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江船工号子》的形成特点与音乐风格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传上千年的《川江船工号子》起源于长江流域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航段,因地域特点和河流密布造就川江航运史上独特的文化,其形成特点独具匠心,音乐风格自成一派,在音乐领域里也独树一帜。
  关键词:川江;船工号子;形成特点;音乐风格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川江船工号子》的诞生和发展,不得不强调川江的地域特点,由于长江上游地处过去的四川境内,现在的四川宜宾经过重庆到湖北宜昌段,俗称“川江”。但是四川和重庆是《川江船工号子》的主要发源地。
  一、地域形式彰显了《川江船工号子》地方特色
  川江境内到处山川林立,河流众多,险滩暗礁密布,巷道细长狭窄,川江两岸高崖峭壁,丛林茂密,船工们用人力拉纤和摇橹推动船的航行,给水上交通的航行铸就了《川江船工号子》形成,船工们在劳动时随着呼吸和使劲的节奏发出不同节奏的声音,再加上一些语言,丰富了船工号子的内涵,逐渐形成了流传开来的经典民歌。
  在我国的许多江河流域,也有木船和拉纤的船工号子。但都各具特色,尤为以川江船工号子为著名。因为川江流域历史悠久,河流、船舶、船工众多,河流“险、难、急”的特点,四川的语言风格独特,往来商船频繁,客运繁忙,名声远播,给予了《川江船工号子》传播的机会,造就了船工号子形成的风格和说唱特点,多数船老板和船绝大部分船工都是老四川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经历特色鲜明。这些都与地域风格有着极大的关系,是其它地域船工号子所不同的地方。由于这些支流汇入滚滚东流的长江,气势磅礴,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落差巨大,《川江船工号子》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二、奇特的演唱形式构成《川江船工号子》的风格
  《川江船工号子》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着川江文化,反映着川江船工们的劳动生活,其演唱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船工号子种类繁多,歌声悦耳动听。唱船工号子是船工们劳动力量,也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娱乐的方式,还经常搬上简易的舞台进行表演和比赛。
  船工号子风格各异,唱法不一,没有固定的唱词和旋律,各自哼唱喜欢的调,编唱着喜欢的词。有时一个调多种词,也有时一种词多种调,体现的是一种自由和洒脱,豪爽和随意。唱词一般为短句,多用“嘿咗、嗨、咳、呀、莫、嗬”等作为衬词。唱的曲调长短、高低根据船航行的水流速度、险滩、平水、下滩等实际情况而定。唱词多为随口编来,有时唱的是船工熟悉的生活经历、趣味故事、所见所闻、神话传奇等,唱歌词具有独特的川江风格。
  一般《平水号子》节奏很缓慢、自由、舒缓、悠长和抒情,船工们的心情也显得轻松、平静;《见滩号子》由于即将临近险滩,节奏由自由开始变得整齐,舒缓变得有力,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为闯滩作为准备和调试,也是激发船工们要集中精力和齐心协力的激情;《闯滩号子》节奏整齐、乐句短促、歌唱有力、速度较快、紧张而沉稳,给人创造一种激烈、紧迫的情绪,振奋船工的精神和统一划船、拉纤的节奏;《拼命号子》是船在险滩攻坚的时期,最为紧张的时刻,不能开小差,此时劳动量大,工作环境恶劣,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生命和船的危险;《下滩号子》比较愉悦、欢快、乐句悠长,预示着船工们冲出了险滩,恢复到平静、愉快的心态。前后遥相呼应,与中间形成明显对比。这与船工们的劳动是相吻合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航运业的变迁改变了《川江船工号子》的发展
  传统的川江航运业在明清时期是兴起川江号子的鼎盛时期,那时无论是商业还是客运都是一个比较旺盛的时期,到了民国由于内战和抗战的影响,显得有些萧条,解放后又开始复苏起来,船工号子传唱自80年代,在川江航道再也听不到最原始的川江号船工子了。
  在川江航行的船只,多以柏木帆船为主,以小木船居多。小船只能承装几吨货物或者20人左右;大船一般是由政府建造,主要用于货运和客运,受国家计划经济的影响,船工都是国家工人,是公有化产物。船工少则2-3人,多则20-30人,小船一人拉纤,一人撑竹篙,一人搬舵;大船一般20人左右轮换拉纤,8-16人轮换摇橹,1-2人搬艄,1人把舵,1-3人撑竹篙,解系缆绳等。平水中由艄公喊号子,拉纤时由拉纤的头,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喊号子。掌舵的是船主,有时也是雇佣的船长负责掌舵。船工们听着号子声,摇橹随声合唱,其它船工也同声合唱,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船工号子中的歌词有固定的,也有他们临时编创的,随唱随丢。
  在90年代以前,私人拥有船舶几乎没有。到了改革开放后,私人造船业和航运业才应运而生,机动化也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人力动力。在长江三峡库区还没有储水前,川江木船和帆船航运国营和私营化同时盛行,船工号子主要是老船工们还在传唱,新的一代年轻船工唱的很少,由于后来机动化的普及,人力拉纤和摇橹逐渐消亡,川江号子也就渐渐地遗忘,成为历史。
  结语:
  《川江船工号子》来源于川江人民的劳动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它传承的是一种文化精髓和一种民族风貌。虽然今天再也没有柏木帆船和船工歌唱号子,古老的现实场景也离我们远去,但是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精神,将永远中华的文库里,并继承开来。而今《川江船工号子》已经走出国门,走进了世界最伟大的音乐殿堂维也纳音乐大厅,并以独特的演唱形式、优美的舞蹈表演,捧回金色的奖杯,彰显了我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再现了一幕又一幕船工们伟大的劳动精神,成为川江流域人民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成为永不磨灭的千古绝唱。
其他文献
我常驻足于校园最高层的一角,偷偷望向几间无不令人又爱又怕硝烟气息的小屋。前辈们躬身伏道,整片大地除去纸笔相碰的低吟,就只剩下时钟刻骨而又戏嘘的滴答声。一个个坚毅而又瘦削、饱满而又单薄的身影在来往穿梭的岁月里刻下一副悲壮而又激情饱满的画卷。每个人都在这成人蜕变的关口,在数以千计的日夜磨砺后的战场,在这得以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唯一一座独木桥前急不可耐,而又是如此沉静。  我独自一人在悄无声息的楼道里,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究小组1月12日发布了一项综合性报告,主要是对edX平台上290门慕课的学生参与情况和行为做分析。他们在2014和2015年发布过基准报告,描述的是edX平台上慕课前两年的情况。这次发布的报告涉及4年(2012秋到2016夏)的數据,覆盖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290门在线课程、25万份认证、450万参与者和2,800万学时。  报告披露的研究发现包括: ①参与和认证呈
作为梁实秋的幼女,现定居于美国西雅图的梁文蔷也已是七旬老人。营养学博士梁文蔷并没有“子承父业”,但来自父亲生前的鼓励,一直成为她勇敢地拿起笔的动力和缘由。虽然父亲离去已近20年,但提起往事,那样一位真性情的父亲还时时让她沉浸于快乐、忧伤和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中。  少年梁实秋  多少年来,我始终忘不了那个场景:1982年夏,父亲最后一次到西雅图来探望我,有一天,父亲坐在书桌前,我斜倚在床头,夕阳从白
摘 要:《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村上春树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合称为村上春树的三大杰作。小说共40章,单数20章为“冷酷仙境”,偶数20章为“世界尽头”。而故事情节就在这看似平行,实则交叉的两个荒诞世界里奇妙展开。本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加以分析,来明确 “冷酷仙境”的地下黑暗世界与“世界尽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村上春树;世界尽头;冷酷仙境  [中图分类号]:I10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准创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开启了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发展的主线,就是在中国特有国情条件下探索开放大学的发展道路,并以其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和发展活力,昭示了开放大学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正像刘延东同志所指出的,广播电视大学在创新中开拓前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审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他就能够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这与我国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追寻,都是大哲们出于对人类社会的憧憬而对星空的仰望。尽管他们基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其主张各不相同甚至支离破碎,但落脚点尽归一处:去掉遮蔽,发现真相,印证价值,安身立命。因此,我们要向古今中外的思想拓荒者致敬,没有他们生
摘 要:《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通过对于连生活的描写,向读者展示的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社会现状,同时也使于连这一形象也深入人心。本文将从事业、爱情和时代三个方面来分析于连的心理变化和人物形象。  关键词:红与黑;于连;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周颖(1992-),女,吉林舒兰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
摘 要:本论文主要希望以莫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红高粱家族》对莫言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的卓越之处,同时可以充分理解莫言小说的艺术表达特色及了解其雅俗交融的独特意蕴。  关键词:莫言;艺术特色;《红高粱家族》  作者简介:雷炳浩(1992.3-),男,汉,籍贯:河南商城,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对原文的理解是汉译英的第一步,而基于透过对原文字面内涵意义的理解,再综合透彻理解文字背后的联想意义做出来的译本更能把握原文总体精神,译文读者更能通过译文感受到原作的精华和魅力。本文试图以朱自清早期散文《背影》的英译本为例,从语言成分和文学成分分析和探讨张培基先生是如何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达到与原文不管是形还是神都相似的程度。  关键词:理解原文;张培基;背影  [中图分类号]:H3
摘 要:柏拉圖,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教育家,其留给后世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在整个西方思想的发展史上意义深远。朱光潜编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是以文艺理论题材为主,集中体现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本文从“美是美的理式”本体论、艺术模仿论、艺术教育功用三点出发,将其美学思想做简要剖析。  关键词:柏拉图;美学思想;理式;艺术模仿。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