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情景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物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中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基于此,以下对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
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导致教育关注度日益增长的因素之一。教育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逐渐上升到了对人的能力、人的品格、人的意志的培养。因此,为了满足时代的新需求,初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挖掘教材的兴趣点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添加了很多的图片,有些故事及事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增强了物理课本的可读性,教材内容涵盖了很多的兴趣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的兴趣点,从而形成与学生学习情趣上的共鸣。比如,以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出浮力的相关概念及公式,又如,以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手抓德国子弹的故事引出机械运动的相关概念。通过这些兴趣点的抓寻,可以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
2透过生活现象展开生活化教学
物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比如:气化液化现象、压力以及浮力现象等。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展开生活化的教学,用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启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教师在讲解分子这一概念之前就可以联系生活中炒菜的例子,可以進行如下提问和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都经历过这样的现象,我们炒菜的时候菜明明菜在锅里面,但是你可以闻到香味,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分子从锅里运动到同学们的身边。再把一块冰糖放入水中经过搅拌之后,一整杯水就变甜了,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糖分子已经扩散到了整个水杯之中。通过结合生活中的这两个具体现象,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分子的运动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生活现象中感受到物理知识,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3利用情境教学法,优化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立多样的情境,从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举个例子,在学习杠杆原理时,教师可以准备几根长度直径都一样的小棒,让学生用不同类型的剪刀剪断小棒,并让学生根据体验分析总结剪刀的差别所在。之后,教师再提出“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概念。
4为习题搭配实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验素质,必须实现物理习题训练与基础知识教学的结合,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习题教学中,需要配合相关的物理实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验证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攻克某些物理难题,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性发展。在浮力知识教学中,液面的升降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在这类习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状态重力与浮力的关系等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解决,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展开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冰,熔化后水面高度保持不变,但冰浮在低于水密度的液面上,冰熔化后,水面会下降。通过这种类型的习题讲解方法,可以减少学生习题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巩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5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加入物理趣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初二、初三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教学就需要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让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讲解物理教材的导入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增添一些物理趣闻,比如近几年来物理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成果,或者一些新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后习题部分增添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使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6增加操作,优化实验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首物理漫长的发展历史,我们总是能看到实验的身影。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实验教学。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利用实验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导入新知识。例如学习空气的“力量”时,可以利用覆杯实验。杯子倒扣水却没有流出来,这一“反常”现象会让学生陷入疑惑,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思考上。在获得学生的关注后,教师就可以揭晓问题的答案———空气的力量,即大气压强。
7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物理课堂上,风趣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尤其是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这样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比如教师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这样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在一个用鱼叉捕鱼的场景中,假设你是捕鱼者,那么利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捕到鱼呢?”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探究,从而得出“要把叉子插在鱼的前面”这一结论,并且教师要结合这一个事例来讲解光的折射原理,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由此可见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有趣的说话形式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而这也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必备的技能。
8注视生活实践,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集哲学、科学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知识不仅源于生活,而且又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在学习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与价值,才能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我们学习“摩擦力”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将学生上学时骑行的自行车带到课堂上,让他们思考自行车运行中产生的摩擦力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现实与知识相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达到应用创新的目的。
结束语
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压力以及光的折射和反射,这些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生活内容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实现初中教学生活化方法的融入。
参考文献:
[1]周忠武.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梅正锋.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周秋红.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韩晓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李翔.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说理题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
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导致教育关注度日益增长的因素之一。教育的目的,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逐渐上升到了对人的能力、人的品格、人的意志的培养。因此,为了满足时代的新需求,初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挖掘教材的兴趣点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添加了很多的图片,有些故事及事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增强了物理课本的可读性,教材内容涵盖了很多的兴趣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潜在的兴趣点,从而形成与学生学习情趣上的共鸣。比如,以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出浮力的相关概念及公式,又如,以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手抓德国子弹的故事引出机械运动的相关概念。通过这些兴趣点的抓寻,可以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
2透过生活现象展开生活化教学
物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比如:气化液化现象、压力以及浮力现象等。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必须展开生活化的教学,用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启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教师在讲解分子这一概念之前就可以联系生活中炒菜的例子,可以進行如下提问和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都经历过这样的现象,我们炒菜的时候菜明明菜在锅里面,但是你可以闻到香味,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分子从锅里运动到同学们的身边。再把一块冰糖放入水中经过搅拌之后,一整杯水就变甜了,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糖分子已经扩散到了整个水杯之中。通过结合生活中的这两个具体现象,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分子的运动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生活现象中感受到物理知识,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3利用情境教学法,优化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多样化的情境创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立多样的情境,从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举个例子,在学习杠杆原理时,教师可以准备几根长度直径都一样的小棒,让学生用不同类型的剪刀剪断小棒,并让学生根据体验分析总结剪刀的差别所在。之后,教师再提出“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概念。
4为习题搭配实验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验素质,必须实现物理习题训练与基础知识教学的结合,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习题教学中,需要配合相关的物理实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验证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攻克某些物理难题,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巩固性发展。在浮力知识教学中,液面的升降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在这类习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漂浮状态重力与浮力的关系等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解决,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展开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冰,熔化后水面高度保持不变,但冰浮在低于水密度的液面上,冰熔化后,水面会下降。通过这种类型的习题讲解方法,可以减少学生习题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巩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理解。
5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加入物理趣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初二、初三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教学就需要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让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在讲解物理教材的导入部分时,教师就可以增添一些物理趣闻,比如近几年来物理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成果,或者一些新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课后习题部分增添一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使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6增加操作,优化实验教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首物理漫长的发展历史,我们总是能看到实验的身影。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实验教学。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利用实验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导入新知识。例如学习空气的“力量”时,可以利用覆杯实验。杯子倒扣水却没有流出来,这一“反常”现象会让学生陷入疑惑,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思考上。在获得学生的关注后,教师就可以揭晓问题的答案———空气的力量,即大气压强。
7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只有教师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物理课堂上,风趣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尤其是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这样的效果也更加的明显,比如教师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这样来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在一个用鱼叉捕鱼的场景中,假设你是捕鱼者,那么利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捕到鱼呢?”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探究,从而得出“要把叉子插在鱼的前面”这一结论,并且教师要结合这一个事例来讲解光的折射原理,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由此可见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有趣的说话形式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而这也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必备的技能。
8注视生活实践,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集哲学、科学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知识不仅源于生活,而且又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在学习中,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与价值,才能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我们学习“摩擦力”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将学生上学时骑行的自行车带到课堂上,让他们思考自行车运行中产生的摩擦力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现实与知识相联系,利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达到应用创新的目的。
结束语
初中物理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压力以及光的折射和反射,这些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生活内容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真正实现初中教学生活化方法的融入。
参考文献:
[1]周忠武.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梅正锋.新课标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周秋红.农村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韩晓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李翔.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说理题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