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抓“两基” 脚踏实地绘蓝图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ll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宁蒗教育起步较晚。1951年创办第一所小学,1957年创办第一所初中,1972年才创办第一所高中。办学60年来,宁蒗教育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县情的基础上,一心一意抓“两基”,脚踏实地绘蓝图,坚持“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教育”的思路,走出了一条“治穷先治愚,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相结合”的路子。60年来,宁蒗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得到长足的发展。
  宁蒗的“两基”工作历经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99年以前,通过发展小学教育,改善办学条件,使全县的小学教育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实现了“普六”目标;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5年,通过巩固“普六”成果,发展初中教育,扩大初中办学规模,大面积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努力提高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两基”评估验收要求;第三阶段是2005年实现“两基”目标后的巩固提高阶段,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狠抓控辍保学,巩固提高“两基”水平。
  自2005年“两基”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以来,宁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从根本上抓经济”的思想,把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当做全县各级党政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摆在超前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狠抓落实。全县的“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办学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改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促进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撑。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宁蒗县在实现“两基”目标后,坚持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列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明确政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教育副县长任副组长的“两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全县“两基”工作的组织领导。在领导、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向教育倾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投入不少,力度不松。落实“两基”工作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把“两基”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在“两基”工作中,县委书记、县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既是“两基”工作的指挥者,又是实施者,时刻不忘“两基”工作,风里、雨里地跑遍全县的每一个乡(镇),县人大、县政协始终牵挂着“两基”工作,深入乡(镇)督促指导,狠抓落实,确保“两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
  “两基”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意义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确保“两基”工作的顺利开展,宁蒗县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构建起全县“两基”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落实了行政、教育双线目标责任制。县政府与乡政府、乡政府与村委会签订“两基”工作目标责任书;教育局与乡中学、乡中心完小,乡中心完小与村完小(教师)签订“两基”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工作目标分解到乡,任务到村,责任到人,将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实行“两基”工作四长负责制和挂钩联系制度,即实行一把手工程,落实县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四长分级负责本辖区的“两基”工作;县级部门领导挂钩联系到乡(镇);乡(镇)部门分片包干联系到校的指导、检查、督促实施“两基”工作的机制。县教育局领导实行分片包干和干部蹲点工作制度。三是建立“两基”工作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县委、县政府根据乡(镇)和部门在“两基”工作中的职责,将“两基”情况作为对乡(镇)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局把“两基”工作作为学校年终考评和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评价体系,并作为评优、评先、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了“两基”工作月报制,加强了信息沟通和反馈。五是建立工作督办制度,加强对“两基”工作的督导和指导。六是建立问责制度。对工作不见起色,整改不力,没有如期实现“两基”工作目标的乡镇,由县人民政府进行问责。中小学校领导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问责。七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县、乡“两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两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八是人大、政协召开会议时对“两基”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给予审议和政治协商。九是建立“两基”工作协调机制。“两基”领导小组加强领
  导,协调指挥,建立了部门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落实控辍保学措施
  控辍保学既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宁蒗县紧紧抓住控辍保学这条主线不放松,加大力度,建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重视依法控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活动,使全县家长都明确保障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县教育主管部门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辍学,防止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反弹。各乡(镇)、各学校以确保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目标,严格实行“三包”、“两保”、“一控”制度,即乡镇干部包村保入学率;村干部、校长包校控制辍学率;教师、班主任包班保巩固率,加强全程监控,重点是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动态管理。此外,由县“两基”办牵头,组织人事劳动、教育、公安、工商、卫生、综治等部门对全县用工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严肃检查处理招用童工现象。
  
  二是强化教改控辍。积极倡导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以赏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积极创设民主、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努力消除因厌学而弃学的现象。
  三是突出扶贫控辍。作为国家扶贫重点县,宁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助农村贫困生作为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来落实,采取各种帮扶措施,切实消除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为完善扶贫助学体系,宁蒗县积极构建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勤工俭学”等有机结合的贫困生救助体系。近几年来,全县干部职工累计捐资192.84万元,用以资助贫困生。同时,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救助贫困生。近5年来,全县累计受资助的贫困中小学生已达33 654人,资助总金额达1 105.96万元。
  
  四是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今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43 454名学生(不含职初班)全部领到了免费教科书和免除了杂费;共有18 598名学生享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金额达1 120.56万元。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师资队伍建设是“两基”国检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从数量上补充教师,从素质上提高教师质量,宁蒗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招聘了90名普岗教师和150名特岗教师,切实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在增加中小学教师数量的同时,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新增补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度重视县域内教师均衡配置,进行了适当的调配交流,建立了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同时,积极引进内地发达地区的优质师资资源,从江苏海安县引进第七轮高中支教教师18名,吸纳上海松江区支教教师5名,面向全国高薪招聘高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名,充实了教师队伍。为激励优秀教师,宁蒗县实施骨干教师政府津贴制度。每年设立40万元的教育奖励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近3年来,全县先后有90人次被评选为骨干教师,累计发放骨干教师津贴86.4万元。
  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全面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鼓励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带职培训、自学考试、函授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知识。5年来,宁蒗县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的有1 500多人次,市级培训2 000多人次,开展县级培训8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与此同时,宁蒗县还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敢为人先,知难而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宁蒗教育精神。
  
  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巩固提高扫盲工作成果
  由于受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宁蒗县青壮年文盲呈现出文盲基数大,分布广,老龄文盲多,妇女文盲多,山区文盲多的特点,这给扫盲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针对这一实际,宁蒗县从1981年起在教育局成职教股设立扫盲专干,在各乡(镇)设立扫盲干事,负责扫盲工作。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托乡中心校管理,实行一长管两校(小学学校、成技校),一师教两班(教学班、扫盲班)的形式,承担了扫盲工作的教学和管理任务。除了开展汉文扫盲外,还大面积的开展少数民族文字扫盲。为了少数民族文字扫盲的需要,先后选派了20多人到中央民族大学民语系、四川凉山州彝文学校、怒江州等地学习彝文和傈僳文,在县内开办了6期少数民族文字扫盲教师培训班,培养了280名扫盲教师。这些教师主要承担扫盲教学任务,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扫盲工作高潮。
  在2004年扫盲攻坚工作中,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00万元用于扫盲工作,全县干部职工捐资支持扫盲工作,累计捐资达34.5万元。为提高扫盲质量,宁蒗县依托15所乡成技校和88所村成技校,聘请农技、兽医、林业、卫生、文化、司法、派出所等部门的职工为兼职教师,大面积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扫盲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学文化与学技术相结合,扫除文盲与扫除法盲相结合,扫盲教育与计划生育宣传相结合,不但拓展了扫盲教育的形式,也丰富了扫盲工作的内容。2004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后,宁蒗县每年都投入一定的扫盲经费,对剩余文盲进行扫盲。2004年以来,脱盲人员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全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7%,脱盲人员复盲率控制在3.8%。
  
  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宁蒗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努力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好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确保育人质量的提高。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制定了《宁蒗县“减负提质”工作实施方案》,按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标准要求,严而有序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力求在课堂45分钟见效益。以“三生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六、加强学校现代管理,提升教育发展内涵
  依据县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明确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尽一切努力将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做到出名师、育英才。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资产、物品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不得因管理不善造成学校资产流失。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家长监督。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从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抓起,切实改变学校脏、乱、差现象;深入开展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扎实做好学校“五化”(硬化、文化、绿化、美化和净化)建设。大力弘扬校园民族文化,鼓励学校开办民族班实行双语教学,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走进课堂。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严格要求学校坚持安全稳定第一不动摇的思想,建设平安校园。
  
  链接
  宁蒗“两基”数据
  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全县适龄儿童总数为28 673人,适龄儿童在校生为28 378人,入学率为99%;适龄少年总数为13 723人,初中在校生为13 812人,毛入学率为100.7%。
  在校生年辍学率:小学0.5%;初中0.8%。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1.46%。
  扫除青壮年文盲:全县共有青壮年人口140 965人,青壮年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为138 557人,非文盲率为98.3%。
  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专任教师有1 714人,学历合格率为95.5%;初中专任教师有1 010人,学历合格率为99.4%。(宁蒗县教育局供稿)
  ◇责任编辑矣 勇◇
其他文献
位于泸沽湖南端的宁蒗县,属国家级特困县。这里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长期滞后。直到1957年,宁蒗县才创建起了第一所初级中学——宁蒗中学,1972年,宁蒗中学更名为宁蒗县第一中学,并首次招收高中班,宁蒗高中教育由此起步。  尽管宁蒗的教育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但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宁蒗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形势喜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蒗县委、县政府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出发,
期刊
扩大优质资源 促进均衡发展  本刊讯(记者李配亮)7月20日下午,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座谈会在省教育厅召开,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省教育厅副厅长和福生、邹平、王建颖与省发改委收费处、昆明市教育局、盘龙区教育局等单位和在昆各有关高校、中小学负责人就如何扩大云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进行了座谈。  “我认为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要有指导性意见”。“我认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是短期内就能
期刊
他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了小凉山民族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在宁蒗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做过拓荒者,住过临时搭建的窝棚,当过校长和教育局副局长,一路艰辛和坎坷,而今身为教育局局长的他正在为小凉山教育的美好明天绘制蓝图。  他就是丽江市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杨锋元。    他用忠心、诚心、爱心构筑人生第一座里程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杨锋元从事教育的座右铭。 
期刊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全省所有县的“两基”工作经过验收后,国家教育督导团要对县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国家依法对县级行政区域内“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省政府已确定今年为云南省“两基”迎接国检年,并于4月7日召开了全省的动员会议,秦光荣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天,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省“两基”迎国检动员会议精神,进一步查找差距,明确职责,强化措施,
期刊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滇东南门户,居住着11种民族共3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6.7%,全州山区、半山区占97%,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至今全州8个县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 631所,在校大中小学生660 152人,在编教职工4万多人。全州财政年收入仅17.3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2 379元,居全省人均纯收入的末位。  以这样的条件办教育,这样
期刊
7月20日上午,云南省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召开。在昆明主会场,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全省教育系统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卫星主持会议,并就全省如何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作了部署和动员。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在昆高等院校主要领导,昆明市教育局及所辖四城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在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矣 勇)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7月19日上午,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率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领导杜玉银、和福生、陶晴、邹平、杨共和、王建颖等来到省招生考试院,检查招生录取工作,并亲切看望工作人员。  罗崇敏首先对招生录取工作的稳步推进表示祝贺,并对辛勤奋战在招生录取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说,省招生考试院严格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
期刊
临沧市的凤庆县可算得上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师生近7万人,占总人口45万的15.56%。凤庆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贫困县办大教育,确实不易。但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00年,凤庆基本与全国同步,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向“两基”的飞跃,使人口大县向教育大县转变。从2000年至2010年,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凤庆教育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2005年实施了教育综合改革;2007年普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期刊
普洱市,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  普洱市根据多民族、边疆、山区的特点以及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自上世纪90年代全市规划实施“两基”工作,确定了特困地区先“普四”,后“普六”,再“普九”,扫盲工作与“普六”同时推进;坚持以乡(镇)为单位验收,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自1997年思茅区开始,至2009年澜沧县结束,普洱市历经13年完成了“两基”
期刊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彩云之南犹如一颗碧绿的翡翠在共和国版图上熠熠生辉。  云南,39.4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南延于青藏高原,整个地貌自西北向东南形成三大阶梯递降,高山峡谷、江河湖泊纵横交错,纵贯滇西北的横断山脉将地貌进行了深度切割,在此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自然奇观。全省山区面积占94%。  亲如兄弟姐妹的51个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其中,15个少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