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猫》;主题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63—01
《猫》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故事》里的一篇散文,对于这篇作品的主题说法各异。下面笔者对这篇散文的不同理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这篇作品中写到三只猫的不同遭遇和命运,由于它们的外形、神态,甚至逗人玩赏的角度不同,因而遭遇也有所不同。第一只猫是“新生的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同时又给家庭带来“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不知染上什么病”死去,全家人感到“一缕酸辛”,它的死给家庭带来悲楚。第二只猫“浑身黄色”(倒不吸引人),它“更活泼”,在“花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捉蝴蝶,不怕生人,逗人玩的本领极大,因而成了全家人的“宠物”。也许由于太活泼,导致它失踪了,这对全家来说是一件不愉快的事。至于第三只猫,作者用的笔墨较多,对于它的外形、神情,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来源更是蹊跷:“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性情“不活泼、懒惰”、“好象是天生具有忧郁性似的”, 在“我”家的地位是“若有若无”。由于无人宠爱,加之冬天的夜里寒冷,“它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了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感觉上本来就不大喜欢的“黄猫”,由于“黄鸟事件”,导致含冤死去。
这三只猫不但遭遇不同,造成不幸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而给主人留下的遗恨也不相同:对前两只猫是惋惜,对后一只猫则是嫌恶之余的忏悔。这里面包含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在这一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揭示文章中心,较为确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一切本质都要通过具体对象、过程、事件、关系等表现出来。”因而作者对前两只猫的喜爱不仅是由于外表讨人喜欢,性情“活泼”更是招人喜欢的主要原因,但这一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于它们的死,全家人都感到伤心、难过。而对于第三只猫,由于它的外表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在家中若有若无,甚至有些讨厌。那只黄鸟死去时,“我”毫不迟疑地断定“一定是猫,一定是猫”,那简直是肯定,并用“木棒”追打。当真相大白时,它却已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却更难过得多了”,“我永远无法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样的冤案再也没有被昭雪的机会了。这正是由于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没有对三只猫一视同仁造成的过失。
假定第三只猫的外形美丽,比前两只猫活泼有趣,讨人喜欢,结局会不会不是这样悲惨呢?就由于第三只猫的本领上的缺陷,加之“我们”全家对它的认识的局限,造成它悲惨命运的降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不是主人公,而是“猫”的不同命运的见证人。课文就是在猫的不同命运中渗透着作者的怜悯与同情,即对待事物应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单凭外形的好坏妄加断定是非曲直,这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认识。因而本文描写猫的不同命运则是要表现主要内容,全文透过对弱小动物命运的描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那些贫苦者、弱小者的不同命运。
二三十年代的旧式家庭,被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所禁锢,郑振铎的《家庭故事》就是揭示这些旧式家庭走向衰败的本质的。在他的作品里,有的主人公是追求爱情和主张婚姻自由的女性,但她们最终不是受到对方的冷遇而变得郁郁寡欢,就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悲愤地死去。这样的形象,不正是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形象吗?而第三只猫的不幸命运与祥林嫂又有何不同呢?唯一不同的是祥林嫂是控诉封建制度罪恶的代言人,是活生生的人,她在“大年三十晚上死去”。《猫》中第三只猫虽是不能言语的动物,却同样屈死于主人的偏私之下。它的悲剧,与旧式家庭中被贫困困扰着的、因受男性冷遇而郁郁寡欢的女性如出一辙。对这样的作品,应透过现象看到社会生活的本质,并由此延伸到对社会生活,特别是旧式家庭中人的悲惨命运的剖析上来。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猫》的主题就在于通过对三只猫不同命运的描写,揭示旧式家庭中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唤起人们对自由、平等、信心和勇气的向往之情。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63—01
《猫》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故事》里的一篇散文,对于这篇作品的主题说法各异。下面笔者对这篇散文的不同理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这篇作品中写到三只猫的不同遭遇和命运,由于它们的外形、神态,甚至逗人玩赏的角度不同,因而遭遇也有所不同。第一只猫是“新生的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同时又给家庭带来“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不知染上什么病”死去,全家人感到“一缕酸辛”,它的死给家庭带来悲楚。第二只猫“浑身黄色”(倒不吸引人),它“更活泼”,在“花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捉蝴蝶,不怕生人,逗人玩的本领极大,因而成了全家人的“宠物”。也许由于太活泼,导致它失踪了,这对全家来说是一件不愉快的事。至于第三只猫,作者用的笔墨较多,对于它的外形、神情,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它的来源更是蹊跷:“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性情“不活泼、懒惰”、“好象是天生具有忧郁性似的”, 在“我”家的地位是“若有若无”。由于无人宠爱,加之冬天的夜里寒冷,“它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了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感觉上本来就不大喜欢的“黄猫”,由于“黄鸟事件”,导致含冤死去。
这三只猫不但遭遇不同,造成不幸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而给主人留下的遗恨也不相同:对前两只猫是惋惜,对后一只猫则是嫌恶之余的忏悔。这里面包含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在这一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揭示文章中心,较为确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一切本质都要通过具体对象、过程、事件、关系等表现出来。”因而作者对前两只猫的喜爱不仅是由于外表讨人喜欢,性情“活泼”更是招人喜欢的主要原因,但这一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于它们的死,全家人都感到伤心、难过。而对于第三只猫,由于它的外表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在家中若有若无,甚至有些讨厌。那只黄鸟死去时,“我”毫不迟疑地断定“一定是猫,一定是猫”,那简直是肯定,并用“木棒”追打。当真相大白时,它却已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却更难过得多了”,“我永远无法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样的冤案再也没有被昭雪的机会了。这正是由于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没有对三只猫一视同仁造成的过失。
假定第三只猫的外形美丽,比前两只猫活泼有趣,讨人喜欢,结局会不会不是这样悲惨呢?就由于第三只猫的本领上的缺陷,加之“我们”全家对它的认识的局限,造成它悲惨命运的降临。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不是主人公,而是“猫”的不同命运的见证人。课文就是在猫的不同命运中渗透着作者的怜悯与同情,即对待事物应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能单凭外形的好坏妄加断定是非曲直,这样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认识。因而本文描写猫的不同命运则是要表现主要内容,全文透过对弱小动物命运的描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那些贫苦者、弱小者的不同命运。
二三十年代的旧式家庭,被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所禁锢,郑振铎的《家庭故事》就是揭示这些旧式家庭走向衰败的本质的。在他的作品里,有的主人公是追求爱情和主张婚姻自由的女性,但她们最终不是受到对方的冷遇而变得郁郁寡欢,就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悲愤地死去。这样的形象,不正是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形象吗?而第三只猫的不幸命运与祥林嫂又有何不同呢?唯一不同的是祥林嫂是控诉封建制度罪恶的代言人,是活生生的人,她在“大年三十晚上死去”。《猫》中第三只猫虽是不能言语的动物,却同样屈死于主人的偏私之下。它的悲剧,与旧式家庭中被贫困困扰着的、因受男性冷遇而郁郁寡欢的女性如出一辙。对这样的作品,应透过现象看到社会生活的本质,并由此延伸到对社会生活,特别是旧式家庭中人的悲惨命运的剖析上来。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猫》的主题就在于通过对三只猫不同命运的描写,揭示旧式家庭中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唤起人们对自由、平等、信心和勇气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