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的当代价值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5月19日这天,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对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在成都市,市民自发组织在天府广场等地用点蜡烛和系黄丝带的方式对遇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在锦江合江亭码头,人们举行了放河灯活动。人们将祝福和心愿写在河灯上,来对遇难同胞进行悼念,为活着的人们祈福,为华夏儿女、为中国祝福。盏盏河灯,照亮了锦江水,也为遇难同胞照亮了前路。
  小小河灯,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心愿与祝福,也将华夏儿女的心连在一起。在我们表达哀思的时候,很多人不禁要问:放河灯是一个怎样的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
  
  一、放河灯习俗的历史渊源
  
  放河灯(河灯又称“荷灯”、“莲灯”、“莲花灯”),顾名思义,就是在河中放一盏盏灯,任其漂流。其实不仅江河,凡海、湖、池等水域也都可以放。在5月19日至21日的全国哀悼日期间,不仅四川有民众放河灯,而且在长江中下游、在云南滇池、在海南沿海,也有许多民众自发燃灯漂流。因此河灯或称水灯更相宜。放河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习俗,用以超度亡魂,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它流行于汉、蒙古、满、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等地区。各地在三月三、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等晚上,于水边常放河灯。
  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因此盛行原始崇拜。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是吉祥温暖的象征,是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因此将火作为顶礼膜拜的图腾。处于渔猎社会的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风大浪高或过危礁险滩时,用木板编竹为小船,放上祭品点上火,将其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向水神或海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渔民中流行,叫彩船灯。
  《诗经·国风·郑风》记载了溱洧两水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船载火攻城摧寨,对阵亡将士进行水葬,并且船筏置鲜花燃灯。这些也都可以看作是放河灯习俗的雏形。
  但真正意义上的放河灯,则是伴随着中元节的盛行而产生的。农历的七月十五,道教称作中元节,佛教则称作盂兰盆节,民间又称七月半、鬼节等。它源于古时的自然崇拜和灵魂崇拜,主要习俗活动为祭田、祭祖仪式。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其所提倡教义,与儒家的孝思想相一致,从而得到统治者的提倡。随着佛、道、儒的融合,中元节这一融合三教思想及民间俗文化的节日逐渐盛行。而宗教中的轮回转世思想与民间的灵魂不灭观念,正是中元节最主要的思想精神。按照佛教说法,亡魂在轮回途中要经历无边的苦海与冥河,因此在用盂兰盆斋的方式超度、解脱亡魂的同时,还须点灯照亮冥河,以指引亡魂平安过渡。[1]而民间则认为,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由此放河灯逐渐成为中元节的主要习俗活动。
  宋代中元节仪已有放江灯之俗。《梦梁录》载:“禁中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这是宫廷中的水灯活动。后来民间也放灯于水域,逐渐形成习惯。[2]
  


  成都在汉代已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则有“扬一益二”之说,游赏之风冠于西南,闻名天下。后蜀孟昶的花蕊夫人百首宫词中,有“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记载,可见盛行中元节之早。
  然而放河灯的习俗并不仅限于中元节,如前所述,一些地区在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时也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自制小灯笼,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让其顺水漂流。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情人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河灯亮,河灯明,牛郎织女喜盈盈”的民谣便是对这一习俗的写照。
  在南方,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毛泽东诗句“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2003年端午节期间,成都就开展了以“放逐非典,留住平安”为主题的放河灯活动。
  
  二、放河灯习俗的变迁
  
  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始终处在变迁的过程中。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消长演进,始终适应并引导着人们的生活需要。[3]放河灯这一古老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地方这一习俗已经消逝,但在有些地区,则发展得更为繁荣。以成都为例:
  首先,放河灯时间的变化。虽说放河灯的习俗产生并盛行于中元节,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一习俗活动无疑出现得更为频繁。在成都市,不仅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时有放河灯的活动,而且像类似5月19日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祈福的非节日,放河灯活动也每每发生。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放河灯习俗在时间性上的泛化,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复苏的表现。
  其次,内容意义的变化。发展到今日的放河灯习俗,已经不仅是为超度亡魂了;因为其祈福许愿的内容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其娱乐性也有所增加。5月19日的放河灯活动,一方面是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但更多的是为活着的人祈福,为华夏儿女、为中国祈福,即所谓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另外,还有像以“辞旧迎新,平安成都”为主题的春节放河灯活动;2003年端午节期间,成都开展的以“放逐非典,留住平安”为主题的放河灯活动,皆可为证。而七夕的放河灯活动,则更多的是体现两情相悦的感情。在当代,它也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现代社会,家族伦理及鬼魂轮回等观念日渐淡薄,人们更注重现实的享乐,追求个性的解放,因此现代社会人们放河灯,其祈福许愿及娱乐性自是题中之意。
  


  再次,河灯制作工艺的简化。古代的河灯,大多是用木板做托,上面放置面灯或蜡烛,也有用半个西瓜皮做的西瓜灯;另外还有用莲叶做的荷叶灯,用茄子做的茄子灯等。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人们已很少自己做河灯。现代人们所放的河灯多为市场上所购买,是用印刷精美的彩纸做成荷花状,上面放一小块蜡烛即成。上面还有一块空白专供人们书写心愿和祝福。
  最后,时尚化与传统民俗的相互转化,即带有潮流性、时尚性的泛民俗与因袭传统的传统民俗互相转化。泛民俗指在城市传统民俗基础上,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具有民俗意味的文化形态。[4]许多地方为了经济或商业目的,常举办河灯会等旅游节。今年清明节,成都市所辖邛崃市以“游平乐、放河灯、了心愿”为主题,举办了平乐古镇第二届“清明河灯会”,吸引来众多的游客。放河灯为旅游业所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也使这一具有悠久文化内涵的民俗得到传承和发扬。
  
  三、传统民俗在当代的价值
  
  民俗是民族文化之根。没有民俗,就没有传统,也就没有民族文化。民俗的传承,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和长久性。民俗的变迁,是民族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寄托民众情感的载体。传统的民俗活动,常常融入了人们的各种情感。驱邪避疫、禳灾祈福等情感,在传统的民俗活动中得到体现。小小的河灯,承载着的不仅是人们对亡者的哀悼和思念,还有人们对生者的祝福和祈求平安的愿望。
  2.调节大众心情的工具。民俗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即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5]汶川大地震后,人们的心理也遭受到巨大的创伤。紧张、压抑、沉痛、恐惧的心情笼罩着人们,迫切需要得到宣泄和调节。无论是蜡烛、黄丝带还是河灯,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人们相信,河灯能为亡魂照亮前路,能将我们的祝福带往天堂。它们不仅给死者以慰藉,也让生者的情感得到宣泄。
  3.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6]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震救灾,表现出了极大的凝聚力。5月19日的悼念活动,更是将全世界华人的心连在了一起。当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合江亭码头放河灯时,河灯已不仅是连接“阳世”与“阴间”的桥梁,还是连接成都人民与灾区人民的纽带。
  4.现代产业利用的资源。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早已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吉林省吉林市、山西河曲县等多个地方,都定期举办河灯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文化效益。同时,它也带动了诸如河灯制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结 语
  小小的河灯,在漫长的社会中传承着,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迁。即使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它依然有着自身的价值。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从放河灯这一习俗,我们就可以发现传统民俗在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我们保护和利用。
  悠悠河灯,是承载着人们愿望与祝福的希望之灯。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相约到锦江上放出盏盏河灯,为地震灾区的同胞祈福,为任何灾难都压不垮的祖国祈福……
  
  注释:
  [1]参见李明华:《中日中元节民俗仪式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05页。
  [2]参见李少林主编《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3]参见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4]参见徐华龙:《现代都市的泛民俗问题》,《民俗研究》,2000年第4期,第48页。
  [5][6]参见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第30页。
  作者:西南民族大学民俗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在41年前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魅力不减。每天央视播出《永远的丰碑》节目便能聆听到这首震撼心灵的主旋律。其全新总谱也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各地订购者甚众。其实,在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期间,在每年纪念党的生日、欢度国庆佳节期间,《红旗颂》总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青岛等地频频奏响。在广州,《红旗颂》的旋律曾被两千多名合唱团员、
期刊
一  惊天一震泣鬼神,百万人居化废堙。  活体深埋情惨烈,山崖崩塌地沉沦。  死生一瞬亲邻别,恨痛千年骨肉分。  天地不仁人有义,全民奋志斗灾星。    二  烈度空前广域疆,汶川地震势猖狂。  山村路绝成孤岛,城市楼坍变坟场。  军民政干齐施救,水陆空交尽上岗。  众志成城天可胜,同心协力战红羊。    唐多令·赞人民总理温家宝  总理勇担纲,抗灾临战场。赖指挥,救死扶伤。踏遍废墟鼓斗志,尘满面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大、涉及范围广,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中国震惊,世界震惊。    此次灾害,使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湖北7省(市)共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两处世界文化遗产)、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共有2980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321件。特别是四川省12
期刊
当吾师罗文谟《百梅集》问世之际,先生与梅树、梅花的—桩桩往事,浮现在心间,不禁追思联翩。  记得在一次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的小会议室,商讨筹办1988年迎春书画展事宜。勃n的蜀中著名书画家有岑学恭、黄稚荃、朱佩君、吴一峰、苏葆桢、周北溪、赵蕴玉等(如今除岑老尚健在外,其他先生均已过世,不甚悲叹)。我当时和黄老稚荃同坐一个沙发。她是艺坛中诗书画高雅者,尤以墨梅精妙,气韵生动;是享有盛誉,闻名遐迩的才
期刊
金秋十月,是—个收获的喜悦季节。2005年10月12日-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邀游太空115.5小时。伴随着“神六”遨游太空的搭载物品中,有尼玛泽仁先生创作的《神州颂·珞巴人狩猎图》和《长征万里图·红军飞夺泸定桥》两幅作品。    一、横空出世:他把藏画由宗教的供奉品发展成独立艺术    尼玛泽仁先生生于1944年2月,藏族,现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于1962年毕业于四川
期刊
为接受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教训,防止此类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国务院于1977年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关于汇编出版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的请示报告,并发文各省先行编纂出版,然后汇编成全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四川地震资料汇编》工作起步很早,1977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地震局派历史、地震方面学者,于1979年底编成一、二卷50万字,198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
期刊
一、文献传播的定义      在中国,“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对此,史上多有释注,其中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注说:“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据朱熹注释,《论语·八佾》的大意是:孔子说:我能说夏代的礼,可惜杞国(周代封夏后后裔之方国)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我能说殷代之礼,可惜宋国(周封商
期刊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突如其来8.0级大地震,最大烈度11度,严重破坏面积逾12万平方公里,造成8万余人遇难,37万余人受伤,约800万人无家可归。一时山河同悲,人神共泣,举世震惊。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在第一时间就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当晚,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差不多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身影就
期刊
世界第一种纸币——交子,诞生于北宋时期的成都,已得到古今中外学者和专家认可,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交子出自成都何处,人们却不甚了了。  初期的私交子系由富民各自印制,临时“书填贯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因无发行的准备金和一定的限额,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只能算是代表一定金属货币的代用券。这时的交子是如何制造的,制造地点在何处——均无文献记载和实物可考。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政府
期刊
成都金沙遗址已发现近五年之久,迄今尚不能操知其故城的大体范围和朝向及基本布局。考虑到金沙古人承继着正宗的蜀族文化,必会按照三星堆故城布局建城,也必会在其周围残留当年的郊祭点,因而本文试图以今天尚见的周边的郊祭点来探明金沙故城的外城墙范围,同时也为能全面揭示金沙遗址的时代和文化面貌增加一种思路。    “五行傩祭”与“郊祭”    华夏民族自古传下一个圣俗,就是按“五行”分布祭祀天地,也就是在统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