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并发挥这种已有的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发现科学原理的过程。对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展以及情感培养、意志锻炼都有重要意义。动手让学生操作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生活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本文将参照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辅以实例谈谈自己看法。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用权学习成为其内在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拾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
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减7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10根,与散开的来是23根,从23根中直接拿来走7根,剩下16根;
(2)从2捆中拿来出1捆打开为10根,從10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
(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来走7根剩6根,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随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模式,让动手操作成为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而不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去操作。 这样,教师就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找出规律,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
动手操作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及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动手操作的步骤并要注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出实验结果,试着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比如在操作步骤中,可以让学生有合理的猜想,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性操作,经过学生动手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不要为了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1.認知型操作
认知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尝试的动手操作,对被研究的数学对象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型操作能力对于概念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1)自制学具。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对象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以8个人为一小组,领取材料(橡皮泥,小棒,圆球)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 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
(2)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创设情景:这里有10支铅笔,你能助老师平均分给5个同学吗?
学生踊跃举手,根据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将10支钢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
教师再提问:你是怎么样知道自己分对了呢?
生:因为每个人手上现在拿的铅笔一样多,都是2支。
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很容易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的概念。
2.形成型操作
形成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初步感辞职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1)实物测量。实物测量是指教给学生测量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
例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操场等的长度;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通过实物测量,可以使用权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感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画统计表和统计图。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让学生实地统计上午7:30~7:50之间经过校门前公路的各种车辆数。采用画“正”字立法记录,然后填写统计表,画出相应的统计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了解该时段中不同车辆的流量,并告诉他们要清单安全。
该活动既说明了统计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更形成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人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问题。
总之,在基础教学中,老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该适当地让学生动手去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潜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生活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本文将参照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辅以实例谈谈自己看法。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用权学习成为其内在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拾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
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减7怎么算?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10根,与散开的来是23根,从23根中直接拿来走7根,剩下16根;
(2)从2捆中拿来出1捆打开为10根,從10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
(3)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来走7根剩6根,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随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模式,让动手操作成为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而不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去操作。 这样,教师就需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找出规律,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
动手操作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及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动手操作的步骤并要注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出实验结果,试着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比如在操作步骤中,可以让学生有合理的猜想,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性操作,经过学生动手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不要为了动手操作而动手操作,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根据不同操作类型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1.認知型操作
认知型操作是指学生通过尝试的动手操作,对被研究的数学对象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型操作能力对于概念的教学有很大作用。
(1)自制学具。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对象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以8个人为一小组,领取材料(橡皮泥,小棒,圆球)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 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
(2)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创设情景:这里有10支铅笔,你能助老师平均分给5个同学吗?
学生踊跃举手,根据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就将10支钢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
教师再提问:你是怎么样知道自己分对了呢?
生:因为每个人手上现在拿的铅笔一样多,都是2支。
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很容易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个人都分得同样多的概念。
2.形成型操作
形成型操作是指在学生初步感辞职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教师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1)实物测量。实物测量是指教给学生测量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
例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操场等的长度;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通过实物测量,可以使用权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感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画统计表和统计图。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让学生实地统计上午7:30~7:50之间经过校门前公路的各种车辆数。采用画“正”字立法记录,然后填写统计表,画出相应的统计图。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了解该时段中不同车辆的流量,并告诉他们要清单安全。
该活动既说明了统计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更形成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人画统计表和统计图分析问题。
总之,在基础教学中,老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该适当地让学生动手去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的成长。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潜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