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2-000-02
摘 要 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基于认知和社会互动的。网络语言的生成具有一定的理据。本文从影像象似性、图示象似性、隐喻象似性考察了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表现。以便我们更好的把握语言与现实、认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象似性 认知理据
一、引言
语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形式的产生伴着旧形式的消亡。网络语言就是一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广义上来说,网络语言是指包括计算机术语在内的一切和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上来说指网民所创造的一些特殊信息符号。本文从认知维度分析狭义定义上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表现,探索其生成的认知理据。
二、象似性的定义
许国璋先生(1988) 首先将iconicity 译为“象似性”, 但并没有对之下任何定义。在沈家煊先生(1993) 的《句法象似性问题》一文中对该词作了如下的描写: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
在本文中,象似性的定义参照王寅(2007):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的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但象似性这一术语实际上源于符号学中的象似符概念。本文拟从影像象似性、图示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三个主要表现方式来研究网络语言的象似性,探讨其认知理据。
(一)影像象似性
影像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或外形与其所指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性,或者说与所指的事物之间有着较为显性的关系;通过已知的体验和经验,影像象似性较为容易引发人们意境或概念上的联想,并且最为直观,体现在拟声词或象声词和象形文字上。
(1)拟声词。远古的言语起初都是从模仿自然声音开始的,象似性是人类语言的本源之一,拟声词或是象声词的象似性程度是相对较高的。网络语言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拟声词或象声词,例如数字“5”表示呜哭泣声;“7”表示鄙夷的叹词;“7456”表示气死我了;“哈哈,嘻嘻,呵呵”等模仿笑声的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粉口爱”=很可爱;“稀饭”=喜欢;“虾米”=什么;“木油”=没有;“摔锅”=帅哥。这些看似毫无规律可循的语言的出现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动因的,所以仍然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2)象形词。影像象似性还表现在形式的象似上。汉语的最初文字是以象形为主,或表音,或表义。汉语是具有较高的理据性的语言。象形文字在网络语言中比较少,但仍有比较形象的例子。如“囧”,古义的囧通“炯”,表示光明的意思,而在网络词汇中,“囧”的意思完全与古义不同,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的一种模拟,表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也指处境困迫,比喻尴尬,因而应该通“窘”字。除了象形文字外,形式象似的最大表现就是网络中表情符号的运用。它由键盘符构成,用来传达交际人在言谈时的神态情感。表情符号是一种非语言的符号,也是一种象形的非语言符号,是网络语言中的“象形文字”。
(二)图示象似性
图示象似性反映的是人在进化和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系统,这种内化的经验结构透过语言表现出来,表现为语符间的结构与认知结构具有对应关系,因而和影像象似符相比,图示象似符具有“隐性”的象似理据。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语言中,也存在不少图示象似性的例子。
(1)数量象似性。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与可预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量大的信息,越是重要的信息,则语言表达的成分就应该相应增多,结构也相对复杂(王寅 1999)。在网络语言中,数量的象似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首先, 语言成分的无限增加,如“5555……”用的5越多表明一个人哭的越痛越伤心。其次,网络语言中存在造词的现象,但新造的词并非是任意的,是有一定缘由的。
(2)对称象似性。对称象似性指对称的概念和对称的语言形式相对应,而顺序象似性指句子或词语的顺序对应客观事物或人们认知的顺序。从这点来看,对称象似性和顺序的象似性是矛盾的,因为语言形式是不对称的,所以我们不能同时说出两件事,然而概念上的对称关系实际上在语言中仍然是存在的,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上流行一种表达“很……,很……”。如: 很好,很强大等等。这种结构就可以表达其对称性,强调两个概念的同等地位。
(3)重叠象似性。这里的重叠象似性不同于数量的象似性,不是用来增加意义的复杂程度,而是有别的意图。有些人在网络上故作天真,或开玩笑,用儿童的口气来说话。如:饭饭=饭;漂漂=漂亮。这样的交际方式增加了网络交际的乐趣。
(三)隐喻象似性
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和基本的方式。隐喻象似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相似点,否则不会让人产生象似的联想。隐喻象似性在网络语言中有很多的体现。如:“大虾”意为大侠,除了可以从声音上的相似来理解,还可以说“大虾”和“大侠”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大侠”在网络语言中不是武林高手而是网络高手的意思,两者存在一个相似性,即本领高强,乐于助人。
隐喻象似,其基础总是人基于实践的体验。网民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知经历带入到网络中,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映照人的体验,人的体验映照自然实在。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产生兴起是有一定认知理据的。
三、网络语言生成的认知理据
认知是人感知世界和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这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基础。认知语言学对传统的符号任意说提出了挑战,认为符号的意义取决于认识主体的认知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受到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等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理据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并非是随意创造的,其产生都有一定的理据性。
(1)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回报,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语言的经济原则自然也就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交际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缩减符号的形式,如thx ( thank you)、u ( you)等等。以简为主,其中拼音、字母、数字等的相互混合使用试图摆脱以汉字为唯一构成单位的限制,但又不使其意义有所缺失,相反,更为简短的形式表达了更多的意思。这恰好是符合人们图节省时间,精力的心理。
(2)感情需要。网络交际不同于面对面的现实交际,人们寻求特殊符号来表达情感。具有象形形状的符号使用符合当代社会最少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的成本控制经济取向,其认知源是充分模拟人的善言达意的脸部,即主要用眼睛和嘴为必备的表征形式,因为眼睛和嘴通常是判断一个人形象的聚焦点,同时这两个地方又是人类情感表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心理需求。使用网络语言的人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群体,最能够接受新鲜事物。静观现网络语言无一不是从这一群体产生。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之大,人们希望通过网络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宣泄自己的情感。人们会使用一些亲昵、俏皮的叠音词。
(4)思维方式。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人们认知的方法不尽相同,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就在语言上有了相应的体现。网络语言中某些晦涩难懂的表达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沙发”、“板凳”等,如果对网络世界不了解,也就很难理解这些新奇表达。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网民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而网络语言中出现的中英文相互混合的情况就得以解释。
四、结语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网络语言当然也不例外。通过对网络语言的考察,不难发现象似性的运用是非常丰富的。网络语言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语言系统,而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其语言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是基于人们的认知经验,而认知又反映了社会、文化、心理、交际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更好地反映语言与现实、认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沈家煊.句法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3]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5).
摘 要 语言作为思维和交际的主要工具,是基于认知和社会互动的。网络语言的生成具有一定的理据。本文从影像象似性、图示象似性、隐喻象似性考察了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表现。以便我们更好的把握语言与现实、认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象似性 认知理据
一、引言
语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形式的产生伴着旧形式的消亡。网络语言就是一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广义上来说,网络语言是指包括计算机术语在内的一切和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上来说指网民所创造的一些特殊信息符号。本文从认知维度分析狭义定义上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表现,探索其生成的认知理据。
二、象似性的定义
许国璋先生(1988) 首先将iconicity 译为“象似性”, 但并没有对之下任何定义。在沈家煊先生(1993) 的《句法象似性问题》一文中对该词作了如下的描写: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
在本文中,象似性的定义参照王寅(2007):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的映照性相似的现象。但象似性这一术语实际上源于符号学中的象似符概念。本文拟从影像象似性、图示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三个主要表现方式来研究网络语言的象似性,探讨其认知理据。
(一)影像象似性
影像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或外形与其所指之间有着自然的联系性,或者说与所指的事物之间有着较为显性的关系;通过已知的体验和经验,影像象似性较为容易引发人们意境或概念上的联想,并且最为直观,体现在拟声词或象声词和象形文字上。
(1)拟声词。远古的言语起初都是从模仿自然声音开始的,象似性是人类语言的本源之一,拟声词或是象声词的象似性程度是相对较高的。网络语言中也存在一定数量的拟声词或象声词,例如数字“5”表示呜哭泣声;“7”表示鄙夷的叹词;“7456”表示气死我了;“哈哈,嘻嘻,呵呵”等模仿笑声的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粉口爱”=很可爱;“稀饭”=喜欢;“虾米”=什么;“木油”=没有;“摔锅”=帅哥。这些看似毫无规律可循的语言的出现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动因的,所以仍然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2)象形词。影像象似性还表现在形式的象似上。汉语的最初文字是以象形为主,或表音,或表义。汉语是具有较高的理据性的语言。象形文字在网络语言中比较少,但仍有比较形象的例子。如“囧”,古义的囧通“炯”,表示光明的意思,而在网络词汇中,“囧”的意思完全与古义不同,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的一种模拟,表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也指处境困迫,比喻尴尬,因而应该通“窘”字。除了象形文字外,形式象似的最大表现就是网络中表情符号的运用。它由键盘符构成,用来传达交际人在言谈时的神态情感。表情符号是一种非语言的符号,也是一种象形的非语言符号,是网络语言中的“象形文字”。
(二)图示象似性
图示象似性反映的是人在进化和观察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系统,这种内化的经验结构透过语言表现出来,表现为语符间的结构与认知结构具有对应关系,因而和影像象似符相比,图示象似符具有“隐性”的象似理据。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语言中,也存在不少图示象似性的例子。
(1)数量象似性。语言单位的数量与所表示概念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成正比,与可预测度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量大的信息,越是重要的信息,则语言表达的成分就应该相应增多,结构也相对复杂(王寅 1999)。在网络语言中,数量的象似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上:首先, 语言成分的无限增加,如“5555……”用的5越多表明一个人哭的越痛越伤心。其次,网络语言中存在造词的现象,但新造的词并非是任意的,是有一定缘由的。
(2)对称象似性。对称象似性指对称的概念和对称的语言形式相对应,而顺序象似性指句子或词语的顺序对应客观事物或人们认知的顺序。从这点来看,对称象似性和顺序的象似性是矛盾的,因为语言形式是不对称的,所以我们不能同时说出两件事,然而概念上的对称关系实际上在语言中仍然是存在的,网络语言也不例外。网络上流行一种表达“很……,很……”。如: 很好,很强大等等。这种结构就可以表达其对称性,强调两个概念的同等地位。
(3)重叠象似性。这里的重叠象似性不同于数量的象似性,不是用来增加意义的复杂程度,而是有别的意图。有些人在网络上故作天真,或开玩笑,用儿童的口气来说话。如:饭饭=饭;漂漂=漂亮。这样的交际方式增加了网络交际的乐趣。
(三)隐喻象似性
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和基本的方式。隐喻象似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相似点,否则不会让人产生象似的联想。隐喻象似性在网络语言中有很多的体现。如:“大虾”意为大侠,除了可以从声音上的相似来理解,还可以说“大虾”和“大侠”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大侠”在网络语言中不是武林高手而是网络高手的意思,两者存在一个相似性,即本领高强,乐于助人。
隐喻象似,其基础总是人基于实践的体验。网民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知经历带入到网络中,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映照人的体验,人的体验映照自然实在。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产生兴起是有一定认知理据的。
三、网络语言生成的认知理据
认知是人感知世界和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验,这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基础。认知语言学对传统的符号任意说提出了挑战,认为符号的意义取决于认识主体的认知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受到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等的制约,具有一定的理据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并非是随意创造的,其产生都有一定的理据性。
(1)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回报,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语言的经济原则自然也就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交际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缩减符号的形式,如thx ( thank you)、u ( you)等等。以简为主,其中拼音、字母、数字等的相互混合使用试图摆脱以汉字为唯一构成单位的限制,但又不使其意义有所缺失,相反,更为简短的形式表达了更多的意思。这恰好是符合人们图节省时间,精力的心理。
(2)感情需要。网络交际不同于面对面的现实交际,人们寻求特殊符号来表达情感。具有象形形状的符号使用符合当代社会最少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的成本控制经济取向,其认知源是充分模拟人的善言达意的脸部,即主要用眼睛和嘴为必备的表征形式,因为眼睛和嘴通常是判断一个人形象的聚焦点,同时这两个地方又是人类情感表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心理需求。使用网络语言的人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群体,最能够接受新鲜事物。静观现网络语言无一不是从这一群体产生。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之大,人们希望通过网络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宣泄自己的情感。人们会使用一些亲昵、俏皮的叠音词。
(4)思维方式。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人们认知的方法不尽相同,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就在语言上有了相应的体现。网络语言中某些晦涩难懂的表达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沙发”、“板凳”等,如果对网络世界不了解,也就很难理解这些新奇表达。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网民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而网络语言中出现的中英文相互混合的情况就得以解释。
四、结语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网络语言当然也不例外。通过对网络语言的考察,不难发现象似性的运用是非常丰富的。网络语言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语言系统,而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其语言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是基于人们的认知经验,而认知又反映了社会、文化、心理、交际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更好地反映语言与现实、认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沈家煊.句法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3]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