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努力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既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保持学校活力,促进校园和谐,凝聚发展力量,提升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要实现这一转变并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团队素质的全面提升。一年来,我校主要从师德师风、业务能力、个性特长三个方面着手,在教师积极主动的前提下致力于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中,依法办学是基础与前提。在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势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显得尤为任重而道远。校长要坚持价值领导,强化教学领导,优化组织领导,努力实现从学校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让学校成为一个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来上学。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一、抓师德师风建设,促教风学风转变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校治理的基础和源泉。我校在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县委书记杨晓敏同志在永胜教育改革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十不准”和顺州镇提出的“两不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执教行为,杜绝了“三乱”现象。
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每周一的,坚持领导班子深入教学第一线。切实做到校务公开:每天公示学生营养餐支出情况,及时公示学生营养餐结算及公用经费核销情况,不定期公示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及特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长期公示教辅资料等学校代收费情况,保证了专款专用和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全额落实到学生个人身上。
从每次检测的“考风”抓起,倡导诚信考试,力求用良好的“考风”带动“学风”和“教风”的转变,促使每位教师逐步实现从“为分数而教”到“为素养而教”的转变。
建立学校QQ群和班级微信群,搭建教师之间、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及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保证了沟通顺畅,增进了理解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凝聚了教育合力,也为社会监督开辟了渠道。
二、抓教师成长支点,促教师专业发展
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所改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阵地是课堂,“上好课”是教师成长的支点。活动紧紧抓住了教师成长的支点,促使教师在精心备课、认真观课、积极议课、自觉“模课”、倾心“悟课”、耐心“磨课”、专心“悟课”、主动“品课”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模仿、独立、创新的过程实现蜕变,真正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成长。
实践证明,“人人公开课”活动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平台,教师个体及团队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發扬教师特长,张扬学生个性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能够胜任每一个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但事实上,有很多老师都有其非常突出的一面。充分发扬教师的特长,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弥补山区教育的资源缺陷,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发掘。
当然,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不可能让学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得到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但至少能够让每个学生有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六一文艺汇演”和“元旦体育艺术节”,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为有个性、有特长的孩子提供了表演的舞台,树立了发展进步的自信和激情。
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的有序开展也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自觉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便更好地为有特长、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总之,学校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校长或是学校班子成员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在教师团队认同的前提下,依靠全校教师的集体智慧才能实施并不断推进,这就需要整个教师团队的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在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中,依法办学是基础与前提。在当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势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显得尤为任重而道远。校长要坚持价值领导,强化教学领导,优化组织领导,努力实现从学校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让学校成为一个适宜学习、适宜成长的地方,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期待的心情来上学。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一、抓师德师风建设,促教风学风转变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校治理的基础和源泉。我校在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县委书记杨晓敏同志在永胜教育改革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十不准”和顺州镇提出的“两不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执教行为,杜绝了“三乱”现象。
坚持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坚持每周一的,坚持领导班子深入教学第一线。切实做到校务公开:每天公示学生营养餐支出情况,及时公示学生营养餐结算及公用经费核销情况,不定期公示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及特少民族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长期公示教辅资料等学校代收费情况,保证了专款专用和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全额落实到学生个人身上。
从每次检测的“考风”抓起,倡导诚信考试,力求用良好的“考风”带动“学风”和“教风”的转变,促使每位教师逐步实现从“为分数而教”到“为素养而教”的转变。
建立学校QQ群和班级微信群,搭建教师之间、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及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平台,保证了沟通顺畅,增进了理解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凝聚了教育合力,也为社会监督开辟了渠道。
二、抓教师成长支点,促教师专业发展
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所改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阵地是课堂,“上好课”是教师成长的支点。活动紧紧抓住了教师成长的支点,促使教师在精心备课、认真观课、积极议课、自觉“模课”、倾心“悟课”、耐心“磨课”、专心“悟课”、主动“品课”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教学模仿、独立、创新的过程实现蜕变,真正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成长。
实践证明,“人人公开课”活动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平台,教师个体及团队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發扬教师特长,张扬学生个性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能够胜任每一个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但事实上,有很多老师都有其非常突出的一面。充分发扬教师的特长,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有效弥补山区教育的资源缺陷,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发掘。
当然,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不可能让学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得到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但至少能够让每个学生有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六一文艺汇演”和“元旦体育艺术节”,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为有个性、有特长的孩子提供了表演的舞台,树立了发展进步的自信和激情。
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的有序开展也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自觉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便更好地为有特长、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总之,学校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校长或是学校班子成员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在教师团队认同的前提下,依靠全校教师的集体智慧才能实施并不断推进,这就需要整个教师团队的素质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