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形势下,高中教学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改进和完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文章探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包括封层教学,全面评价,促使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学会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促使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由于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及学習成绩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物理课堂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物理课堂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例如,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探究的积极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踊跃提出问题的情况、阶段性作业质量、阶段性探究小论文、阶段性考试成绩的进步程度等作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与曾经的自己做比较,使其建立学习的信心,积极踊跃地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在物理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都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教师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极参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延伸,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例如,在教师讲解摩擦力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入手,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分析并感受摩擦力在自行车上的不同用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自行车上哪些部分应用到了摩擦力?哪些部分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为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摩擦力都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吗?有没有用作动力的摩擦力呢?……”教师通过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得到提升,从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提升。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产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师生平等。通过平等的探讨和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学生也能够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而形成共识。例如,在重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体操或杂技视频,让学生自主分析重心在体操或杂技表演中的变化,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人身体的重心与肢体动作有关,一般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既能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
四、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得到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活动,例如,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心运动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水流星”实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给学生布置探究性课题,使其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全失重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装有水且底部开孔的可乐瓶做完全失重演示实验,发现瓶子从高空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水不流出;瓶子被平抛、斜抛或者竖直上抛时,瓶中的水也不会流出,学生根据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出物体的完全失重状态和物体的运动速度并无关系,只是与其加速度有关。通过物理实验与自主探究,既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
五、在有效课堂提问中培养科学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个普遍的方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我以“速度”知识的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们知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且对速度的相关性质和知识有了很深入的了解。紧接着,我想学生引入了一个新的知识“加速度”,我询问学生:“我们能不能够根据速度的相关知识和概念总结出加速度的含义呢?”学生们通过思考、探究以及之前预习的知识,很快便初步了解了加速度的知识,并有效地将“速度”与“加速度”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效设置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中培养自身的科学思维。
六、在物理实验操作中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操作,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换成直观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我将学生合理分组,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个实验,学生们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合理分工,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探究和实践,进而得出物理结论。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获得的物理结论会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促使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由于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及学習成绩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物理课堂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物理课堂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例如,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探究的积极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踊跃提出问题的情况、阶段性作业质量、阶段性探究小论文、阶段性考试成绩的进步程度等作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与曾经的自己做比较,使其建立学习的信心,积极踊跃地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在物理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都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教师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极参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延伸,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例如,在教师讲解摩擦力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入手,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分析并感受摩擦力在自行车上的不同用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自行车上哪些部分应用到了摩擦力?哪些部分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为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摩擦力都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吗?有没有用作动力的摩擦力呢?……”教师通过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得到提升,从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提升。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产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师生平等。通过平等的探讨和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学生也能够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而形成共识。例如,在重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体操或杂技视频,让学生自主分析重心在体操或杂技表演中的变化,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人身体的重心与肢体动作有关,一般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既能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
四、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得到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活动,例如,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离心运动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水流星”实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给学生布置探究性课题,使其通过实践操作,激发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全失重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装有水且底部开孔的可乐瓶做完全失重演示实验,发现瓶子从高空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水不流出;瓶子被平抛、斜抛或者竖直上抛时,瓶中的水也不会流出,学生根据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总结出物体的完全失重状态和物体的运动速度并无关系,只是与其加速度有关。通过物理实验与自主探究,既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
五、在有效课堂提问中培养科学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个普遍的方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加速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我以“速度”知识的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们知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并且对速度的相关性质和知识有了很深入的了解。紧接着,我想学生引入了一个新的知识“加速度”,我询问学生:“我们能不能够根据速度的相关知识和概念总结出加速度的含义呢?”学生们通过思考、探究以及之前预习的知识,很快便初步了解了加速度的知识,并有效地将“速度”与“加速度”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效设置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研究中培养自身的科学思维。
六、在物理实验操作中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操作,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换成直观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同时,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我将学生合理分组,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个实验,学生们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合理分工,确保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探究和实践,进而得出物理结论。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获得的物理结论会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