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气氛;形象;有效提问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我认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要把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如浴夏露,既得到艺术享受,又形成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最终目标。
  一、课堂教学的导入营造气氛
  导入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开始时的“几分钟”导入设计得好,会给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始时的“几分钟”抓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完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败。因此,学生需要活泼生动的课堂;需要教师用导入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需要教师巧妙地设计导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准备状态。只有这样,教师精心设计导入,以新颖有趣的导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種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三、增加有效提问
  教师应该尽量做到提出让学生想要回答的问题,这要求在提问上应该做到:
  1.明确性。教师在提问时就应该思路清晰,语言明了,让学生迅速明白教师在问什么,从而在这个引导下找出答案。
  2.通俗性。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该用过于难懂的语言,否则学生连问题都听不懂,自然难以回应。
  3.适时性。在讲课时,适时提出与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迅速作出联想,从而回答问题。
  4.深刻性。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如果抛出的问题过于简单那学生自然就会认为没有什么回答的必要,从而降低积极性。当提出相对深刻的问题时,可以给出略多一些的作答时间,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再进行作答。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五、课堂上多进行鼓励
  对于总体较为内向沉闷的学生,教师除了本身在课堂内容上尽量做到轻松有趣,更应在课堂上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一开始在问题的设置上就可以稍微降低难度,让学生觉得可以回答之后再循序渐进。遇到学生答错的情况不能批评或是忽视,在换其他同学作答或是教师本人说出答案之后,可以试一试让该学生回答其他难度稍低的问题,在答对之后迅速给予鼓励,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反思,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努力克服,试着多和学生交流,多和其他教师交流。如果教师能够怀着一个良好的心态做到不断摸索、不断努力,相信不管是在改造课堂气氛还是其他教学问题上,最终一定都能收获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教育不在仅仅关注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审美能力。而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想要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需要从激发兴趣着手。本文就兴趣教学在中职音乐鉴赏教育中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兴趣教学;中职;音乐鉴赏  1前言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音乐鉴赏课作
摘 要:通过对技校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探究,提出在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本人就体育教学中重难点的把握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为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重点;难点;处理方法  体育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教学方法的依据,更是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教学重难点这个核心问题,才能更
摘 要:在小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其身心启蒙的重要场所。为科学塑造小学生品行思维,为努力培育小学生行为素养,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打造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优质教育课程,是现代教育发展需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以明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开展重要性为基础,探究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优化方案,以便构架适合培育小学生品行的科学课程,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品行与行为意
摘 要:新课程标准重建了学习的概念:创设一定的环境,给出一定的条件,提供一定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在互动合作中不断形成认识,在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不断建构中发现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在这个层面上探讨,学习应该不拘泥于课堂,而必须走向社会生活,学习的方式应该是多样而丰富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改变,但对于学生学习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人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尽快适应语文教学课堂。科学证明,人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0~12岁(幼儿园和小学)。学生在此期间如果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中、高中再要想养成就很困难了。学生年龄小的时候,可塑性强,是一张白纸,养成什么习惯,就是什么习惯,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期。所以,小学教育要紧紧抓住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做人、做事、健体、热爱学习等诸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