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诵读点亮孩子的心灯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w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坐落于吉祥山麓,最早是文山女中的小学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占地面积二十多亩,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659人,教师80人。校园中有一棵百年大樟树,郁郁葱葱,荫盖校园,在这一片钟灵毓秀之地,文山人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书写着激扬的教育篇章,培育了一代有一代知书明理的书香学子。
  台三学子的独特气质,源于学校多年来一直把经典诵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将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开发了以经典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吟诵涵泳中增强素质、提高修养。
  
  一、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让世界叹为观止。而文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其感染力、影响力,是现代诗文所无法比拟的。
  “身教莫如礼,言教莫如诗。”诵读经典诗文。是一种生命的洗礼,是一种智慧的启迪,是一种礼文化的渗透。小学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熟背诗文经典活动,让他们接受经典的熏陶,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
  经典诗文浩如烟海,孩子究竟该学哪些诗文呢?我校教师从众多的经典中,精挑细选篇目,编成古诗词校本教材。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如,组织一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四年级学习《弟子规》,五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
  为了把经典诵读活动落到实处,让诗在学生心中,礼在学生行动中,我校构建了多种经典诵读形式。“课前读”,每天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诵读;“课上读”,每周一节校本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感情地读,体会意境,理解情感;“回家读”,鼓励学生和家长每天诵读5分钟,多读多背从而多用;“假期读”,在每个假期来临之际,学校都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篇目,在学期初,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学子”;“主题读”,按照节日时令或者学校开展的教育主题整合同一主题的古诗文,让学生在比较中鉴赏、提高。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网等多种平台,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同时每月还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为了把经典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大力提倡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深化“张开飞翔的翅膀”课外阅读活动。读书送好“礼”,我校把《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以及学校推荐的经典诵读篇目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内容。文社活动蓬勃开展,经典诵读成为了校刊的主要内容。
  每年的3月29日,是学校的普通话节。学校将经典诵读与推广普通话结合起来,如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的经典诵读活动,诵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把优美典雅的诗词谱上乐曲,唱出来,把富有哲理、故事情节的经典演出来。形式多样的演出使经典深入人心,阅读经典,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为了便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校还完善了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增添了大量中华经典书籍,还专设古诗文网站,学生可以在网站论坛上发帖交流经典诵读的感受、体会,查找有关经典阅读的资料,进行古诗文背诵的在线游戏等,让学生氤氲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情感、提高道德修养。我校的周玲同学,原本是内向羞涩、学习成绩一般的小女孩,她为古诗词的魅力所吸引,爱上了经典诵读。经典的熏陶,让她变得落落大方,学习成绩也有了飞跃,在班级中由“丑小鸭”蜕变成了“白天鹅”。2007年7月,经过层层推选,我校的诵读节目《茉莉颂》入选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我爱诵读”专题节目录制,而周玲同学正是这个节目的领诵者。
  
  二、诵中华经典 创校园文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天清晨,我校学生都会诵读经典。孩子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经典,跨越时空赴亘古的经典之约。
  诵读经典是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经典诵读成为教育活力的源头,成为校园文化的基石”。这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的初衷和目的。因此,学校注重把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使之成为真正触及学生心灵,将言语德育转变为行动德育的有效途径。文字其表,精神其质。如何让经典诵读的精神内涵深入人心?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渗透:
  
  (一)经典诵读,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古典诗词中充盈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人性美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香九龄,能温席”的孝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博大胸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能从诗句中找到。为了让“礼”文化渗透到整个台三的校园文化中去,学校举行“礼——为人之道安身之本”礼仪系列活动,注重小学生礼仪习惯和文明行为的教育。台三小大队部开设“礼仪讲坛”,“礼仪讲坛”每周一请一个学生或老师选取《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论语》等内容讲解礼仪内容。在“礼仪讲坛”讲解后,大队部对各班教室环境、课前准备等进行抽查评比。除此之外,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也以礼仪教育的内容为中心,校园中随处可见“不学礼,无以立——《论语》”“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弟子规》”等礼仪警局格言。平日里,学生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常用礼貌语成为习惯。学生看到老师鞠个躬,问声好;见到客人敬个礼,让个道;进到办公室先报告,不在教室、过道喧哗和吵闹;衣帽整齐,着装得体,个个把红领巾佩戴好;集会路队队伍齐,学习用品摆端正,书包时时收整洁,如厕次次讲清洁……
  二年四班的家长感慨地对教师说:“真没想到,这么长的《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竟能背下来,对长辈也更加孝顺有礼了。学校这项活动组织得太好了!”
  
  (二)经典诵读,渗透民族精神的教育
  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祖国的热爱或许会深深地影响民族的品格,但是,对民族的品格影响最大的还是她经受的考验和磨难。越是国难当头,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中国人的报国热情越高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在诗人的笔下就越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宋末文天祥,外敌入侵,国家飘摇,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开展“民族传统教育月”活动中,我校开展诵读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古诗文比赛,举行“读古诗写体会”征文比赛、“读古诗,颂英烈”故事会、“唱古诗,缅英烈”等活动。在“读、唱、演、 写、讲”中,民族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三)经典诵读,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西方文化更多地走进了我们的意识领域。表现得最明显的,莫过于西方节日占据了我国节日的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洋节日开始包围着我们的孩子。学生对圣诞节津津乐道,却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无所知,或不知所以。《元日》、《清明》、《七夕》、《水调歌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诸多作品就明显包含着各种节日习俗。每一种节日的习俗,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世界与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我校每个月都会结合时令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如,2009年“清明节”,我校找到了经典与缅怀英烈的清明文化的结合点,通过组织少年儿童吟诵经典,缅怀英烈,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吟诵会上,既有师生同台表演——《人民英雄纪念碑辞》,又有台上台下互动齐诵《长征》、《清明》,掀起了一阵阵吟诵高潮。
  
  (四)经典诵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古诗词是一幅幅祖国壮丽河山的画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辽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我们将古诗词带给孩子们,也把古老的芬芳带给孩子,把祖国的气息带给孩子。如,学校在国庆节前夕开展“童声同诵一首诗,童心同颂一个家”爱国诗歌吟诵活动。诗歌吟诵通过三个单元进行,分别是“崛起”“我爱您,祖国”“十月的北京”,叙述了从鸦片战争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国从东方沉睡的巨龙到崛起的亚洲巨人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响彻云霄的诗句让每个台三小的师生心情澎湃,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近年来,我校还把经典诵读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经典诵读目标的全面落实,建设翰墨飘香的经典校园。
  
  三、校园琅琅诵经典 道德建设谱新篇
  
  校园文化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陶冶着师生情操,净化着师生心灵,启迪着师生智慧,提升着师生素质,进而有效地推动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书香益智、书香冶情、书香明理、书香健体”的育人模式,提出了“谦谦君子,台三气质” (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项扎实的技能、一手漂亮的书写、一纸好文章、一颗爱心、一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育人目标,其中“一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根本,它包括待人接物、治学思考、个人卫生、环境意识等方面,形成了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
  经典诵读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我们也落实在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等,为自己身边有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做“爱心小天使”。对育智学校的爱心捐助,我校学生捐款近一万元。“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的人伦美德教育渗透在我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少先队大队部在“拗九节”前夕开展了“浓浓拗九粥,深深感恩情”的敬老爱老活动,发动全校学生为长辈熬粥、洗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环保思想,“天人合一”的朴素情怀,我们落实到学生对校园一草一木的爱护,对“一滴水、一度电”的节约,“粒粒皆辛苦”的爱惜粮食教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体现在我校学生对“三坊七巷”改建与保护的关注中,开展了“近代史中的福州人及历史功绩”的综合实践活动。我校学生还曾经在“横街建设我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献计献策。在“福州文明我先行”的文明宣传语的征集活动中,全校学生参与征集近千条的宣传语,每周都向市文明办选送20条优秀文明宣传语,并评选出校园“文明小使者”。我校还发动学生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海西心愿卡”,表达学生对“海西明天更美好”的美好祝愿。近年来,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文明礼仪”和“诚信建设”为抓手,着力培养“海西建设合格小公民”。我校成为“台江区文明礼仪示范校”、“福建省诚信示范校”。
  经典诵读,熏陶出了一大批知书达理、爱国爱校、知识广博的学生。校友胡铃心被评为“中国五四青年标兵”,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的接见。近年来,我校年年都有学生被评为“福州市手拉手好少年”。去年,我校有三位学生被评为福州市“阳光少年”。福州市文明办举办的“福州文明,我说我行”活动中,李凌轩同学被评为“福州市文明小秀才”,还有两个同学被评为“福州市文明小小宣传员”。在汶川大地震中,我校师生共捐款11.9万元,名列全区之首。几年来,我校所开展的“洪水无情,童心有爱”、“亲心伴我迎新年”、“我爱中国年”等活动在报纸、杂志刊登,在电视台播出,多项活动获得省优奖。学校所开展的少先队活动年年获得省金奖。学校多次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去年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工作做得新、奇、巧、特,才能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最大化。今后,我们将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特点,进一步挖掘祖国文化的经典内涵,让经典诵读点亮孩子的心灯。
其他文献
推荐语:吴非是当代著名的杂文家、教育家。这是他写的一篇感悟读书的文章。让读书成为习惯,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学贵心悟”、“学以致用”等等,都是诲人之言。而吴非写的却是自己的亲历亲为,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如对朋友促膝谈心,非常亲切,却又荡人心胸,发人深省。  读这篇文章让人悟出许多读书的道理。比如,读思
期刊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说破读书本质“心灵”而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书一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天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写讣闻,做贺联;或为当文牍,抄帐簿;或为相士,占八卦;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
期刊
从2000年开始,南平市政和县南门小学就开展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以活泼的形式、独特的魅力,培养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自豪感。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篇古诗文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2006年,我校又以“开发古诗文学习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申报并通过为省级课题
期刊
我校创办于1987年,现有30个班级,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111人,是一所省级初中示范校。几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努力挖掘和培养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办学质量。2006年以来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级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多年来,学校中考效益均获得市、区“教育教学质量奖”。初步形成构建“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
期刊
袁简斋《原士论》曰:“士少则天下治,何也?天下先有农工商,后有士。农登谷,工制器,商通有无,此三民者养士者也,所谓士者,不能养三民,兼不能自养也。然则士何事?日,尚志。志之所存,及物甚缓,而其果志在仁义与否,又不比谷也、器也、货之有无也,可考而知也。然则何以重士?日,此三民者,非公卿大夫不治,公卿大夫非士莫为,惟其将为公卿大夫以治此三民也,则一人可以治千万人,而士不可少。亦不可少。舜有五臣,武王有
期刊
陈日亮老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原福州一中副校长、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是闽派语文的代表人物,最近,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终身成就奖”。他还连续当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教师法》的领衔提案人。他所著的《我即语文》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即语文”,是陈日亮老师对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自我期许和终身追求。  “我即语
期刊
“第一难事”的破解之策    天下难事不少,“征地拆迁”被公认为是天下第一难事。  我担任厦门一中校长期间,新校区建设任务颇重。其中征下坑内路19号楼,是制约整个新校区建设的“瓶颈”。19号楼不征下,建设工程难以推进。  19号楼,是厦门轴承厂建的一幢最好的宿舍,在前些年的房改中,已经售给了本厂的干部职工,共42户人家。轴承厂的干部职工,对轴承厂有着很深的情感,不愿看到一个曾经辉煌的企业破产,不愿
期刊
将体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使体育课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对教育对象、教育手段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教师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当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墙面文化建设,在学校墙壁上挂上古今中外的名人画像,贴上文明标语、名言警句,开辟文化长廊等等,营造了浓郁的育人环境。最近,笔者深入十所城镇、农村中小学校对近千名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进行校园墙面文化建设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有79.4%的学生对自己学校墙面布置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20.6
期刊
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身处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采用的是“精熟一部”读书法。  “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如领兵10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丁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何也?我所亲者又有所亲,两类相感,无不通彻。”梁章钜的这一段话,正道出了他“精熟一部”读书法的精髓。由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