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实际,总结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运用的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知识本位”思想,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要让核心的主要问题把整个课堂教学串联起来;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等。本文将结合具体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提出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设计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认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在国内外,有很多科学家、专家、学者都认为人的兴趣是多方面,教育需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把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来对待,以此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分析小说文本语言的能力,提升他们对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水平,与此同时促使他们不断发现更多新的问题。
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在视听两个方面受到了刺激,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多种感官,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在观看视频后他们对剧中人物间的关系有了些许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黛玉的姥姥是贾母,假如你是黛玉,此时的姥姥家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呢?由于教师创设的视频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绪情感上做好了铺垫,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便水到渠成了。
二、让核心的主问题串起整个课堂教学
在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展小说教学时,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过多过细过散,导致学生学习时晕头转向,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时,要注意设计一个核心的主要问题,让这个问题来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即注重小说教学设计整体性。教师要根据小说的特点,从小说主体、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展开问题设计,这样可以使小说教学更具有整体性。
如在教授《娜塔莎》这一课时,教师便从小说人物形象出发,围绕“娜塔莎”展开了问题设计,如为了塑造了娜塔莎这个人物形象,小说中文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从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出发,请谈一谈娜塔莎的性格特点。在层层提问中,学生不断深入文本,最终充分感受到了小说“贴着人物写”的艺术特点。在小说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避免同一层次的问题来来回回地提问,这样不利于学生向更深层次挖掘研究文本。如在教授《牲畜林》时,为了使问题具有层次性,教师在让学生找到朱阿的六次射击后,再分析六次射击不同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由提取主要信息的层面转变为充分挖掘小说内涵的层面,进而在不断增加问题难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使用问题教学法,要围绕文本的核心提出问题。与此同时又要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当中来,最终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科学合理分组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摒弃了“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坚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也要体现这一重要思想。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中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從而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合作的意识,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如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教师为了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设计了这样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别里科夫”是一个真实的人吗?由于小组内学生对别里科夫具有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觉得“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杜撰出来而非真实存在的人物,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人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的学生则认为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并非指这个人,而是指“别里科夫们”这一群人。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搜集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通过分享交流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认识。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不但满足了他们自我表达的心理需求,还使他们掌握了更为全面的知识。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核心的主要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分组学习,提高探究能力等方面,希望本文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彩彩.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01-102.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问题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知识本位”思想,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要让核心的主要问题把整个课堂教学串联起来;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等。本文将结合具体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提出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设计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认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在国内外,有很多科学家、专家、学者都认为人的兴趣是多方面,教育需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把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来对待,以此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能量。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分析小说文本语言的能力,提升他们对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水平,与此同时促使他们不断发现更多新的问题。
如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了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在视听两个方面受到了刺激,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多种感官,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在观看视频后他们对剧中人物间的关系有了些许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黛玉的姥姥是贾母,假如你是黛玉,此时的姥姥家在你的眼中是怎样的呢?由于教师创设的视频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绪情感上做好了铺垫,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便水到渠成了。
二、让核心的主问题串起整个课堂教学
在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展小说教学时,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过多过细过散,导致学生学习时晕头转向,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时,要注意设计一个核心的主要问题,让这个问题来把整堂课串联起来,即注重小说教学设计整体性。教师要根据小说的特点,从小说主体、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展开问题设计,这样可以使小说教学更具有整体性。
如在教授《娜塔莎》这一课时,教师便从小说人物形象出发,围绕“娜塔莎”展开了问题设计,如为了塑造了娜塔莎这个人物形象,小说中文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从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出发,请谈一谈娜塔莎的性格特点。在层层提问中,学生不断深入文本,最终充分感受到了小说“贴着人物写”的艺术特点。在小说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避免同一层次的问题来来回回地提问,这样不利于学生向更深层次挖掘研究文本。如在教授《牲畜林》时,为了使问题具有层次性,教师在让学生找到朱阿的六次射击后,再分析六次射击不同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由提取主要信息的层面转变为充分挖掘小说内涵的层面,进而在不断增加问题难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使用问题教学法,要围绕文本的核心提出问题。与此同时又要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当中来,最终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三、科学合理分组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摒弃了“知识本位”的教育思想,坚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也要体现这一重要思想。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中分享交流、合作探究,從而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合作的意识,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如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时,教师为了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设计了这样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别里科夫”是一个真实的人吗?由于小组内学生对别里科夫具有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觉得“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杜撰出来而非真实存在的人物,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人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的学生则认为小说中的“别里科夫”并非指这个人,而是指“别里科夫们”这一群人。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搜集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通过分享交流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认识。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不但满足了他们自我表达的心理需求,还使他们掌握了更为全面的知识。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应用的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核心的主要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科学合理分组学习,提高探究能力等方面,希望本文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彩彩.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