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问题的特征为抓手实施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an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作为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实施形式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在问题案例教学、书写数学作业过程中,需要经历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这就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升提供了条件和平台。而且新实施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效能提升的重要衡量标准和参考依据,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抓住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功效,设置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案例,开展有效问题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在问题案例教学中的同步提升和进步。笔者现就如何借助问题的内在特性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进行简要论述。
  一、巧借数学问题探究性,让学生在探析问题中提升探究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人们不断探究社会、了解社会、解决问题的发展进步的过程。探究特性是数学学科问题教学的根本特性之一。同时,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的实际数学问题案例,这就为锻炼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供了条件。因此,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学科的生活性、问题性等特点,设置具有探究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题策略方法的分析、思考活动,指导学生探究、实践,通过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实现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问题: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采取按月用水量分段收费的办法。若某户居民应交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1)分别写出当0≤x≤15和x≥15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用户该月用水21吨,则应交水费多少元?
  上述问题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内容时,抓住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征,所设置的一道探究问题,营造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浓厚氛围。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根据问题要求,采用探究式解题方法,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对问题条件、解答方法、解题思路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探究分析过程中,认为该问题解答的关键点是抓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通过“观察图象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此时,教师在学生解题基础上,进行适时总结,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更加深刻掌握该知识点方面的问题解答策略。
  二、巧借数学问题发散性,让学生在多样思维中提升创新能力
  问题:如图2所示,在△ABC中,AB=AC,点E在CA的延长线上,∠AEF=∠AFE. 求证:EF⊥BC.
  这是一道关于“三角形”方面的问题案例,设置这一问题案例的原因在于,教师抓住了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一题多解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分析、解答过程中,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在该问题案例解答中,教师先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解答活动,学生大都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解答,此时,教师让学生展示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和采用了此种解题方法。这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认真分析问题案例所提供的条件,能否从其他方面进行该问题案例的解答呢?”此时,学生再次进行问题分析活动,通过二次分析,学生发现该问题还可以采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借助于‘三线合一’或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解答”思路和策略进行解答,此时,教师要求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向学生阐明该类型问题解答的策略和方法,并向学生指出,解答发散性的数学问题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出发,抓住知识点内涵,采用不同解题思路解答。
  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问题案例的发散性特点,发挥学生主体特性,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并对学生解题策略进行适时引导和指导,向学生指明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实效。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挥数学问题的发散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分析、解答,从而实现学生思维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
  三、巧借数学问题综合性,让学生在综合辨析中提升应用能力
  综合运用解题策略进行问题解答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技能发展的较高形式,也是当前中考政策的重要内容。新课改下的中考政策,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应用,并将综合应用能力作为试题命题的重点。而实际教学中,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是问题解答的“软肋”。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阶段性复习中,要认真研析知识点之间的深刻关联和内涵,设置具有综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和技巧,实现解题进程的深入实施,切实提高解题策略综合应用能力。
  如在“二次函数”阶段性问题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设置“已知二次函数y=x2-(k2+4)-2k2-12. (1)求证:不论k为任何实数,此函数图象与x轴都有两个交点,且其中一个交点为(-2,0);(2)求当k为何值时,这两个交点的距离为12”综合性数学模拟试题,让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学生在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发展等数学思想,同时,还需要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之间的深刻联系,开展问题分析解答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初中数学思想策略有了灵活,同时,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锻炼和提升。
  以上所述,是笔者对有效问题教学的初步体会和感悟,在此期望更多教学同仁参与探究,为有效教学活动贡献更大的力量。
其他文献
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谈谈对主体参与数学课堂模式的认识与体会。  一、以学情定教  1.关注数学知识的生成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会提出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能难以回答。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多考虑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这是我们在传统教学中较少关注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少就讲多少,而“以学定教”正是对这种传统教学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一个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规范判断。构成这一规范判断的前提是对游戏活动价值的认识,是对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当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的认识,是对游戏与幼儿教育之间关系的概括,是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的肯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教育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慢慢减退,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营造氛围,相互吸引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困惑:我精益求精,在课堂上花了很多的心思,总想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没想到还是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人,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学生的学业负担依然沉重,学习效率不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动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下教师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人到学习中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的优势  在数学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语言:符号语言是为了表达得简洁、准确;几何语言是为了表达得形象、直观。正是由于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使得数学教学过程需要完整、准确地传递数学信息,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大量的写”和“大量的画”。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式的教学方式中,课堂内容呈现给人的感觉是: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这一直是困扰数学教学的难题。多
数学作为衡量事物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学科,它的特殊性質和地位,使数学教师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 因而,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老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构建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得到知识、兴趣、能力等全方位的发展。  一、联系生活,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  教师要注重将现实生活与数学
思维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阶梯”,思维活动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本活动之一。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知识、探寻解题策略、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学习等过程中,都离不开思考分析活动。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构件,成为能力目标培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效率,轻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思考分析知识、问题解答等方面的锻炼和实践,忽视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能否有效地导入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法中把课堂导入归纳为“3A”功效,即:arouse,advertise, advance。“arouse”是指通过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于体育运动中的热身运动,所以也被称为warming-up exercises。“
数学复习是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想在复习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优化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我们知道,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深化并运用数学基本思想与数学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其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对初中数学总复习课的课堂结构作了如下探究:  一、复习课教学要
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文化传媒的迅速发展,由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电影、电台、网络等)编织的信息之网正在覆盖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一种媒体文化已经得以确立以及迅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