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窦桂梅老师在提出主题教学的时候,是以比较文学的研究开始的,它应该是集学生的心理实际、教材自身的内容以及主题意义三个层面来进行的。而在关注主题的时候,教师更应该关注主题的推进策略,只有依靠层层的推进,才能感受学生内心的跌宕起伏。实施主题阅读,就是漫步在教材文本中去挖掘哲学和文化的身影,从而在意识架构上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培育,这样的过程应该是具有可操作的意义的,联系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情趣,这才是主题教学的意义。
  一、叩击触发点,引发学生理解感悟
  主题阅读是集体性篇目的阅读,这应该是以儿童的生命价值为取向的,更加关注的是人内在的精神发展,而就小学生的心理实际而言,找到与他们的心理需求相联系的出发点才是最重要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题教学的开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教师没有从生命层次出发去寻找一个点,而这个点的寻找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艺术。
  例如,在《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等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迅速地找到一个触发点来帮助学生爱上这类科学探索性的文章。这组文章展示的是一个与科技有关的主题,意在使学生产生科学求知的欲望,感受伟大宇宙的奥妙,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实物机器人,现在的很多人工智能小学生都非常感兴趣,比如“小爱同学”,就可以拿到课堂中去展示,让学生去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很多学生都非常开心的与“小爱同学”聊天,认为这个世界太奇妙了,以此作为触发点,学生的阅读就变得容易得多了:“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组神秘的文章,它们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学生非常开心地读了起来,收效明显。
  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要在这些文章中找到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去理解感悟的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个点需要教师去深入地挖掘。古人云:“以吾身入乎其中,方能识其真味。”每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该对文本先进行深入的了解,把握好文本的内涵,把文本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而引导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
  二、寻找共振点,启发学生情感共鸣
  每个主题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的一些震撼,在艺术家的眼中,文字荡起的应该是心灵的涟漪,而很多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欣赏,忽视了其内在的情感属性,从而无法启发学生的心灵共鸣。共振点的寻找要求教师去挖掘主题的深层品质内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文学与生活相连,借此去改变现有的幼稚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加澄明的思想。
  例如,在《穷人》《桥》《在柏林》这一组文章的阅读中,教师就要把握住文本与学生的互动性:“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同學们,我们先来阅读,感受文章的情感吧!”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主题,而这个主题就是学生的心灵体验,它就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共振点。“帮助”这个主题永远不过时,学生在阅读中都获得了很大的启发,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以前太淡漠了,不懂得去关注别人,只关注自己的心情,我很自私,我要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可以直接插入相关图片来突出文本主题,通过图片的形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主观印象,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够抓住课文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差异,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地处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在情感交流活动中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主题教学中也有着积极的意义,阅读一组文章比单纯地阅读一篇文章时的情感内化更强烈。
  三、重视兴奋点,引导学生分享心得
  快乐是孩子的精神需求,兴奋起来的阅读才是能够改变学生整体精神状态的阅读。主题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是交流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妙处。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行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去交流阅读感受是一个提升思维的过程,主题阅读行为的背后应该有着一个更为开放的角度,供学生去品味。
  例如,在《草原》《丁香结》《花之歌》这组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去感受文本的情感,感受这组文章的主题,在一片风景优美的文学花园中徜徉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每个学生都被美好的文字打动了,于是在阅读后,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畅谈感受,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有的学生说:“我从未真正看过身边的风景,原来世界这么美。”还有的学生说:“我很喜欢花,我觉得虽然他们不会说话,却让我看到了美。有时我还会跟他亲密地交流。”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让自己的感受与学生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这样的主题阅读更加符合学生的内心实际。
  四、提炼励志点,引领学生升华品格
  语文是有着人文性的,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更加重要,培育学生的品质,关注语文背后的励志点,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坚持个体、精神与人格之间的融合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去关注的内容。主题建构的意义就在于坚定学生的内在品质,以精神的指引去带领学生走进更加光明的世界中。
  例如,在《七律·长征》《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这组文本的教学中,当前的小学生并不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组文本恰好可以为当前的小学生上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组文本传达的主题是爱国和奉献,而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去阅读,不同文体的文本传达的主题却是一样的,哪一篇的情感更为炽烈,更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是教师需要与学生去交流讨论的,有的学生说:“我喜欢诗,读起来太有气势了,我仿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了长征的路上,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还有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狼牙山五壮士》的表达方式更好,故事性强,读起来亲切真实,读后流下了眼泪,更加懂得了“牺牲”这个词的含义。
  找到每组主题的励志点,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无形中获得提升,关注自己生活的世界,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很关键。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同时把握住文本的理性美与感性美,引导学生在学习阶段直观地感受到这种美的体验,在审美教育中洗涤心灵、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
  主题阅读对小学语文课程来说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主题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而且能够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提升。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题阅读作为新型的阅读形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因为这种阅读形式,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其他文献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按照一种递进关系进行编排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纵观整个单元,对其进行解读、分解、细化,以便让学生能从整体上体验教材所营造的语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单元模块入手,通过文本重组、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继而实现知识的重新建构,推促转化运用。  一、细化单元教学目标,有序推进课堂教学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容量较大,学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激发,不仅要丰富其音乐体验,也要能够以此为基础推动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小学生特别喜爱游戏,如果能够以游戏的方式组织音乐教学,必定能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显著扩大其参与度,使学生立足亲身体验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元的游戏形式,丰富音乐课堂,更好地促进学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在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上要力求丰富科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多元化和多样化。因此,融入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及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不断优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语文实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必须要依托多元灵动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细致的、精确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促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重点强调了学生的生本地位,其目的是表明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创新与文化传承等关键要素。本文结合实际,浅析通过古诗词教学,助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借助诗词推敲,实现语言建构  1.描绘诗词之“画”。古诗词大多较为含蓄,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但无论怎样,大多数诗词中都含有“景画”。在具
期刊
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符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小学阶段设置美术欣赏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的方式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其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当前,随着美术欣赏教学的逐步铺开,不仅为美术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能够更充分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一、基于学生认知,选择美术作品  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必须要着重关注学生的语用能力。小学生需要具备应用语言文字的基础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把握好语用点的选择以及教与学两个内容,才可以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何为“语用”?语文课堂中具体推进“语用”教学的方法是什么?在“语用”训练中把握重点,从根本上改善“语用”教学效率的方法是什么?在具体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可巧妙地设计“语用”训练点,使学生在感知语言的过程中具
期刊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统编教材中注意到这一点,编排了大量古诗词,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本文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浅析经典古诗词诵读策略。  一、借助品析鉴赏,提升学生审美  诵读,是学生走进古诗词乃至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通过诵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嘴等感官的活跃程度,逐步形成个体的品析鉴赏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因此,古诗词欣赏和品味应该
期刊
散文之“散”,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实际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品析散文感情基调,实现与教材、作者乃至教学的对话,在加深文本主题理解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结合实际,基于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散文单元教学浅析其策略。  一、与教材对话,感知散文含蓄美  散文语言含蓄内敛,一般情况下,作者不直接表达,而是需要读者透过语言文本进行深入品析。对于作者而言,情感表达越含蓄越具有
期刊
德育是高线,法治是底线。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进行内化,推促其转化为言行,为其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觀的形成奠定基础,而首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身边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研判,在辨析思考中提升其公民素养。  一、挖掘整合教材,系统构建法律知识  教材是国家意志与课标精神的重要体现与载体。
期刊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依赖于他们的阅读赏析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作品,部编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以期能够通过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推促学生的阅读素养全面提升。  一、整合内外阅读,拓展阅读广度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为145万字。部编教材在其体系编排过程中就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具体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