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大地震摧毁了我们美丽的校园,破坏了我们纯净的心灵家园,冲击了原本平静和谐的班集体。震后,班级如何尽快恢复重建,这是摆在我们灾区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成千上万次余震的震荡中,作为一个班主任,笔者一边从事着繁重的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一边思考着震后班级的重新建设,同时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心理重建:以“生”为本,珍爱生命,自信人生
大地震造成很多学生家庭房屋受损、垮塌,亲人伤亡,衣物、粮食等财产损失殆尽,缺吃少穿,生活异常窘迫。巨大的现实落差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悲观绝望,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周围不良空气的弥漫和流行,更会加重学生悲观厌世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自我封闭,消极低沉,孤独抑郁,不与外界交流接触,学习、生活一天天黯淡下去,形成严重的心理疾患。二是“看破红尘”,怨天尤“震”,我行我素,肆意放纵,不拘法纪,破“罐”破摔,过一天算一天。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局。本着从学生的前途和国家的希望出发,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再一次挺身而出,像大地震来临时保护他们身体一样爱护他们向前、向善、向美、向上之心。一是教师虽然也是大地震的受害者,但心智较为成熟,能理性地看待自然灾害,可以有意识地将乐观、坚强、自信等积极情绪体验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二是持续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家庭受灾情况以及自身对地震的感受,使学生的遭遇得到大家的同情,情感得到宣泄。三是教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地震有关知识,破除对地震的神秘感,同时加强防灾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是创造一切的根本”,从而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四是教师主动与学生接触、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五是教师适时给学生介绍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救灾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人间的大爱和祖国的强大,自觉将自身、家庭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自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一定会开创美好未来和幸福人生。六是在教室、寝室内张挂宣传标语,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生态环境。七是在申报受助学生、分发救助资金和物资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满意,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班级、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温暖。
二、制度管理:宽严结合,狠抓常规,突出重点
心灵遭受地震重创的学生,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之外,还需进行有效的制度约束,双管齐下,才能使他们在日后生活、学习的道路上健康发展。制度过宽,则流于形式;过严,则难以承受;结果是“宽严皆误”。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既符合校纪国法,又具有显著的班级特色;既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又便于操作,更富有实际效果;既涵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又突出重点,其中,安全管理最为重要,涉及防(余)震,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暑,防雷雨,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人身伤害,防流行疾病等。任何一点的马虎和疏忽,都可能导致震后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前景规划: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
客观地讲,每个高中学生因其来自家庭的不同,所受的前期教育不同,所处的地域不同,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遗传基因的不同等,他们所拥有的“才”才呈现出多少不一,大小有异,强弱有别。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持有这样的理念:所有的高中学生都是有“才”的,这是他们后天具有更大更多更强才能的基础。如此,我们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对他们求全责备,工作中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甚至对教育对象失望。这正如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所说:“我们搞的这一套教育,这一套模式,一个致命的问题是没有让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搞得是一种平等教育,实际上是平均主义教育”,这种做法是很难出人才的,尤其是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沿海某省频繁地变换高考模式,搞得学生、家长无所适从,招来社会一片非议 ,想当初,这样做的主观愿望之一恐怕是想让所有高中学生都能成为无所不通的“通才”,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苛求每一个人成为“全才”已无可能,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人人有才”观念的支配下,“人人成才”应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大地震之后,面对破败的家园和受伤的稚嫩的心灵,我们一方面既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给以及时的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适合走普通高校之路的,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备考;适合走艺体之路的,引导他们发挥特长;两条路都走不通的,要鼓励他们走其他的成才之路。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宜”,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来。这样說来,我们教育学生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高考上,而应该着力于如何帮助学生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给他们的心灵点亮一盏照亮未来的明灯,尤其是灾区的学生,又特别是在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的今天。
一、心理重建:以“生”为本,珍爱生命,自信人生
大地震造成很多学生家庭房屋受损、垮塌,亲人伤亡,衣物、粮食等财产损失殆尽,缺吃少穿,生活异常窘迫。巨大的现实落差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悲观绝望,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周围不良空气的弥漫和流行,更会加重学生悲观厌世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自我封闭,消极低沉,孤独抑郁,不与外界交流接触,学习、生活一天天黯淡下去,形成严重的心理疾患。二是“看破红尘”,怨天尤“震”,我行我素,肆意放纵,不拘法纪,破“罐”破摔,过一天算一天。这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局。本着从学生的前途和国家的希望出发,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再一次挺身而出,像大地震来临时保护他们身体一样爱护他们向前、向善、向美、向上之心。一是教师虽然也是大地震的受害者,但心智较为成熟,能理性地看待自然灾害,可以有意识地将乐观、坚强、自信等积极情绪体验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二是持续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家庭受灾情况以及自身对地震的感受,使学生的遭遇得到大家的同情,情感得到宣泄。三是教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地震有关知识,破除对地震的神秘感,同时加强防灾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是创造一切的根本”,从而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四是教师主动与学生接触、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五是教师适时给学生介绍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救灾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人间的大爱和祖国的强大,自觉将自身、家庭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自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一定会开创美好未来和幸福人生。六是在教室、寝室内张挂宣传标语,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生态环境。七是在申报受助学生、分发救助资金和物资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满意,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来自班级、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温暖。
二、制度管理:宽严结合,狠抓常规,突出重点
心灵遭受地震重创的学生,除了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疏导之外,还需进行有效的制度约束,双管齐下,才能使他们在日后生活、学习的道路上健康发展。制度过宽,则流于形式;过严,则难以承受;结果是“宽严皆误”。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既符合校纪国法,又具有显著的班级特色;既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又便于操作,更富有实际效果;既涵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又突出重点,其中,安全管理最为重要,涉及防(余)震,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暑,防雷雨,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人身伤害,防流行疾病等。任何一点的马虎和疏忽,都可能导致震后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前景规划: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
客观地讲,每个高中学生因其来自家庭的不同,所受的前期教育不同,所处的地域不同,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遗传基因的不同等,他们所拥有的“才”才呈现出多少不一,大小有异,强弱有别。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持有这样的理念:所有的高中学生都是有“才”的,这是他们后天具有更大更多更强才能的基础。如此,我们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对他们求全责备,工作中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甚至对教育对象失望。这正如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所说:“我们搞的这一套教育,这一套模式,一个致命的问题是没有让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展。我们搞得是一种平等教育,实际上是平均主义教育”,这种做法是很难出人才的,尤其是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沿海某省频繁地变换高考模式,搞得学生、家长无所适从,招来社会一片非议 ,想当初,这样做的主观愿望之一恐怕是想让所有高中学生都能成为无所不通的“通才”,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苛求每一个人成为“全才”已无可能,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人人有才”观念的支配下,“人人成才”应是我们努力追求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大地震之后,面对破败的家园和受伤的稚嫩的心灵,我们一方面既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他们的潜能,给以及时的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适合走普通高校之路的,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备考;适合走艺体之路的,引导他们发挥特长;两条路都走不通的,要鼓励他们走其他的成才之路。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各尽所能”,“各得其宜”,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来。这样說来,我们教育学生的着眼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高考上,而应该着力于如何帮助学生规划好未来的人生蓝图,给他们的心灵点亮一盏照亮未来的明灯,尤其是灾区的学生,又特别是在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