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趋势下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与对策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媒介融合为传媒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培养是其关键。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才的特殊需求,并结合当前传媒人才的匮乏现状,提出了培养复合传媒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全媒体 复合型传媒人才
  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媒介融合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媒体人才短缺、新媒体运营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困扰媒体发展的软肋。传统媒介向新媒介转型过程中,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及特点
  媒介融合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在其著作《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媒介融合做出界定,美国新闻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其森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①媒介融合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传播方式的人性化。媒体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其生存之战就是争夺受众。在此趋势下,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时时刻刻能够发言的参与者,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受众在接受到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参与其中。
  2.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从单一经营方式转向多媒介联合经营,从而使媒体生产成本降低、媒介影响力增强,实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这样,就可能出现许多新型的传播主体,甚至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与微信等工具成为聚合与发布信息的主体,吸引大量受众。
  3.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媒介融合的途径可以分为以文字、声音、图片、图像为主的内容融合和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为主的载体融合②。媒介融合把文字、图像等不同的传播方式整合起来,使同样的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手段发送给受众。
  二、媒介融合对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技能要求
  “传媒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的表述有着各自侧重点。英国传播学者 S. Splichal 和 C. Sparks 认为, 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等四方面素养,以及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③笔者较为赞同他们的观点。复合的“全能人才”既是策划者,又是采访和制作者,还可以是发行营销人员。当前,媒介融合对复合型传媒人才的技能要求大致有3点。
  1.新闻技能与文化修养兼具。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公器,对于传播意识形态的宣传有着巨大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传播新闻信息,同时也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引导。而人文基础素养是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人文基础素养不好的记者不仅写不出好的报道,而且往往对事件本身认识不足、看问题不够深刻,从而导致稿件粗俗浅显、抓不到问题的本质。
  2.跨媒体市场运营能力。 传统媒介向全媒体转型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只能使用单一技术的人员面临淘汰,拥有复合能力的全媒体记者成为时代宠儿。媒体从业人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而是跨媒体记者。记者需要有全新的头脑,全新的思维方式,具备能采写、会评论、能摄影、会剪辑、能经营、会管理的才能。特别是对从业人员的市场运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闻采编与媒体运营精通的人才有着特别的需求。
  3.内容系统整合能力。媒介融合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话语权,如何使媒介在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更有说服力成为媒介融合的重点。信息的碎片化使得受众越来越关注新闻报道的深度,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在专业领域的专业性解读催生出了大量的专家型人才,如体育记者、法制记者等,这其实就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内容系统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相关的知识碎片,更希望获得专题性的深度解读。正是因为如此,媒体在人才招聘上也倾向于录用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
  但是事实上,复合型的传媒人才是极为缺乏的。曾有业内专家预测,未来3到5年内,中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有60万到80万人之多。据职酷网后台统计数据显示,至2010年6月,全国互联网、计算机类人才新增职位需求为339154个,其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类职位排名前三的是销售类、设计美工类,编辑类,手机软件开发及应用类人才的需求。另外,国际传媒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当前传媒人才的现状与不足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各类报纸1935种(不含港澳和台湾);期刊9851种;广播电视单位1900多个,生产广播频道2100个、电视频道2200个。截至2012年11月6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已向全国包括通讯社、报社、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发放记者证20多万个。另据估算,中国现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多万,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规模。中国媒体总数遥遥领先世界各国,中国记者数量也稳居全球第一。但有关调查也显示:在各类有缺口的人才中,传媒人才是最缺的人才之一,目前国内新闻媒体中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不到1%,作为领军人物的媒体管理精英更是少之又少。之所以现有的传媒人才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在一些技能与理念上存在不足。
  1.观念落后,没有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大部分的新闻单位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中,已经实现了基本的互补和促进,为其传播方式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总的来说,在实际工作中,主流媒体对媒介融合的认识仍然不足,缺乏相应的融合理念和技能。传统媒体依赖体制的保护,存在对新兴媒体 “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现象。
  2.技能单一,未能掌握新媒体多项技能。 复合型媒介人才即媒体融合人才,他们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和技术进行采集、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工作,能够同时承担图文、音像等报道任务的全能型记者。而当前媒介人员技能单一,复合型媒介人才缺乏,只有少部分人拥有这样的技能,特别是对非线性编辑、web2.0影视编导等新媒体技术缺乏了解。   3.采编与媒体经营技能分离。媒介融合的要求不仅仅是单一媒体的管理能力,而是对多媒体终端平台的综合管理能力。但是传统媒体的人才由于分工问题,往往只是集中于某一方面,会采编的不懂运营,会运营的不懂采编。融合内容生产模式是一次采集、多种信息整合、多媒体故事多终端发布。这种全新的传播思路对于媒介传播管理人员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如何有效整合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资源,进而推出不同形态的内容产品,通过不同的媒介终端传递给受众,提高内容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信息传播的最大效果,是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管理人才面对的现实问题。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会策划,是这类人才的必备素质。④
  四、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对策建议
  1.新闻教育应调整培养方案,增加实践内容。我国800多家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超过17万,硕士研究生超过4万,但仍然满足不了媒体的需求。究其原因,其一,课程设置比较传统,没有与新媒体时代要求对接,学生参与使用了新媒体,但是没有在理论上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其二是学生素质单一,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却没有实际操作的技术,对媒体设备的使用上手难、上手慢。因此,要调整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课程与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采取1+n模式,打破传统新闻学单一的学科壁垒,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之外,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获得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对新闻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以及对多种媒介技术的操作运用能力,实现采写编评一体化运作。增开融合媒体课程、网络传播课程以及一系列的传媒技术运用课程,并创造条件使学生可以亲身实践,掌握技能。
  2.传媒从业者应更新知识结构,加强技能培训。媒体从业人员是当前全媒体的主力军,然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许多从业者只拥有单一能力,对媒介融合认识不足。因此,传统媒体自身要注重培养全媒体人才。除了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之外,也可以让他们重新回到大学校园学习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技能与理论融会贯通。而对于传统媒介中的资深编辑记者,要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的传媒技术,以适应媒体发展需求。
  3.管理部门应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对人才要优化配置。机制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保障。当前媒体体制并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人才流失、人才队伍不稳定困扰各大媒体。因此,在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的同时,也要从机制与政策上入手,建立健全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只有以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媒体,将人才作为市场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才能整体上促进媒体的融合与健康发展。
  五、 结语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中国传媒人才总体数量和人才质量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抓紧制定传媒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适应全媒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调整新闻教育的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增加实践内容;更新传媒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加强其技能培训;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才要素配置……复合型传媒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注释:
  ①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
  ②赵睿、 韩思放. 媒介融合趋势下对新型传媒人才的要求[J].科学与财富,2014,(4).
  ③陈昌凤.中国新闻教育:你往哪里去[J].时代传媒,2002,(7):54—59.
  ④方雪琴.内容生产的变革与新闻教育的转型[J].当代传播,2011,(3) .
  作者简介:王丽超,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张丽萍,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编辑:范永
其他文献
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逝世。消息传出后,一段署名为“杨绛百岁感言”的手写文字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疯传。这段文字最终被证明为谣言,但是类似的网络谣言却从未停息,比如关于某些名人“被去世”的谣言层出不穷,而且大多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传播阵地,这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困扰,而且影响了整个的网络传播环境和传播秩序。  一、事件概述  1.事件发生  5月25日凌晨1时10分,杨绛
期刊
从新华社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的VR新闻报道到今年夏季奥运会上多家媒体所尝试的全视角VR观赛体验,近两年来,VR正在以高速发展的态势进入新闻领域,以致出现了一位VR行业创业者对它的描述:“谁进入VR不是新闻,谁没进入VR才是新闻。”  一、“再造”新闻场景  以往的新闻报道虽然也会带给人们以“现场感”,但这种“现场感”更多是媒体借助于“白描”等手法进行报道,然后人们根据自身的主观想象发挥作用后所产
期刊
实践杂志社“青城巷一号”公众号于2016年6月27日开通并进入试运营阶段。笔者作为“青城巷一号”公众号的策划者之一及运营方案的起草者,全程参加了整个创办过程,并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创“号”如创刊。策划人员如果能够从相关定位、栏目设置及宣传推广三个要素解决好“办一个什么样的公众号”“用什么样的栏目来展示内容”以及“如何把公众号推向广大用户”这三个前期策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就
期刊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创建三维动态视景的高新技术,可以逼真还原视觉、听觉、力觉等感官,使用户沉浸在该环境中,获得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伴随着VR硬件技术的成熟和内容资源的丰富,VR成为新的投资风口,2016年也被称为“VR元年”。  根据高盛发布的报告,VR/AR市场有望在2025年达到80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VR游戏规模将达到116亿美元和2.16
期刊
【内容摘要】2015年,内蒙古日报社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全区12个盟市追踪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最突出的便是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农牧业局局长吉日嘎拉的先进事迹。《内蒙古日报》对吉日嘎拉同志进行了5个波次的宣传报道,在全国形成广泛深远的影响。吉日嘎拉系列报道是在“走、转、改”的创新基础上,运用全媒体的报道方式延伸拓展宣传领域。在进一步深化、
期刊
一、 H5是如何诞生的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H5已经被大众耳熟能详。H5的全称是HTML5,专业化的解释是: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  随着4G手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速度,也要身在其中的体验感。在这种大环境下,W3C与WHATWG两方合作产生了H5。其中,WHATWG 致力于web表单和应用程
期刊
一、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的蕴意和目的是一样的  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媒介是信息传播所需要的载体、介质,如纸、图片、网络、视频;媒体是“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各种载体,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它更强调的是依据某种介质而形成的传播业态、传播机构。媒介是学理概念,媒体是社会概念。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的传媒介质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报、手机客户端等;媒体融合则是包括媒
期刊
民族新闻,传媒界较为一致的共识是反映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事实报道和信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新闻理论无疑是时下传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蒙古族记者,从小受到民族大家庭团结和谐的熏陶,近几年又耳闻目睹了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强区的繁荣景象,因此也就较多地关注了民族新闻的研究。下面提出一些有关民族新闻传播的问题供大家参鉴。  一、当前民族新闻传播和研究的一些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民族
期刊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男权话语在今天往往有更大的话语权。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夫为妻纲”是女性必须严苛遵守的妇道。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媒介与妇女”专题讨论会在北京举办后,中国学者开始更多关注妇女与媒体相关议题,2013年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这一切都在努力推动女性形象的改变以及对媒体上呈现出的女性刻板印象的修正,试图将女性拉回
期刊
【内容提要】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学生考入区外大学,实质是迁移到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中。藏族大学生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为了适应主流文化环境的高校生活,藏族大学生通过媒介获取的信息有意或无意中做出观念或行为上的策略性调整。他们接触媒介种类多、时间长、学习能力强,大众媒介对藏族大学生适应主流生态文化的影响不容置疑。本文结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对大众媒介与藏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