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
田野进入我的房间。
它伸出青翠的双臂
跳动着鸟儿的脉搏,树叶的脉搏。
手里牵着一条河。
田野的天空也进来了
带着它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
大海坐到我的身边
把它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
静默中涌现一株音乐之树。
树上悬挂着一切美丽的话
发着亮,成熟了,落下。
在我的额头,一道闪电匿居的洞穴
却到处长满了翅膀。
对我说,田野真的从那么远来到了
还就是你,在我身边做着的梦?
(王央乐 译)
现代主义以来,登上世界诗坛顶峰的诗人无一例外,都将自己的思想视野延至诗歌之外的哲学、美术、音乐、历史等其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获取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这其实就表明了帕斯的写作决非单纯的写作。如果说“感悟的智慧”还包涵个人禀赋在内的话,那么“人道主义”则说明帕斯在走过一生诗歌之路的同时,还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思想探索之路。
帕斯出生之年,正是第一世界大战开始之年,当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爆发,二十出头的诗人亲临现场,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不寻常的经历打开了帕斯的视野,当时欧洲此起彼伏的超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等各种思想的更迭反映了社会的激烈冲突,一个最醒目的标志就是生前默默无闻的尼采在二十世纪得到全面回应。像是接着尼采“上帝死了”的话说,帕斯从自身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从19世纪起我们就亲眼目睹了宗教信仰的缓慢丧失,它使西方人的心灵变成一片荒漠。”(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批评的激情》第138页,王军译文)帕斯这句话说于1970年。已近花甲之年的诗人对全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已达到既能面对也能俯瞰的境地。对整个二十世纪来说,最重要的丧失就是信仰的丧失。当人心变得空荡,就不可能不成为荒漠。
缺失的东西不是想要重获就能重获。现代人很难、甚至无法再从宗教中获取思想与心灵的滋养。但没有人愿意自己在荒漠中度过,失去宗教的人,会去寻找另一种支撑。它与上帝无关,只和人的信仰有关。帕斯这首《来访》所表达的,未尝不是他对另一种宗教的寻找与获得。这种宗教在其笔下,就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本身。
诗歌的起句意味深长。借助“穿过”与“进入”两个动词,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极为奇妙的思想瞬间。人坐在室内,面对的都是人为的一切。在诗人头脑中,展开的是室外绵延不绝的大自然。不仅在帕斯时代,即使在二十世纪之前,对大自然的热爱导致无数艺术大师的诞生。大自然深藏的,是艺术真正的奥秘。尤其在信仰丧失的时代,将大自然视为寄托,将使人心得以稳固。对看透一切人事的人来说,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将大自然从心灵中剔除。所以,厌倦官场的陶渊明拥抱了大自然,一无所有的凡·高拥抱了大自然。一个现代诗人对大自然伸开双臂,本来就是自然不过的事。在帕斯这首诗中,给人非常奇妙的阅读感受是,似乎不是他在走入大自然,而是大自然穿过城市,主动步入他的房间。表面看,是一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内在看,则表明大自然始终存在于帕斯的思想深处。在人思想深处存在的,往往就是成为自己信仰的。面对信仰,人使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所以,这首诗与其说是帕斯对大自然展开诗意的描写,不如说成为信仰的大自然在他心灵深处迸涌。
内心有所迸涌,就意味着人内心具有充实。当上帝缺席人的内心和生活,能成为替代的就只有大自然了。在人之外,大自然是完整的世界。所以从帕斯笔下,我们能够看到,因为对大自然有了信仰,人才能领会田野有双“青翠的手臂”,才能领会河流是牵在大自然的手中,才能领会星空给予人的,是“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也才能领会大海“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等等。这些诗句给读者的体会,是在喧囂中带来平静,在迷惘中带来真实。无论平静还是真实,都是人的心灵诉求,也是人的信仰皈依。所以,这首诗虽然短小,在帕斯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却不容忽视,它蕴含了帕斯想告诉世人的内心之言——当他的前辈诗人叶芝宣称“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见叶芝《基督重临》,袁可嘉译)之时,人还能够将什么视为中心,还能够将什么视为足以称为信仰的事物。
说这首诗展现了帕斯的信仰,是该诗在最后一行,神奇地出现了前面十五行都未出现过的一个“你”字。在太多的诗歌中,“你”往往是作者的某个人物所指。在帕斯这里,如果将“你”也视为某个人或干脆某位女性,不免使整首诗歌落到下乘。一位成熟的诗人很难将某位女性对应完整与无限的大自然,也没有哪位女性能够真与大自然相提并论。大自然对人唤起的情感,肯定要超越简单的男欢女爱。我们更不能忽视,进入帕斯房间的大自然是“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而来,就已表明了大自然的到来不易。对现代人来说,同样不易到来的是久已失去的信仰,所以,在最后出现的“你”,将其视为现代人失去的上帝或信仰本身会更为恰当。无论失去什么,人终究需要信仰,反过来说,信仰也会梦想人类对它的需要。当传统宗教、伦理、美学标准都被现代推到分崩离析的境况之后,人只会在生存中加剧虚无。读帕斯这首短诗,没有谁会感觉虚无,更没有谁会觉得诗人在无中生有。帕斯在这里唤起的,是人在上帝死了之后,该让心灵重新有种什么样的寄托和拥抱。
帕斯的坚定也使他这首诗和古典诗人们的作品有了明显区分。在古典诗人如但丁、弥尔顿等人那里,同样在诗歌中描写大自然,却又将大自然涂上浓烈的宗教色彩。帕斯描述了本色还原的大自然,这是二十世纪诗人与古典诗人们的巨大不同。无独有偶,当代美国诗歌自惠特曼开始,一代代诗人对大自然进行倾尽全力的歌唱和指认,这就是另一种信仰的出现。到帕斯这里,他确认新的信仰“发着亮,成熟了,落下”。帕斯没有说错,在他之后至今的诗人中,将笔触伸入大自然的日益增多,获得的读者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当诗歌不会缺席人类的生活之时,大自然也就不会缺席,更有理由说的是,当人在冷酷的无神时代调换眼光,会发现自己退守出的信仰,比纸上的上帝更为广阔。
田野进入我的房间。
它伸出青翠的双臂
跳动着鸟儿的脉搏,树叶的脉搏。
手里牵着一条河。
田野的天空也进来了
带着它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
大海坐到我的身边
把它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
静默中涌现一株音乐之树。
树上悬挂着一切美丽的话
发着亮,成熟了,落下。
在我的额头,一道闪电匿居的洞穴
却到处长满了翅膀。
对我说,田野真的从那么远来到了
还就是你,在我身边做着的梦?
(王央乐 译)
现代主义以来,登上世界诗坛顶峰的诗人无一例外,都将自己的思想视野延至诗歌之外的哲学、美术、音乐、历史等其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获取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这其实就表明了帕斯的写作决非单纯的写作。如果说“感悟的智慧”还包涵个人禀赋在内的话,那么“人道主义”则说明帕斯在走过一生诗歌之路的同时,还走过了一条漫长的思想探索之路。
帕斯出生之年,正是第一世界大战开始之年,当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爆发,二十出头的诗人亲临现场,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不寻常的经历打开了帕斯的视野,当时欧洲此起彼伏的超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等各种思想的更迭反映了社会的激烈冲突,一个最醒目的标志就是生前默默无闻的尼采在二十世纪得到全面回应。像是接着尼采“上帝死了”的话说,帕斯从自身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从19世纪起我们就亲眼目睹了宗教信仰的缓慢丧失,它使西方人的心灵变成一片荒漠。”(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批评的激情》第138页,王军译文)帕斯这句话说于1970年。已近花甲之年的诗人对全球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已达到既能面对也能俯瞰的境地。对整个二十世纪来说,最重要的丧失就是信仰的丧失。当人心变得空荡,就不可能不成为荒漠。
缺失的东西不是想要重获就能重获。现代人很难、甚至无法再从宗教中获取思想与心灵的滋养。但没有人愿意自己在荒漠中度过,失去宗教的人,会去寻找另一种支撑。它与上帝无关,只和人的信仰有关。帕斯这首《来访》所表达的,未尝不是他对另一种宗教的寻找与获得。这种宗教在其笔下,就是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本身。
诗歌的起句意味深长。借助“穿过”与“进入”两个动词,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极为奇妙的思想瞬间。人坐在室内,面对的都是人为的一切。在诗人头脑中,展开的是室外绵延不绝的大自然。不仅在帕斯时代,即使在二十世纪之前,对大自然的热爱导致无数艺术大师的诞生。大自然深藏的,是艺术真正的奥秘。尤其在信仰丧失的时代,将大自然视为寄托,将使人心得以稳固。对看透一切人事的人来说,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将大自然从心灵中剔除。所以,厌倦官场的陶渊明拥抱了大自然,一无所有的凡·高拥抱了大自然。一个现代诗人对大自然伸开双臂,本来就是自然不过的事。在帕斯这首诗中,给人非常奇妙的阅读感受是,似乎不是他在走入大自然,而是大自然穿过城市,主动步入他的房间。表面看,是一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内在看,则表明大自然始终存在于帕斯的思想深处。在人思想深处存在的,往往就是成为自己信仰的。面对信仰,人使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所以,这首诗与其说是帕斯对大自然展开诗意的描写,不如说成为信仰的大自然在他心灵深处迸涌。
内心有所迸涌,就意味着人内心具有充实。当上帝缺席人的内心和生活,能成为替代的就只有大自然了。在人之外,大自然是完整的世界。所以从帕斯笔下,我们能够看到,因为对大自然有了信仰,人才能领会田野有双“青翠的手臂”,才能领会河流是牵在大自然的手中,才能领会星空给予人的,是“刚刚切下的一篮珍宝”,也才能领会大海“最白的长尾满铺在地”等等。这些诗句给读者的体会,是在喧囂中带来平静,在迷惘中带来真实。无论平静还是真实,都是人的心灵诉求,也是人的信仰皈依。所以,这首诗虽然短小,在帕斯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却不容忽视,它蕴含了帕斯想告诉世人的内心之言——当他的前辈诗人叶芝宣称“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见叶芝《基督重临》,袁可嘉译)之时,人还能够将什么视为中心,还能够将什么视为足以称为信仰的事物。
说这首诗展现了帕斯的信仰,是该诗在最后一行,神奇地出现了前面十五行都未出现过的一个“你”字。在太多的诗歌中,“你”往往是作者的某个人物所指。在帕斯这里,如果将“你”也视为某个人或干脆某位女性,不免使整首诗歌落到下乘。一位成熟的诗人很难将某位女性对应完整与无限的大自然,也没有哪位女性能够真与大自然相提并论。大自然对人唤起的情感,肯定要超越简单的男欢女爱。我们更不能忽视,进入帕斯房间的大自然是“穿过石块和干燥的城市之夜”而来,就已表明了大自然的到来不易。对现代人来说,同样不易到来的是久已失去的信仰,所以,在最后出现的“你”,将其视为现代人失去的上帝或信仰本身会更为恰当。无论失去什么,人终究需要信仰,反过来说,信仰也会梦想人类对它的需要。当传统宗教、伦理、美学标准都被现代推到分崩离析的境况之后,人只会在生存中加剧虚无。读帕斯这首短诗,没有谁会感觉虚无,更没有谁会觉得诗人在无中生有。帕斯在这里唤起的,是人在上帝死了之后,该让心灵重新有种什么样的寄托和拥抱。
帕斯的坚定也使他这首诗和古典诗人们的作品有了明显区分。在古典诗人如但丁、弥尔顿等人那里,同样在诗歌中描写大自然,却又将大自然涂上浓烈的宗教色彩。帕斯描述了本色还原的大自然,这是二十世纪诗人与古典诗人们的巨大不同。无独有偶,当代美国诗歌自惠特曼开始,一代代诗人对大自然进行倾尽全力的歌唱和指认,这就是另一种信仰的出现。到帕斯这里,他确认新的信仰“发着亮,成熟了,落下”。帕斯没有说错,在他之后至今的诗人中,将笔触伸入大自然的日益增多,获得的读者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有理由说,当诗歌不会缺席人类的生活之时,大自然也就不会缺席,更有理由说的是,当人在冷酷的无神时代调换眼光,会发现自己退守出的信仰,比纸上的上帝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