他的训练全无;第二组在弹奏乐曲之前先已经查阅了乐曲相关简介,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唱《上学歌》,并通过案例了解了乐曲中基本节奏音符的长短,此时再进行视谱弹奏学习。在两组学生都会弹奏这首乐曲后,教师首先作出示范,并将“提手”的动作稍稍夸张,接下来,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手部动作,在模仿中古筝弹奏的断句、手部的放松状态,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对比,第二组的学生比第一组的学生表演更为大胆,在练琴时也觉得兴趣更浓厚。可见,通过手部律动来对音乐进行分句,这时就产生了让孩子们从感受“音乐好听的旋律”到表现“音乐诉说的故事”的过程,这种节奏和体态的训练同时推动了孩子们对于抽象音乐描绘具体形象的感知成都,潜移默化地完善了学生们音乐感知体系的构建。
通过这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发现,相关国际音乐教学法理论在古筝的启蒙教学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让儿童们发现了音乐节奏之间的变化,做出协调的动作,在演奏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呼吸和身体律动的联系,培养良好的乐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为初学者的古筝学习增加乐趣,也会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古筝启蒙教学中的情感与文化环境
音乐教育中,对于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情感与文化环境的熏陶不仅可以让教学行为更加生动有效,也能为学习者今后的演奏开拓更为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这在铃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中均多有提及。对此,研究小组设置了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实验目的是家庭中音乐环境的塑造对孩子音乐的学习有没有影响;第二组实验则是对比在同样音乐环境下,歌唱对古筝传统音乐的帮助是否明显。
首先,是有关家庭音乐环境氛围对孩子古筝学习的相关实验:研究小组挑选两个学过一段时间古筝的学童,将这两个学生分为两组,给他们布置同一首作品《茉莉花》——此次试验是让学生对这一乐曲进行自主练习,并做音乐形象表达的对比研究。第一个孩子的家长接受过音乐教育,经常会带孩子去博物馆、音乐会等地方进行综合素养的熏陶与培育;另一个家庭缺少音乐氛围,音乐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依托古筝老师每周一节的课程。老师在经过两周音乐基础教育后,给学生两周时间让他们进行自我练习与处理,并在两周后请部分家长和有古筝教学经验的老师一同评鉴。在演奏时,第一个孩子明显在音乐形象的表達、音乐情绪的处理上明显要优于第二个孩子。当询问两个孩子在家是如何练习时,第一个孩子表示家里天天播放此曲的音频资料,而在处理作品时,她之前听到过的很多音乐对她也有很大的有帮助,这些让她在处理音乐中有得心应手的直觉;第二个孩子表示,她在家练琴只是父母督促,并没有其他参考借鉴的资料,处理乐曲起来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只能弹出老师讲过的基本节奏和音符变化,也缺少演奏的兴趣。从中便可发现,音乐学习中的情感和文化环境对于孩子启蒙教学方面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他们感知体系的建构而言,更显其重要性。
第二个实验则是考察在同样的音乐环境下,情感和文化环境对学习古筝演奏所产生的影响:选择两个条件相仿、对基本音准,节奏,指法都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为他们布置同一首二人都初步学会的《剪靛花》(该乐曲是根据河南的曲子曲牌唱腔变化而来,有很多河南豫剧所特有的向上挑拐的滑音以表现乐曲的活泼之感),试验时间是两周左右。第一周让两人自主练习,但其中一人跟着音响资料与老师唱的音频资料跟着唱,要求他能够将乐曲中的滑音味道唱出来,更好去理解音乐情感与文化背景。第二周还是两人自主练习,让第一周唱曲的琴童此时接触更多的豫剧音乐,并跟唱部分片段。两周后,让孩子们进行汇报演奏,结果自然是跟唱乐曲和戏剧片段的学习者演奏较果更好,在乐曲的韵味处理上明显要优于后者。经过访谈得知,该琴童经过唱的练习后对豫剧兴趣增加,对河南地方的风土人情也会主动去了解,并将他对作品的情感和文化环境的感知贯穿于古筝的演奏学习中,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分析上述这两个教学案例,表明了情感和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明显,浸润在富于艺术气氛里的学童其音乐素养也会有明确的提升。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古筝教学活动中需要强调对学童“视野”与“知识面”的全方位培养,因为学生们丰富的情感、广泛的阅历、文化环境的浸不仅仅使其艺术表达更为丰富,也是让他们成为高素质艺术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管建华:《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翟欢:《5-6岁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学习品质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雍敦全:《音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 谢卓,邓思杭:《四川地区音乐类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设想》[J].文存阅刊,2017(16)
[关键词]古筝;音乐启蒙教育;感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269-02
引论
根据相关理论和实操案例,本文认为古筝启蒙教学的感知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唱谱与旋律感知、节奏与体态律动、情感与文化环境。这三者并非是由浅入深的层次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在启蒙教学中和谐共生、共同发挥作用的协作关系,并可共同构建起古筝启蒙教学的感知体系。
一、古筝启蒙教学中的唱谱与旋律感知
在很多国际音乐教学法中,唱谱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旋律的美感,并在其感知体系中构建出对音乐最直观的感受。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囿于基础乐理限制,他们对音准和旋律的感知总会显得有些陌生。怎样把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他们可理解的并使他们形成基本的旋律感知能力,这都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古筝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强调通过唱谱和旋律感知来带领学生入门。在教师教唱乐曲的时候,可将学生分为三组(比如让学生A对应1音、学生B对应2音、学生C对应3音等),需要每个学生认清楚古筝上所对应的琴弦,此时由老师唱谱、学生就弹响自己所对应的琴弦。在大家练习熟练后,教师可用音符唱名替换、让学生自己唱谱,唱到他们专属名称时他们即时弹奏即可。在学生可以用音符唱名连贯地唱出谱例后,教师加入不同的音乐手势,利用手势和空间变化来协助学生建立进一步的旋律概念,提高他们对古筝音高的感知,并通过重复上述步骤以形成他们对音准和旋律的基本感知。
此外,教师通过带领孩子们先学唱乐曲、将歌词替换成音符唱法等方式也可以使他们得到一些音准和旋律上的基本感知。教师可在音符出现变化时加入手势变化,以向学习者表现不同的音程关系;教师还可以在唱谱中细化不同音乐音的高低、强弱等音乐基本元素及乐曲的情感特征;在儿童熟悉了自己唱着音符与教师手势的配合以后,教师可以较为容易地引导孩子理解音符之间的远近关系(这时候着重讲解音高之间的远近问题以及它们对应在左手的按弦的轻重关系);讲解完毕后,教师可首先带领孩子进行弹奏,接下来请孩子自己边唱边弹,在唱的过程中不断纠正手上的音准——教师可在此阶段辅助多种手势,在受教者不明确演奏音准和旋律的时候为其提供学习的辅助与参考,最终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可知,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除了培养受教者对旋律的感知能力之外,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配合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歌唱兒童熟悉的、简单好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让受教者摸索建立基本的音准意识,然后用手势辅助他们找到唱歌时的音高位置;接下来在弹奏古筝中加入唱谱的方法,用孩子已知的音高位置来寻找古筝左手按音的深浅度,这对他们对于古筝建立音高和旋律概念等方面而言都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在受教者今后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对传统音乐的微升音与微降音等方面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最终通过唱谱的方式提高他们对音准和旋律的感知,并最终使其感知体系得以进一步扩充与完善。
二、古筝启蒙教学中的节奏与体态律动
节奏和体态律动在古筝的启蒙教学中尤为重要,也是感知体系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达尔克罗兹认为,人对于音乐的感知和情绪能够通过身体的动作直接呈现出来,而人的动作韵律符合对音响和情绪感知的元素,通过不同的身体动作使自己的情感直接反馈于外部环境、并通过控制肌体的舒缓或紧张程度,最终透过演奏来表述自我情感等等。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所强调的节奏和律动不仅仅是作为音乐中最重要的存在因素,亦强调了节奏和人的生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铃木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中,也强调了对运动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不同速率的呼吸,亦或是不同速度的走路,它们均是人的体态所呈现出来的律动表现方式。乐曲情绪的体会的基础是以音乐与多种律动方式组合起来的节奏运动——节奏则较多依赖于运动,所有的节拍皆可通过韵律方式表示出来。对比音乐与律动的不同互动关系,教师可以建立出丰富多样的的音乐表达方式,受教者也可以从音乐中得到更多感触,并通过身体律动这种形式将其充分表现。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实践于艺术感知体系的建构,这对于古筝启蒙教育而言亦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当然,仅仅凭借理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与现在的古筝启蒙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亦需要课堂授课的具体案例来进行具体的说明。
第一个实践案例是研究小组集中了多个未曾学习过古筝和音乐的小朋友所做的节奏与体态启蒙训练实验。首先,教师用古筝弹出简单的旋律用以背景伴奏(在乐曲中以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为主),让学生以自由的方式随意活动,学童们用拍手、跺脚、敲击等方式将自己对音乐的感觉表现出来,这主要是让孩子们熟悉陌生环境并尽快融入到音乐活动中。然后,教师可出示节奏卡片并将孩子们根据不同的节拍分组,例如将打四分音符的孩子分为“乌龟”组,模仿乌龟慢腾腾的节奏速度,律动方式以脚上踩一下为一个四分音符;打八分音符的孩子分为“兔子”组,主要模仿兔子轻快活泼的节奏,律动方式则以手部敲击动作为主,左右手匀速敲击在古筝的琴头,敲击一下为一个八分音符;打十六分音符的孩子分为“啄木鸟”组,律动方式以手部叩击古筝琴尾,模仿啄木鸟啄树时快速的节奏;等等。分好组以后,教师重新弹奏乐曲,并让学生按组别分别将自己所代表的节奏进行练习,孩子可根据动物的运动特点寻找节奏的律动方式,在律动节奏当中也可加入对应动物的动作。当孩子们熟悉了该节奏对应的律动方式后,教师发出指令,让三组以各自的律动方式分别进入乐曲,最后三组孩子通过身体运动发出的节奏声音和教师弹奏的乐曲在拍子上达成统一。 第二个案例是以体态律动方式观察孩子在弹奏基本指法时的放松状态,以及训练他们在演奏中分句换气时的不同手部律动。教师将同一程度的学生划分为对比两组,统一学习儿歌《上学歌》的弹奏。其中,第一组将谱面弹下来,而其他的训练全无;第二组在弹奏乐曲之前先已经查阅了乐曲相关简介,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唱《上学歌》,并通过案例了解了乐曲中基本节奏音符的长短,此时再进行视谱弹奏学习。在两组学生都会弹奏这首乐曲后,教师首先作出示范,并将“提手”的动作稍稍夸张,接下来,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手部动作,在模仿中古筝弹奏的断句、手部的放松状态,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对比,第二组的学生比第一组的学生表演更为大胆,在练琴时也觉得兴趣更浓厚。可见,通过手部律动来对音乐进行分句,这时就产生了让孩子们从感受“音乐好听的旋律”到表现“音乐诉说的故事”的过程,这种节奏和体态的训练同时推动了孩子们对于抽象音乐描绘具体形象的感知成都,潜移默化地完善了学生们音乐感知体系的构建。
通过这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发现,相关国际音乐教学法理论在古筝的启蒙教学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让儿童们发现了音乐节奏之间的变化,做出协调的动作,在演奏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呼吸和身体律动的联系,培养良好的乐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为初学者的古筝学习增加乐趣,也会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古筝启蒙教学中的情感与文化环境
音乐教育中,对于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情感与文化环境的熏陶不仅可以让教学行为更加生动有效,也能为学习者今后的演奏开拓更为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这在铃木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中均多有提及。对此,研究小组设置了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实验目的是家庭中音乐环境的塑造对孩子音乐的学习有没有影响;第二组实验则是对比在同样音乐环境下,歌唱对古筝传统音乐的帮助是否明显。
首先,是有关家庭音乐环境氛围对孩子古筝学习的相关实验:研究小组挑选两个学过一段时间古筝的学童,将这两个学生分为两组,给他们布置同一首作品《茉莉花》——此次试验是让学生对这一乐曲进行自主练习,并做音乐形象表达的对比研究。第一个孩子的家长接受过音乐教育,经常会带孩子去博物馆、音乐会等地方进行综合素养的熏陶与培育;另一个家庭缺少音乐氛围,音乐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依托古筝老师每周一节的课程。老师在经过两周音乐基础教育后,给学生两周时间让他们进行自我练习与处理,并在两周后请部分家长和有古筝教学经验的老师一同评鉴。在演奏时,第一个孩子明显在音乐形象的表達、音乐情绪的处理上明显要优于第二个孩子。当询问两个孩子在家是如何练习时,第一个孩子表示家里天天播放此曲的音频资料,而在处理作品时,她之前听到过的很多音乐对她也有很大的有帮助,这些让她在处理音乐中有得心应手的直觉;第二个孩子表示,她在家练琴只是父母督促,并没有其他参考借鉴的资料,处理乐曲起来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只能弹出老师讲过的基本节奏和音符变化,也缺少演奏的兴趣。从中便可发现,音乐学习中的情感和文化环境对于孩子启蒙教学方面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他们感知体系的建构而言,更显其重要性。
第二个实验则是考察在同样的音乐环境下,情感和文化环境对学习古筝演奏所产生的影响:选择两个条件相仿、对基本音准,节奏,指法都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为他们布置同一首二人都初步学会的《剪靛花》(该乐曲是根据河南的曲子曲牌唱腔变化而来,有很多河南豫剧所特有的向上挑拐的滑音以表现乐曲的活泼之感),试验时间是两周左右。第一周让两人自主练习,但其中一人跟着音响资料与老师唱的音频资料跟着唱,要求他能够将乐曲中的滑音味道唱出来,更好去理解音乐情感与文化背景。第二周还是两人自主练习,让第一周唱曲的琴童此时接触更多的豫剧音乐,并跟唱部分片段。两周后,让孩子们进行汇报演奏,结果自然是跟唱乐曲和戏剧片段的学习者演奏较果更好,在乐曲的韵味处理上明显要优于后者。经过访谈得知,该琴童经过唱的练习后对豫剧兴趣增加,对河南地方的风土人情也会主动去了解,并将他对作品的情感和文化环境的感知贯穿于古筝的演奏学习中,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分析上述这两个教学案例,表明了情感和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明显,浸润在富于艺术气氛里的学童其音乐素养也会有明确的提升。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古筝教学活动中需要强调对学童“视野”与“知识面”的全方位培养,因为学生们丰富的情感、广泛的阅历、文化环境的浸不仅仅使其艺术表达更为丰富,也是让他们成为高素质艺术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管建华:《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翟欢:《5-6岁不同气质类型幼儿学习品质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 雍敦全:《音乐教学法》[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 谢卓,邓思杭:《四川地区音乐类非遗文化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设想》[J].文存阅刊,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