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现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做到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我们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呢?
一、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的思维发展是不同的,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的性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激发学生合作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大部分学生几乎可以脱口而出,老师还让他们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有必要吗?这样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吗?另一种现象:在小组合作中没有老师期望得到的答案,干脆就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告诉某一小组,再由学生说出来。这样的合作有效吗?如果经常这样的“引导”,能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吗?开展小组学习不仅仅为了一节课或整个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品质。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还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焕发活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一)让学生在思维出现阻碍时感受到合作是解疑排难的内心需要
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自己得出的結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与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和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二)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活动中,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不能解决问题时,引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教师应顺应学生合作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合作是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统计》时,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画面,再统计经过这个路口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接着利用课件演示动态画面:许多车辆迅速经过某个路口。然后问学生,你统计的各种车辆各是多少。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太快了,怎么记得了?”老师就顺势而说,你们能想出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于是学生马上就围在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老师再次演示画面后,他们几乎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记下各种车辆的数量了。
(三)在竞争中让学生懂得相互合作是培养集体观念的重要途径
如三年级中“估一估”实践活动课中,我校一位教师在讲述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对高高的一摞本子进行估算,展开小组竞赛,看那个小组离正确的本数最接近。各小组的学生积极参与,于是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各小组的学生代表汇报时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强烈的成功欲望,把个人与小组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驱力,培养了集体归属感。
三、扮演好小组合作中的教师角色
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首先,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
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太大声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应给予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学习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合作探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分工要明确,要使小组每位成员有事可做,每位成员都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做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做法很多,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刘清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云龙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我们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呢?
一、科学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的思维发展是不同的,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的性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激发学生合作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问题后,大部分学生几乎可以脱口而出,老师还让他们小组讨论,这样的讨论有必要吗?这样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吗?另一种现象:在小组合作中没有老师期望得到的答案,干脆就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告诉某一小组,再由学生说出来。这样的合作有效吗?如果经常这样的“引导”,能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吗?开展小组学习不仅仅为了一节课或整个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品质。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还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焕发活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一)让学生在思维出现阻碍时感受到合作是解疑排难的内心需要
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自己得出的結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与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和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二)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活动中,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不能解决问题时,引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教师应顺应学生合作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合作是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统计》时,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画面,再统计经过这个路口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接着利用课件演示动态画面:许多车辆迅速经过某个路口。然后问学生,你统计的各种车辆各是多少。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太快了,怎么记得了?”老师就顺势而说,你们能想出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于是学生马上就围在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当老师再次演示画面后,他们几乎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记下各种车辆的数量了。
(三)在竞争中让学生懂得相互合作是培养集体观念的重要途径
如三年级中“估一估”实践活动课中,我校一位教师在讲述了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对高高的一摞本子进行估算,展开小组竞赛,看那个小组离正确的本数最接近。各小组的学生积极参与,于是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各小组的学生代表汇报时自豪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强烈的成功欲望,把个人与小组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驱力,培养了集体归属感。
三、扮演好小组合作中的教师角色
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首先,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
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太大声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应给予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学习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合作探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分工要明确,要使小组每位成员有事可做,每位成员都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做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做法很多,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刘清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云龙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