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几点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j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表达心声、增进理解、建立友谊、实现共赢。特别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录音、电视、电脑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使口语得以随时记录、传播和保存,那种靠书面语言交流的场合会越来越少,口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没有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对于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无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有“乐”,学生才愿意说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总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就应该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调动与发挥情感因素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保持极大热情,克服困难,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激情与活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利用儿歌、故事、谜语、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以及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并快乐地表达自已的想法。
  二、有“动”,学生才有说的
  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是没有感动、没有激情的;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的“动”,那么一节课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死水一潭,更谈不上教学的收获。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被吸引,怎能不走神?课堂教学就应设计成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动”中学、在“动”中体会、理解,因为是亲身体验,学生才会印象深刻,同时把体验表达出来才会有说的。
  三、有“问”,学生才会主动说
  1.让学生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此,让学生问起来,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題,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2.给学生问的机会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几乎没有让学生“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爱问、不想问。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不能简单地复制在大脑中,而应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3、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
  总之,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让学生能真正地“问”起来,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四、有“猜”,学生才有兴趣说
  猜想,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项思维活动,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测与判断,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觉的推断;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猜想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它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所以,数学中的猜想有必要进行研究。
  五、有“争”,学生才不由自主地说
  争论能体现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使思维高度运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牢固。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有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做取花游戏,比谁最先拿到这朵花。这位教师说:“对于这样的比赛,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这个比赛不公平,排在中间的人肯定先拿到花。”;有的说:“那可不一定,万一站在边上的小朋友跑得快呢?”……但同学们都认为这个比赛不公平。教师紧接着说:“要使比赛公平,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好吗?”只过了一会儿,学生就设计出“让这一排小朋友站成圆形,花放在圆的中心”的比赛方案。这样做,不仅有机地渗透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知识,使学生获得了圆的感性认识,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更是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说出自已的想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爱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说话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能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课堂中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教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
期刊
小学语文学科的的教育中,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意义和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朗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小学我校学生的朗读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影响了我校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下面我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的时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以实现学习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这些年看了不少的汇报课、赛教课,大都高喊“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有的课例确实看到了学生的自主,有的课例牵强附会。今年我校展开了教学研修活动,我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为例,浅谈我们是如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一、有
期刊
信息时代发展很快,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的教育中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它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变得更高效、更有趣、也更开放,也让我们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了现今教育的创新性。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该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  一、“互联网+”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
期刊
体育课堂是落实、实施养成习惯培养的主阵地,我认为无论体育教学如何改革,如何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必要的常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该如何上,这让许多年轻老师心里没底,因为毕竟面对的是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孩子,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有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也
期刊
2017年5月2日,观摩了韩志敏老师和李映霞老师关于《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两节公开课,他们既有教学的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色,如各自的知识结构、个人性格、讲述风格、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等都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教学风格上的差异。我们知道,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注定了教育不可能是无差别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我们就不能统一规格、统一要求。我们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教师。个性教学,关注到教育对象的
期刊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单词的记忆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因此老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促进词汇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我们广大一线小学老师去共同探讨、研究的一个课题。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以Phonics教学法为教学词汇的主要手段,帮助学生形成语音识记策略体系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三要素,有人把三者的关系比喻为“血液”“肌肉
期刊
高尔基认为:“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用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数学教学也是一样,在上课之初教师应该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方法开始新课程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旧有的教育模式已经被时代淘汰,新的课堂模式将是数学改革的新方向!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步阶段。课堂讲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
期刊
语言是数学思想的直接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全都依靠于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合理地运用语言表达呢?笔者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也非口头用语,要达到通俗明
期刊
在每节课课前,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学习有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才便于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反省、提高。为什么在此提出的是课前展示出学生的学习目标,而非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因为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把学习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