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载县仙源乡双溪村地处赣西北边陲,东邻茭湖的东江村,西接仙源乡的新市村。南靠茭湖的槽头村,北与仙源乡的横岭村交界,地势北高南低。全村下设12个村民小组,除4个分布在四个自然村庄外,其余8个小组分别分布在山冲岭排上。全村302户,有村民1300人,劳力694人,党员32名,村干部3人。耕地面积1665亩,山林面积7365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00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由于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诸多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条件落后,生活条件艰苦,2006年人均收入仅756元,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起,省林业厅承担了万载县仙源乡双溪村的定点包村扶贫任务。三年来,省林业厅在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i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与双溪村“两委”班子一道,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经过扎实有效工作,双溪村的基础设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人均年收入,由2007年的856元,增加到现在的1600元,增幅近87%,实现了农民快速增收。
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
省林业厅党组对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高度重视,将定点包扶工作列入党组和厅长办公会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帮助双溪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成立了定点包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不定期研究工作制度,及时听取定点包扶工作情况和双溪村党政领导汇报,及时研究对策。2008年初,毛赣华副巡视员主持召开了包扶点乡、村两级干部座谈会,厅属相关业务处室领导参加会议,落实支援包扶点项目资金和物资等。二是领导率先垂范亲临现场调研。2007年以来,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詹春森、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李晓浩、副巡视员毛赣华先后多次亲临双溪村进行调研和督促包扶工作,共商发展计划。三是为确保扶贫工作的连续性,选派独立工作能力强的副处级干部和主任科员组成定点包扶工作组,连续三年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扶贫项目,帮助发展。四是资金和项目扶持。三年共投入资金104.4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0万元,林区公路建设项目资金18万元,荒山造林项目资金4.5万元,支援价值6万元的高产油茶苗2万株,价值12万元的竹腔肥1800多瓶,竹蔸肥(尿素)25吨,安排实施新农村建设点3个(平均每个点建设资金13万元),每年春节前夕都派出慰问组,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村民,共送去慰问金9000元。
二、围绕目标,扎实工作
(一)科学规划,确定扶贫工作总体思路。按照省委组织部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省林业厅扶贫工作组于2007年6月18日进驻万载县仙源乡双溪村开展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双溪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双溪村定点包村扶贫工作三年规划,确定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充分依靠双溪村所在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重点抓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与林业部门优势发展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科技扶贫和观念扶贫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双溪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断增强双溪村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的扶贫工作总体思路。
(二)抓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党心。工作组通过深入到双溪村各村组及农户家中,采取走访、座淡、召开村委会和党员会议等形式,着重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双溪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居住分散的状况,重新编制四个党小组。对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添置电教器材,改善党员活动室条件,建立村图书资料室,健全党员学习、工作活动制度,实行人手一册《农村实用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抓制度建设,凝聚民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作组到村后着力抓好制度建设。用学习制度来要求村干部加强学习,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用工作制度来规范工作纪律和工作效能用财务公开制度来促使阳光操作取信于民。通过制度建设,激发和规范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言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双溪村地处山区,林业占很大的优势。工作组结合这一特点,通过实施荒山造林和毛竹低改项目,三年来在全村荒山造林700多亩,种植高产油茶200亩,对全村5000多亩竹林实行了竹腔和竹兜施肥,同时还享受国家有关的造林奖扶政策,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五)抓自身建设。树林业系统形象。驻村工作组严格要求,廉洁白律,艰苦朴素,严格遵守包扶一I:作各项制度和规定,掌握党的有关扶贫工作政策,履行工作职责。发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中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扎扎实实、真心实意当好村党支部的参谋,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工作组求真务实的作风得到仙源乡党委政府和双溪村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三年来,工作组与仙源乡党委政府及双溪村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多次邀请仙源乡党委政府及双溪村干部群众到驻村工作组所在单位(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学习交流,至今仍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
(六)抓抗灾自救。再造山上绿色银行。2008年初,南方地区一场拜年罕见冰冻灾害降临,给双溪村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万元,其中森林资源遭受损失最大,林木折枝断梢率达85%、灾情发生后,工作组深入灾区,和乡村干部一道帮助林农开展生产自救。省林业厅及时免费下拨价值12万元的竹腔肥1800多瓶,竹蔸肥(尿素)25吨,同时举办了竹腔、竹蔸施肥培圳班,使全村5000亩竹林全部实施了竹腔、竹蔸施肥如今山上残竹已发新根,断木又吐绿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三、协调发展,初显成效
(一)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三年来,省林业厅分别在双溪村的中双和湾里,修建跨度为22米和23米的钢混平板桥梁2座,使两岸160户农户、近800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帮助修建和改造林区公路7公里,使村民的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进得来出得去。改造水渠500米,解决了200亩农田灌溉缺水问题。修建饮水工程5个,使全村二分之一的人喝上了清洁水。装修了村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添置了办 公家俱和部分办公设备,使村委的办公条件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二)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三年来,省林业厅先后在湾里、和平、前进三个自然村实施了新农村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使全村二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使用了水冲厕所,用上了沼气,硬化和亮化了进村公路,还建起了村垃圾无公害处理场、健身场所等。如今的双溪村呈现出团结、平安、祥和的新农村景象。
(三)林业发展后劲增强。三年来,省林业厅先后安排项目资金4.5万元,帮助双溪村实施荒山造林700多亩,通过实施毛竹林低改项目,对全村5000亩竹林进行了竹腔和竹兜施肥。仅此二项,15年后该村纯收入可达150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帮助种植高产油茶2万株,5年后可增收60万元。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两基”和“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2010年双溪村有5人高考考入重点本科大学。二是农村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新农合”参合率达9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4%、“农村低保”率、“五保户”供养率均达到100%。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达100%。三是全村卫星电视用户有280户,90%的家庭拥有同定电话或移动手机,因特网入户率达到5%,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迅速。四是建立了农民技术培训室,配备了电视、电脑及卫星接收设备,开展了电脑、有机作物栽培、家兔养殖、竹腔、竹兜施肥等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农民书屋1个,添置了农村适用技术书籍1000册,农民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一是党的建设纵深推进。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完善了民主选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不断强化班子的战斗力。三年来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人,其中列为发展对象的2人。2009年双溪村党支部被仙源乡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有4名党员分别被县、乡授予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丁作者称号。二是民主建设稳步增强。该村扎实开展村民自治、村务(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工作,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98%,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6%以上。2008年冬,双溪村“两委”班子换届,海选时原村班子成员就以绝对的优势被提名为候选人,正式选举时均被当选,且得票率均在90%以上。三是法制建设持久开展。该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平安创建工作,强化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意识,营造了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依法治村水平。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该村完善了人民调解和信访安全稳定制度,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以上,遵纪守法户达100%。全村无集访、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邪教组织,村民安全感达98%以上。2008年双溪村还被万载县政法委授予“和谐平安社区”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赵财锋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起,省林业厅承担了万载县仙源乡双溪村的定点包村扶贫任务。三年来,省林业厅在省委组织部和省扶贫办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i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与双溪村“两委”班子一道,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和谐农村建设。经过扎实有效工作,双溪村的基础设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人均年收入,由2007年的856元,增加到现在的1600元,增幅近87%,实现了农民快速增收。
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
省林业厅党组对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高度重视,将定点包扶工作列入党组和厅长办公会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帮助双溪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成立了定点包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不定期研究工作制度,及时听取定点包扶工作情况和双溪村党政领导汇报,及时研究对策。2008年初,毛赣华副巡视员主持召开了包扶点乡、村两级干部座谈会,厅属相关业务处室领导参加会议,落实支援包扶点项目资金和物资等。二是领导率先垂范亲临现场调研。2007年以来,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詹春森、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长李晓浩、副巡视员毛赣华先后多次亲临双溪村进行调研和督促包扶工作,共商发展计划。三是为确保扶贫工作的连续性,选派独立工作能力强的副处级干部和主任科员组成定点包扶工作组,连续三年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扶贫项目,帮助发展。四是资金和项目扶持。三年共投入资金104.4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0万元,林区公路建设项目资金18万元,荒山造林项目资金4.5万元,支援价值6万元的高产油茶苗2万株,价值12万元的竹腔肥1800多瓶,竹蔸肥(尿素)25吨,安排实施新农村建设点3个(平均每个点建设资金13万元),每年春节前夕都派出慰问组,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村民,共送去慰问金9000元。
二、围绕目标,扎实工作
(一)科学规划,确定扶贫工作总体思路。按照省委组织部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省林业厅扶贫工作组于2007年6月18日进驻万载县仙源乡双溪村开展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双溪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双溪村定点包村扶贫工作三年规划,确定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充分依靠双溪村所在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重点抓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与林业部门优势发展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科技扶贫和观念扶贫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双溪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断增强双溪村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的扶贫工作总体思路。
(二)抓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党心。工作组通过深入到双溪村各村组及农户家中,采取走访、座淡、召开村委会和党员会议等形式,着重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针对双溪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居住分散的状况,重新编制四个党小组。对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添置电教器材,改善党员活动室条件,建立村图书资料室,健全党员学习、工作活动制度,实行人手一册《农村实用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抓制度建设,凝聚民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工作组到村后着力抓好制度建设。用学习制度来要求村干部加强学习,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用工作制度来规范工作纪律和工作效能用财务公开制度来促使阳光操作取信于民。通过制度建设,激发和规范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言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双溪村地处山区,林业占很大的优势。工作组结合这一特点,通过实施荒山造林和毛竹低改项目,三年来在全村荒山造林700多亩,种植高产油茶200亩,对全村5000多亩竹林实行了竹腔和竹兜施肥,同时还享受国家有关的造林奖扶政策,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五)抓自身建设。树林业系统形象。驻村工作组严格要求,廉洁白律,艰苦朴素,严格遵守包扶一I:作各项制度和规定,掌握党的有关扶贫工作政策,履行工作职责。发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中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扎扎实实、真心实意当好村党支部的参谋,同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工作组求真务实的作风得到仙源乡党委政府和双溪村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三年来,工作组与仙源乡党委政府及双溪村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多次邀请仙源乡党委政府及双溪村干部群众到驻村工作组所在单位(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学习交流,至今仍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
(六)抓抗灾自救。再造山上绿色银行。2008年初,南方地区一场拜年罕见冰冻灾害降临,给双溪村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万元,其中森林资源遭受损失最大,林木折枝断梢率达85%、灾情发生后,工作组深入灾区,和乡村干部一道帮助林农开展生产自救。省林业厅及时免费下拨价值12万元的竹腔肥1800多瓶,竹蔸肥(尿素)25吨,同时举办了竹腔、竹蔸施肥培圳班,使全村5000亩竹林全部实施了竹腔、竹蔸施肥如今山上残竹已发新根,断木又吐绿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三、协调发展,初显成效
(一)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三年来,省林业厅分别在双溪村的中双和湾里,修建跨度为22米和23米的钢混平板桥梁2座,使两岸160户农户、近800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帮助修建和改造林区公路7公里,使村民的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进得来出得去。改造水渠500米,解决了200亩农田灌溉缺水问题。修建饮水工程5个,使全村二分之一的人喝上了清洁水。装修了村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添置了办 公家俱和部分办公设备,使村委的办公条件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二)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三年来,省林业厅先后在湾里、和平、前进三个自然村实施了新农村建设。通过项目实施,使全村二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使用了水冲厕所,用上了沼气,硬化和亮化了进村公路,还建起了村垃圾无公害处理场、健身场所等。如今的双溪村呈现出团结、平安、祥和的新农村景象。
(三)林业发展后劲增强。三年来,省林业厅先后安排项目资金4.5万元,帮助双溪村实施荒山造林700多亩,通过实施毛竹林低改项目,对全村5000亩竹林进行了竹腔和竹兜施肥。仅此二项,15年后该村纯收入可达150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帮助种植高产油茶2万株,5年后可增收60万元。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100%,“两基”和“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2010年双溪村有5人高考考入重点本科大学。二是农村卫生事业及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新农合”参合率达9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4%、“农村低保”率、“五保户”供养率均达到100%。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达100%。三是全村卫星电视用户有280户,90%的家庭拥有同定电话或移动手机,因特网入户率达到5%,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迅速。四是建立了农民技术培训室,配备了电视、电脑及卫星接收设备,开展了电脑、有机作物栽培、家兔养殖、竹腔、竹兜施肥等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农民书屋1个,添置了农村适用技术书籍1000册,农民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一是党的建设纵深推进。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完善了民主选举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不断强化班子的战斗力。三年来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人,其中列为发展对象的2人。2009年双溪村党支部被仙源乡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有4名党员分别被县、乡授予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丁作者称号。二是民主建设稳步增强。该村扎实开展村民自治、村务(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制工作,村民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满意率达到98%,对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6%以上。2008年冬,双溪村“两委”班子换届,海选时原村班子成员就以绝对的优势被提名为候选人,正式选举时均被当选,且得票率均在90%以上。三是法制建设持久开展。该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平安创建工作,强化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意识,营造了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依法治村水平。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该村完善了人民调解和信访安全稳定制度,纠纷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以上,遵纪守法户达100%。全村无集访、越级上访事件,无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邪教组织,村民安全感达98%以上。2008年双溪村还被万载县政法委授予“和谐平安社区”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赵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