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化工行业正在转型和升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素质、高技能和高水准的化工专业的技术性人才为我国化工专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关 键 词] 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85-0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建设以及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提供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广教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企业需求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并将工作与学习的有效结合作为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在带动专业不断完善和调整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革,从而促进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按照人才技能成長规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严格按照化工类操作人员的技能成长规律,对学生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这三个方面进行梯度技能培养训练,同时要对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在对学生进行技能时要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其培训依据。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可以从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术实训、专业综合技术实训以及顶岗实习这四个内容去整体把握,使得充分满足人才培养技能递进成长需求的同时,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和教师资源共享
制定和规划符合高职化工类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过程,并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从而对办学联盟中各企业和各学校的员工培训、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提供实践条件。对高职学校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收集和处理,然后建立专门的教师资源信息库,并安排一些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到高职学校深造和研修,而高职学校的教师到中职学校授课和讲座。资源库中的兼职教师,不仅可以到高职学校兼职和授课,还可以作为高职学校学生到顶岗进行实习的带队和指导教师。我们以上所提到的方式就有效地解决了高職院校教师和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三)化工一体化人才培养要立足于高职专业办学联盟
高职院校进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可以依托于高职专业办学联盟,从而构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所谓的高职化工专业办学联盟,主要是以高职化工类的学校为主体,并让当地的化工企业参与到其中,这样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想要切实推动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的发展,就需要将岗位衔接作为其根本出发点,在深入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之后,要进一步对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技能的训练进行恰当的衔接,从而构建出高职化工专业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重点进行恰当的衔接,进而在解决课程缺少、重复和人才培养不规范以及人才发展不全面和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的同时,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地,从而在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满足社会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高需求。
二、培养高职化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立足于高职化工专业办学联盟,解决教学问题
就我国当前的化工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说,中职主要是培养一线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初、中级技术型的人才,而高职主要是培养化工装置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生产管理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以中职和高职化工专业为主,以地区化工企业为辅,两者共同组成专业的办学联盟进行人才的培养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想要打破传统的中、高职这两个阶段各自形成的教育模式,可以从培养目标和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入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阶梯式培养目标。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叠等教学问题的出现。
(二)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通常判定技能培养水平都是以职业技能证书为标准的,并且要严格区分不同阶段获得的证书级别。我们常常所说的“蓝领”就是中职阶段培养出的具有精湛技术的一线操作人才,持有国家中级职业资格三级证书,而“高级蓝领”就是高职阶段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持有国家高级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按照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进行技能梯度培养,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和技能重复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职阶段主要是紧抓学生的基础技能,使其操作更加规范,不然到了高职阶段,学生行为已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和纠正。
(三)实行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中的实训基地可以统筹建设和使用,以此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为教师、学生和企业以及其他成员提供一些相应的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互用和共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专职和兼职教师资源共享,在最大限度上不仅缓解了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对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舒岳.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01-102.
[2]李云龙,李大刚,林松柏.“3+2”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2):59-63.
[关 键 词] 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85-0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建设以及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提供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推广教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企业需求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并将工作与学习的有效结合作为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在带动专业不断完善和调整的同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改革,从而促进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的培养。
一、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一)按照人才技能成長规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严格按照化工类操作人员的技能成长规律,对学生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这三个方面进行梯度技能培养训练,同时要对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在对学生进行技能时要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其培训依据。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可以从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术实训、专业综合技术实训以及顶岗实习这四个内容去整体把握,使得充分满足人才培养技能递进成长需求的同时,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和教师资源共享
制定和规划符合高职化工类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过程,并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从而对办学联盟中各企业和各学校的员工培训、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提供实践条件。对高职学校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收集和处理,然后建立专门的教师资源信息库,并安排一些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到高职学校深造和研修,而高职学校的教师到中职学校授课和讲座。资源库中的兼职教师,不仅可以到高职学校兼职和授课,还可以作为高职学校学生到顶岗进行实习的带队和指导教师。我们以上所提到的方式就有效地解决了高職院校教师和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三)化工一体化人才培养要立足于高职专业办学联盟
高职院校进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的培养可以依托于高职专业办学联盟,从而构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所谓的高职化工专业办学联盟,主要是以高职化工类的学校为主体,并让当地的化工企业参与到其中,这样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想要切实推动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的发展,就需要将岗位衔接作为其根本出发点,在深入分析职业岗位能力之后,要进一步对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技能的训练进行恰当的衔接,从而构建出高职化工专业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重点进行恰当的衔接,进而在解决课程缺少、重复和人才培养不规范以及人才发展不全面和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的同时,构建起适合学生发展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地,从而在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满足社会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高需求。
二、培养高职化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立足于高职化工专业办学联盟,解决教学问题
就我国当前的化工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说,中职主要是培养一线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初、中级技术型的人才,而高职主要是培养化工装置操作、产品质量检验、生产管理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以中职和高职化工专业为主,以地区化工企业为辅,两者共同组成专业的办学联盟进行人才的培养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想要打破传统的中、高职这两个阶段各自形成的教育模式,可以从培养目标和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入手,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阶梯式培养目标。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叠等教学问题的出现。
(二)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通常判定技能培养水平都是以职业技能证书为标准的,并且要严格区分不同阶段获得的证书级别。我们常常所说的“蓝领”就是中职阶段培养出的具有精湛技术的一线操作人才,持有国家中级职业资格三级证书,而“高级蓝领”就是高职阶段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持有国家高级职业资格三级证书。按照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进行技能梯度培养,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和技能重复问题,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职阶段主要是紧抓学生的基础技能,使其操作更加规范,不然到了高职阶段,学生行为已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和纠正。
(三)实行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中的实训基地可以统筹建设和使用,以此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为教师、学生和企业以及其他成员提供一些相应的专业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互用和共用,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专职和兼职教师资源共享,在最大限度上不仅缓解了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对高职化工专业一体化人才的培养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舒岳.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8):101-102.
[2]李云龙,李大刚,林松柏.“3+2”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黎明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