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则立,不预则废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473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备课;阅读;教材;切入点;选择;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8(B)—0025—01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备课。
   一、潜心“读”文
  备课,首先要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教案。每每研读一篇课文,我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三读”的过程。
  初读,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把教材当作一本读物,这种“放松”的阅读,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生发。或许您会被曲折的情节吸引,或许您会为真挚的情感怦然心动。这些初读的感受弥足珍贵。
  再读,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来读。首先,正音、明义。其次,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学生,体察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应落实的知识、训练的重点。最后,亲自做做课后练习题。
  最后读,把自己当成语文教师,站在教者的角度来读教材,要把握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二、选择切入点
  拿到一篇文章,如何切入,好比裁缝拿到一块布料,如何下“第一剪”,对做成一件“好衣”非常重要。我认为,教师可以从文题、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切入,也可以从学生的原初体验、疑惑切入。
  1.题目切入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进行阅读指导,往往有纲举目张的效果。通常可以“扣题质疑”或“添加题目”,还可以从“改换题目”入手。如《信任》一课,文中主要讲了谁信任谁?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
  2.精华切入法。根据文章的独特处、精彩处、重点段、过渡段或警句等设计切入点。
  3.原初体验切入法。就是让学生自主读书,并说出自己的原初体验,教师选择恰当的切入时机,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
  4.疑惑切入法。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以学生阅读中的障碍作为切入,在交流讨论中解决疑问。如《黑孩子罗伯特》,学生对罗伯特为什么要倾其所有帮助讨厌他的白人小女孩,是很难理解的,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理解。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目
  备课时,除了要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还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那么,设计练习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1.问题要有概括性
   所谓问题的概括性,是指设计问题时应从课文的整体出发,设计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概括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促进作用。如教学《城市的标识》时,要求学生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树是城市的标识?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
   2.问题要有层次性
   要突破文章的难点,往往靠直接提问是解决不了的,这时教师要设计出一组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问题要有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要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新知识。
  4.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设计简单的问题,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对学习基础相对好的学生,设计有深度的问题,使其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32—01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天水市麦积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经常深入学校听常态课,观摩各类公开课,评选各级优秀课,组织和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随之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不能统一,教师过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教学;教学反思;内 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56—01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符合课改需要,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减少教学中的“遗憾”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使教师从传授型向学者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诵读; 感悟;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68—01    一、反复诵读  1.要让朗读贯穿始终。首先要确保朗读的时间,预习时自读,做到正确流利;回到家里大声读给家长听,读后用一两句话表达主要写了什么;课堂上比赛读,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或者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地方等。让学生
期刊
  
期刊
〔关键词〕 教育;思考;战略;工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8(B)—0009—01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我们经历了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义务教育由收费向免费的变迁、上学由难到易再到追求好的转变。未来十年,教育承载着培养人才、保障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更为艰巨的任务。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笔
期刊
公平比学历更靠谱  北京考试院今年对阅卷老师的资格作出了严格要求,高校的阅卷老师必须是博士研究生,这意味着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不能参与阅卷工作。据说,此举意在增加评卷的公信力。(据《京华时报》报道)  不可否认,博士拥有更强的知识驾驭能力。可是,阅卷工作毕竟不只是在比谁的知识渊博、文凭高低,还要看阅卷者对于考生是否公平。所以,博士头衔与阅卷公平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文凭不是决定阅卷者水平高低,以及其阅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29—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设置问题
期刊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后记;作用;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08(B)—0021—01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中的得失的分析和总结,是经验的积累,是对教与学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若能踏上这个成长台阶,并勤奋耕耘,定能有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从而使自己加快成长的步伐。  一
期刊
〔关键词〕 《田忌赛马》;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55—01    《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备课时,我想到
期刊
〔关键词〕 语文教学;《猫》;主题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63—01    《猫》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故事》里的一篇散文,对于这篇作品的主题说法各异。下面笔者对这篇散文的不同理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这篇作品中写到三只猫的不同遭遇和命运,由于它们的外形、神态,甚至逗人玩赏的角度不同,因而遭遇也有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