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路王”学了地理学
我是被调剂进中山大学的,所以自己不能选专业。当我看到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印着“地理学”这三个大字时,我几乎要晕过去。
背着重重的行囊,我只身一人从祖国北端的辽宁飞到了南边的广州,踏上广州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这么繁华的城市,我能站稳脚跟吗?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到中大都快一个月了,但在晚上,我还是不敢一个人出门,因为我怕会迷路。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去自修教室自习,出来的时候就晕头转向了,走了半天也找不到回寝室的路,只好灰溜溜地返回自修教室,找到一个认识的同学,在他旁边坐下来,但是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找不到路,等到火家要回去了,才跟在他屁股后面回了寝室。
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我,对地理学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于是我开始逃课,选修必逃,必修选逃。期末计算机考试的时候,我去机房考试,老师拿着名单对了半天,“班上还有你这号人吗?一个学期都没来上过课,我以为是退学了呢。”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第一学期的成绩居然没有挂科,真的是太幸运了。但在庆幸之余,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其实生物才是我比较喜欢的专业,而且中山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也是我当初填报中山大学的原因之一。大一上半学期的期末,转专业的机会来了。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国家批准,新设立了一个国家基地班——这个班的学生一半从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中挑选,另一半将从其他专业的学生中挑选。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但是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坐满了最大的阶梯教室。先是笔试,从所有报名者里选出笔试成绩前100名的人,接着面试,从这100个人里最后录取30人。经过一个月的选拔,我突破了重重包围,终于通过了考核,成为一名“生物人”。 我要感谢老天和学院领导们给了我这次“重生”的机会。
转了专业,换了心情,我尽情享受着生物世界带给我的乐趣!
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植物学。老师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带着大家到野外去认识植物。上了十几年学,我还是第一次在大自然中体验上课的乐趣。Goodbye,枯燥的课本,Goodbye,死板的课堂!此时的心情只有一个字能表达——爽!
一个学期下来,学校周围的山都被我们爬遍了,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了百来种植物。生物考试的形式也很有意思,桌子上放了100种植物,大家可以摸,可以闻,如果不怕中毒的话,还可以尝。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植物的名字写出来就可以得分。这么新奇的考试让大家都格外兴奋,可考试完了,我们都是一手的绿色,洗都洗不掉。
大二的时候,生理学和动物学也跟着来了,这两门课都是要给小动物动刀子的。一开始还好,无非是给鱼抽个血,用乙醚处死个果蝇之类的。后来要给斗大的牛蛙做解剖,不要说女生,就连男生也不敢下手。解剖针刚扎进牛蛙的颈椎,那家伙就发出婴儿一样呜呜的声音,教室里顿时哀鸣一片。
生理课老师不高兴了,开始催我们:“快点快点,你慢吞吞的它更难受。就当它为科学献身了。”眼看实验时间快到了,索性闭上眼睛狠狠往下一扎,只见我手里的牛蛙就乖乖地躺在了解剖盘里。 没过几天兔子和小白鼠也被运进了解剖室。我们要取小白鼠的胫骨做骨髓细胞培养,但是杀小白鼠就是件麻烦事。那小东西胆子小得要命,尾巴还没被我们抓住,就已经吓得流尿了。面对这样的实验对象,我们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手。 年轻的女实验老师等了老半天,看我们还是手足无措,于是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只见她一手拎起老鼠尾巴,一手抓住它的头,轻轻一拉,小老鼠的身体就软了下去。 “做生物实验就是残忍并快乐着,老是怕这个帕那个哪能学好生物啊?”老师离开了,留下一脸尴尬的我们。
时间一长,大家对待实验动物那点有限的怜悯心也慢慢地消失了,什么兔子、老鼠,一律毫不留情。我亲眼见到班里的两美女一边聊着昨天的电视剧,一边不经意间就将笼子里的几只小白鼠弄死。
解剖室里也经常传来这祥的对话:
“奇怪,我的腿(其实是实验动物的腿)怎么不见了?”
“啊,你把我的心脏(是小白鼠的心脏)弄破了。”
做动物实验虽然很有趣,但是也留下个后遗症。我们班的同学就从来不肯买食堂的兔子肉吃,因为我们一致认为那些兔子其实就是我们昨天的解剖材料……
大三开始就可以进生物工程实验室了。用老师的话说,到这一步才算是真正接触到生物学。进了生物工程实验室,才发现以前做的那些什么心脏解剖实验根本就是入门的“小儿科”。而真正充满了奥秘和神奇的生物学之旅,我们才刚刚上路呢。一进实验室,导师就会安排师兄师姐带我们做一些小实验。先从简单的提质粒、提蛋白开始,再做下去,什么克隆段DNA序列、细胞的信号传导,内容真是五花八门!
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我们这些刚进实验室的“新人”也总喜欢边吃边谈,其他专业的同学常常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因为从我们嘴里冒出来的都是他们不明就里的专业名词。
“今天我的RNA又没提出来,可郁闷了。”
“哎,别提了,我昨天克隆那段序列效果不太好,你说怎么办呢?”
旁边有外专业的探头过来,“哇,牛啊,你们都会克隆了啊?”
我们相对一笑,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克隆嘛!
生物学专业是我们学校几个比较辛苦的专业之一。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们每周有40多节课,课时之多位列众系之首。中山大学的教学楼堪称亚洲最长,我们上课的教室就分布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大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座位,一般都是谁早到谁就可以抢到好座位。于是每到上课前或课间,教学楼里就响起一阵阵的“马蹄”声,几百号人呼啦啦地在数学楼里横冲直撞,明白情况的人就会告诉身边的朋友:“生科院的,上(下)课了。” 在我国研究生物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进到国家的专门研究机构工作的却是少之又少,就像临近毕业的我们,学了四年专业的生物,最后却不得不去做别的工作。但回头看看,我还是庆幸自己当初选的这个专业,四年充实而严谨的生活,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 回首四年中大生活,就像一杯绍兴老酒,喝下去的时候,只觉辛辣,过后细细回味,那份清醇,那些浓香,却常常留在心间,无法忘怀……
我是被调剂进中山大学的,所以自己不能选专业。当我看到录取通知书上赫然印着“地理学”这三个大字时,我几乎要晕过去。
背着重重的行囊,我只身一人从祖国北端的辽宁飞到了南边的广州,踏上广州这片土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这么繁华的城市,我能站稳脚跟吗?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到中大都快一个月了,但在晚上,我还是不敢一个人出门,因为我怕会迷路。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去自修教室自习,出来的时候就晕头转向了,走了半天也找不到回寝室的路,只好灰溜溜地返回自修教室,找到一个认识的同学,在他旁边坐下来,但是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找不到路,等到火家要回去了,才跟在他屁股后面回了寝室。
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我,对地理学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于是我开始逃课,选修必逃,必修选逃。期末计算机考试的时候,我去机房考试,老师拿着名单对了半天,“班上还有你这号人吗?一个学期都没来上过课,我以为是退学了呢。” 在这样的状况下,我第一学期的成绩居然没有挂科,真的是太幸运了。但在庆幸之余,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其实生物才是我比较喜欢的专业,而且中山大学的生物学专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也是我当初填报中山大学的原因之一。大一上半学期的期末,转专业的机会来了。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国家批准,新设立了一个国家基地班——这个班的学生一半从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中挑选,另一半将从其他专业的学生中挑选。 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但是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坐满了最大的阶梯教室。先是笔试,从所有报名者里选出笔试成绩前100名的人,接着面试,从这100个人里最后录取30人。经过一个月的选拔,我突破了重重包围,终于通过了考核,成为一名“生物人”。 我要感谢老天和学院领导们给了我这次“重生”的机会。
转了专业,换了心情,我尽情享受着生物世界带给我的乐趣!
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植物学。老师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带着大家到野外去认识植物。上了十几年学,我还是第一次在大自然中体验上课的乐趣。Goodbye,枯燥的课本,Goodbye,死板的课堂!此时的心情只有一个字能表达——爽!
一个学期下来,学校周围的山都被我们爬遍了,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了百来种植物。生物考试的形式也很有意思,桌子上放了100种植物,大家可以摸,可以闻,如果不怕中毒的话,还可以尝。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植物的名字写出来就可以得分。这么新奇的考试让大家都格外兴奋,可考试完了,我们都是一手的绿色,洗都洗不掉。
大二的时候,生理学和动物学也跟着来了,这两门课都是要给小动物动刀子的。一开始还好,无非是给鱼抽个血,用乙醚处死个果蝇之类的。后来要给斗大的牛蛙做解剖,不要说女生,就连男生也不敢下手。解剖针刚扎进牛蛙的颈椎,那家伙就发出婴儿一样呜呜的声音,教室里顿时哀鸣一片。
生理课老师不高兴了,开始催我们:“快点快点,你慢吞吞的它更难受。就当它为科学献身了。”眼看实验时间快到了,索性闭上眼睛狠狠往下一扎,只见我手里的牛蛙就乖乖地躺在了解剖盘里。 没过几天兔子和小白鼠也被运进了解剖室。我们要取小白鼠的胫骨做骨髓细胞培养,但是杀小白鼠就是件麻烦事。那小东西胆子小得要命,尾巴还没被我们抓住,就已经吓得流尿了。面对这样的实验对象,我们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手。 年轻的女实验老师等了老半天,看我们还是手足无措,于是亲自给我们做示范。只见她一手拎起老鼠尾巴,一手抓住它的头,轻轻一拉,小老鼠的身体就软了下去。 “做生物实验就是残忍并快乐着,老是怕这个帕那个哪能学好生物啊?”老师离开了,留下一脸尴尬的我们。
时间一长,大家对待实验动物那点有限的怜悯心也慢慢地消失了,什么兔子、老鼠,一律毫不留情。我亲眼见到班里的两美女一边聊着昨天的电视剧,一边不经意间就将笼子里的几只小白鼠弄死。
解剖室里也经常传来这祥的对话:
“奇怪,我的腿(其实是实验动物的腿)怎么不见了?”
“啊,你把我的心脏(是小白鼠的心脏)弄破了。”
做动物实验虽然很有趣,但是也留下个后遗症。我们班的同学就从来不肯买食堂的兔子肉吃,因为我们一致认为那些兔子其实就是我们昨天的解剖材料……
大三开始就可以进生物工程实验室了。用老师的话说,到这一步才算是真正接触到生物学。进了生物工程实验室,才发现以前做的那些什么心脏解剖实验根本就是入门的“小儿科”。而真正充满了奥秘和神奇的生物学之旅,我们才刚刚上路呢。一进实验室,导师就会安排师兄师姐带我们做一些小实验。先从简单的提质粒、提蛋白开始,再做下去,什么克隆段DNA序列、细胞的信号传导,内容真是五花八门!
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我们这些刚进实验室的“新人”也总喜欢边吃边谈,其他专业的同学常常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因为从我们嘴里冒出来的都是他们不明就里的专业名词。
“今天我的RNA又没提出来,可郁闷了。”
“哎,别提了,我昨天克隆那段序列效果不太好,你说怎么办呢?”
旁边有外专业的探头过来,“哇,牛啊,你们都会克隆了啊?”
我们相对一笑,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克隆嘛!
生物学专业是我们学校几个比较辛苦的专业之一。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们每周有40多节课,课时之多位列众系之首。中山大学的教学楼堪称亚洲最长,我们上课的教室就分布在教学楼的各个角落。大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座位,一般都是谁早到谁就可以抢到好座位。于是每到上课前或课间,教学楼里就响起一阵阵的“马蹄”声,几百号人呼啦啦地在数学楼里横冲直撞,明白情况的人就会告诉身边的朋友:“生科院的,上(下)课了。” 在我国研究生物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进到国家的专门研究机构工作的却是少之又少,就像临近毕业的我们,学了四年专业的生物,最后却不得不去做别的工作。但回头看看,我还是庆幸自己当初选的这个专业,四年充实而严谨的生活,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 回首四年中大生活,就像一杯绍兴老酒,喝下去的时候,只觉辛辣,过后细细回味,那份清醇,那些浓香,却常常留在心间,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