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乡的“两基”脚步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洱市,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
  普洱市根据多民族、边疆、山区的特点以及民族之间、地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自上世纪90年代全市规划实施“两基”工作,确定了特困地区先“普四”,后“普六”,再“普九”,扫盲工作与“普六”同时推进;坚持以乡(镇)为单位验收,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自1997年思茅区开始,至2009年澜沧县结束,普洱市历经13年完成了“两基”任务。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与青壮年文盲率的一长一消,一所所学校建起来了,校园更美、设施更全;一位位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提高了,教育管理更加完善科学,普洱教育铸造了辉煌。
  
  重中之重 重在落实
  
  多年来普洱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并真正做到了“三个优先”,即:教育经费优先保证、教育建设优先安排、教育困难优先解决,为推动实施“两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两基”工作,归纳起来是:施行“十个坚持”,突出“五个强化”,坚持“三个优先”,抓好“两个落实”。
  坚持“两基”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坚持“一把手”工程,领导挂帅;坚持实事求是,做好规划;坚持督导检查,夯实基础:市、县(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局都坚持深入基层,扎实推进工作,力求各项指标达到验收标准;坚持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建立双线“目标责任制”,1991年建立了市教育局对各县(区)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1995年建立了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的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建立层层抓教育、管教育,一级促一级的有效机制,真正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局面;坚持落实包保责任:控辍保学,实行党政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县(区)、乡(镇)、村三级领导干部和部门挂钩负责的实施“两基”工作责任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坚持多管齐下,推进扫盲;坚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均衡发展:先采用就近入学的办法实现“普四”、“普六”,后制定了《普洱市集中办学规划意见》,整合教育资源,使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到了更加平等的教育;坚持法律、法规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政府利用多种渠道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实施“两基”重要性的认识。
  在施行“十个坚持”的基础上,突出了“五个强化”。即: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学校安全,确保师生平安;强化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普洱市积极抓好各种项目工程的落实,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市2007~2009年共投入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资金42 403万元,实施校舍维修、改造23 569平方米,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78 754平方米,基本解决了学校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需求。
  抓好“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惠及百姓。普洱市制定了《普洱市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普洱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的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进一步规范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筹措教育经费“两条腿走路”
  
  农村教育点多面广,底子薄、欠账多,地方财力有限。为此,普洱市在“两条腿走路”思路的指引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一方面争取专款,引入金融信贷资金、民营资本和接受捐赠等,“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大幅增长,共投入校建项目资金10亿余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校舍总面积不断增加,达到296.026万平方米,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得到排除。另一方面,普洱市积极推进集资办学工作。1995年,共集资880.1万元;之后,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集资办学蔚然成风:各级领导带头捐资助学;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城市乡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经过几年的努力,集资办学已成为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墨江县提高学生人助金比例,建立人民教育基金,按县内职工年均收入0.5%征收;澜沧县从1995年起,设立民族教育发展基金,每年提供20万元专款;孟连县坚持机关人员的教育集资,每年不少于8万元;西盟县在全县开展“一帮一”活动,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款用于教育;景东县发动了全县干部职工一次性捐款用于县民族中学建设;思茅区每年增拨90万元用于“两基”攻坚;江城县从有限的财力中每年拨出30万元提高民办教师工资;镇沅县在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不少于30%。
  社会各界也积极集资办学。普洱市成立了教育基金会,筹集到资金506.3万元;建立了奖助优秀大学生的长效机制;开展世纪金源集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项目,帮助就读于思茅师专和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的300名学生完成学业,资助普洱市一中15名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景东县文井镇为扩大四中招生规模,投资10万元,者后、文井糖厂各投资2万元建盖学生宿舍;西盟县莫窝乡党委书记周荣清、乡长岩撒带领乡属干部为建盖学校砍伐木料;镇沅县勐大镇近几年乡级财力基本用于教育。乡、镇领导带头为教育捐资,把准备买车或盖办公楼的钱用于学校建设,干部群众纷纷以实际行动为学校排忧解难。
  
  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教师是推进“两基”工作的骨干力量,普洱市持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电大、本专科函授、教育学院、师大和师专“三沟通”、中师函授、教师进修学校学历培训和短期培训,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至2009年,全市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4.63%;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8.64%,小学教师合格率达98.33%。
  2009年,普洱市利用国内外教师培训资源,引进先进的培训模式和手段,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组织1 350人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1 000人参加携手助学培训项目,3 770人参加中英基础教育师资培训,600人参加云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师培训,利用滇沪合作的契机,上海212名支教教师为受援县培训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其中,宁洱县教师进修学校获“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称号,孟连县教师进修学校晋升为省一级教师进修学校。
  积极推动内部管理改革,建立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机制。从1989年开始,在中小学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经费包干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三制”改革,到2005年推行的校长公选制、教职工聘任制、绩效分配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洱市以落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核心,以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投资多元机制,全面启动校长公选、全员聘用、绩效分配等教育改革;确定了思茅区、景谷县、宁洱县、普洱市第一中学、普洱市幼儿园为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普洱市教育局始终坚持“抓住‘两基’不放松,突破瓶颈重质量,激活机制重实效,理顺关系求发展”的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推进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加强教研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多次参加省教科院组织的教研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为基层学校服务的质量;发挥特约教研员的指导作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上示范课和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培训等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全市初中语文教师古诗文课堂教学竞赛、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三生教育”教材培训等;结合实际,提出了初中新课改的具体要求。
  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高考报名人数8 966人,上线人数6 560人,比2008年提高5.4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共有8 862名考生参加高考,上线7 917人,上线率90.16%,比2009年提高17个百分点。
  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攻坚克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1997年思茅区实现了“普九”;1999年,景东、景谷县实现“普九”;2000年,镇沅县实现“普九”;2001年,江城县实现“普九”;2002年,墨江县实现“普九”;2004年,孟连县实现“普九”;2008年,西盟县实现“普九”;2009年,澜沧县实现“普九”。10个县(区)完成“普九”,青壮年文盲率为2.6%,全面完成“两基”目标。
  
  克难攻坚 扫除文盲
  
  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1984年2月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农村扫盲以青少年为重点,扫除12~25岁青少年文盲的意见,先后在澜沧、孟连、西盟3个县开展少数民族文字扫盲工作,经过努力,脱盲青少年能够阅读民族文字翻译的简易读物。1990年国际扫盲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的意见》,各县配备专职成教人员169人,教育部门抽调扫盲的专、兼职教师2 063人,同时动员学生、解放军、武警战士、妇联干部参加扫盲,形成了既有组织保障,又有工作措施的扫盲体系。乡村小学实行“一长管两校”、“一师教两班”的扫盲形式,建立承包扫盲岗位责任制。县、乡村的“普九”干部长年跋山涉水,深入村寨宣传“普九”,狠抓“普九”工作的落实,驻普洱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派出军警干部,深入村寨农户,参与“普九”工作。1991年,扫除文盲13 985人,农村12~40周岁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下降到24.4%,下降了4.77个百分点。
  1995年,市教育局在文盲众多的澜沧县开展暑假集中扫盲活动,扫盲经验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市教育局、澜沧勐朗镇、孟连景信乡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扫盲、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3个县和乡级成教专干被评为先进个人。当年全市15~45周岁的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7.7%。
  “九五”期间,普洱市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全日和早晚结合、学文化与学技术结合的“三结合”学习方式,实行集体、家庭、个人互教互学,闲时多学、忙时少学、大忙夜学、忙后复学的“三包、二互、四学”的办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扫盲工作,全市以年均不低于3.8万人的速度扫除青壮年文盲,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193 324人,青壮年妇女文盲率由1995年的18.2%下降到2000年的9.9%。2000年全市有107个乡(镇)成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继思茅、宁洱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后,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也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标准,通过了省、市的验收。
  无论是“普九”还是扫盲,澜沧县都是普洱市最后实现目标的县,克难攻坚在澜沧县得到了集中体现。
  澜沧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该县“两基”工作自1995年启动,到2007年,全县20个乡镇中已有15个乡镇通过了“普九”验收。2008年,澜沧县发起了动员全县人民的“普九”攻坚战。要求各级各部门,能出的钱要出,能拿的物要拿,能尽的力要尽,决不允许坐等和旁观。
  “普九”攻坚从“一把手”开始,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一包到底;各乡镇建立领导小组,随时分析“普九”工作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拉祜山乡,“普九”工作被纳入了村民自治管理,乡规民约里都有了强化村民、家长“普九”意识的内容;深化教育改革,全县农村中学在完成初中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回乡后能充分发挥作用。
  为保证攻坚战的顺利进行,澜沧县还采取了非常措施:政府每年拨款200~300万元支持“普九”攻坚;控辍保学“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包组,教师包人”,全面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学习。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除“两免一补”外,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学校则开展勤工俭学,多渠道筹资;对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完学率,各级领导不仅签订了责任书,还交纳一定的风险金。
  2009年,澜沧县顺利通过“普九”省级验收,全市顺利实现“两基”目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99.6%和99.9%;小学、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分别达98.9%和98.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分别达7.3平方米和6.8平方米。全市“两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基础教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大提高了全市的人口素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两基”工作中的零星记忆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增加学校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两基”的推进和巩固,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对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有积极作用。普洱市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想方设法开展勤工俭学,并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完善管理措施,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全市教育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0年,全市勤工俭学收入达185万元,生均达到5.18元,完小以上的学校都基本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勤工俭学开展面达65%;各县(区)均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到2009年,全市勤工俭学开展面达95.2%,总收入达1 373.6万元,生均收入达42元。
  1984年2月,按照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少数民族文字扫盲工作在澜沧、孟连、西盟3个县全面开展。澜沧从1980年较大规模地组织拉祜文、佤文扫盲工作,到1991年,已有9个民族文字青少年无文盲行政村,其中拉祜文青少年无文盲村7个,佤文青少年无文盲村2个;拉祜文脱盲青少年12 244人,佤文脱盲青少年3 350人。脱盲青少年基本能够掌握本民族文字的声韵母、拼读规律、声调用法,会用本民族文字写信,阅读民族文字翻译的简易读物。
  养成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课程,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此十分重视。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岔河小学,一个仅有6个教学班、135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96%)、9名教职工的村小,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狠抓养成教育,一年级学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进行养成教育,由教师亲手教授洗脸、洗脚、刷牙、洗澡和用手纸上厕所,排队吃饭、叠被子、洗刷用具等,让学生基本能管理自己,适应学校生活。在此基础上,再教学生们课堂常规,书本的摆放、上下课时师生间的礼貌用语等,经过一两周的传授和示范,学生文明风气逐渐养成,也使该校学生稳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从2007年3月和9月开始,在联珠镇一小先后开办了两个特少民族班:瑶族班和布朗族班,专门为这两个民族培养人才。瑶族班招生44人,布朗族班招生45人,专招会瑶语和布朗语的特岗教师2人。两个民族班均实行全免费上学。教育仍以学习日常生活的养成教育开始,一段时间后,收到了改变村寨落后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奇效,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和称赞。
  从“双语教师”到“双语干部”。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按照“宜并则并,需增则增,就近教学,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全县学校进行布点调整。2008年,由县财政拨款,招收18名汉语和民族语言都会的特岗教师,到民族聚居的村小或教学点任教,收到良好效果。
  勐朗镇的芒京小学交通不便,十分闭塞,全校41名学生,3个年级,覆盖周边4个拉祜族村寨。由于语言不通,过去派去的支教教师都因教学效果不理想,不愿留下,后来县上派去3名会拉祜语的教师。通过他们认真负责地工作,学校很快呈现出新的局面: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达到100%,并加深了学校和村寨的沟通。学校没有围墙,群众就自发打了篱笆;教师星期天回家,队上的干部会自发去守学校。教师也经常到生产队,用民族话为队上传达文件,宣传政策,群众很容易接受教师的建议。如村里交通不便,老师建议队里去修路,群众很快响应,把道路修得平平整整。
  “双语教师”的引进使澜沧县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他们将“双语”进行到底,开始对干部提出了“双语”要求。鉴于全县民族干部紧缺,在积极从外地引进大学毕业生到澜沧工作的同时,2008年,澜沧与云南民族大学签约,从2009年起用5年时间,每年从本县考生中选择30~50名进行民族语言面试,然后录取,毕业后回到澜沧择业,培养一批普通话和民族语“双语”兼通的民族干部。
  
  上下联动迎国检
  
  为切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普洱市成立了由市长李小平任组长、副市长杨亚林、童书玮任副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普洱市“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对照“两基”迎国检工作的主要内容、任务和要求,结合实际,普洱市市长李小平在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控辍保学不放松;教师队伍建设不动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不停步;教育经费投入不减少;教育质量不滑坡;学校安全管理意识不淡化;扫盲责任不松懈,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乐意接受的形式,积极做好扫盲及巩固提高工作。要以文盲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坚持把扫盲及巩固提高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相结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增强扫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普洱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已全面展开,印发《普洱市人民政府“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明确22个职能部门的职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市教育局多次组织检查组,对全市10县(区)“两基”进行督查,重点对澜沧验收工作中薄弱环节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新学年开始,镇沅县振太乡小学全体教职工为学校捐赠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故事书、科教书、学习工具书、中外名著等各类知识读物1 900余册,价值近万元。这是响应市教育局针对部分县(区)生均图书合格学校、教学仪器合格学校比例不达标等问题而发出的献爱心倡议。从上到下,每一位教师、教育工作者,都用实际行动支持全市两基工作。
  目前,各学校正积极完善实验教学痕迹管理资料及迎检配套设施,县教育局收集学校所缺仪器情况,指导学校从国家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列支教学装备费用,并统一采购,计划于2010年8月前完成设备采购,9月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全市投入教学仪器配备经费1 428万元,图书配备经费170万元,增加图书14万册。图书、教学仪器配备率大幅提高。
  实现“两基”目标后,普洱市建立了“两基”年检制度,市政府将年检结果纳入对当地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内容进行考核。政府和教育部门实现了上下联动,狠抓“两基”巩固提高。
  目前,各县(区)“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省、市政府的复查验收。乘“两基”迎国检东风,普洱教育事业必将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王世赋◇
其他文献
据新华社报道,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正式颁布实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发展,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
期刊
教育50年巨变    新中国成立前,丽江市宁蒗县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1951年创办第一所省立小学,1957年开办第一所初级中学,1972年开始兴办高中教育,其间又经历了“十年内乱”的冲击,致使本来就起步晚、起步低的民族教育事业陷入办学条件差、教师综合素质低、教学质量差的困境。  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全县2007年末总人口24.8万人。宁蒗的县情特点可以概括为“山、少、偏
期刊
位于泸沽湖南端的宁蒗县,属国家级特困县。这里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长期滞后。直到1957年,宁蒗县才创建起了第一所初级中学——宁蒗中学,1972年,宁蒗中学更名为宁蒗县第一中学,并首次招收高中班,宁蒗高中教育由此起步。  尽管宁蒗的教育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但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宁蒗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形势喜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蒗县委、县政府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出发,
期刊
扩大优质资源 促进均衡发展  本刊讯(记者李配亮)7月20日下午,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座谈会在省教育厅召开,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省教育厅副厅长和福生、邹平、王建颖与省发改委收费处、昆明市教育局、盘龙区教育局等单位和在昆各有关高校、中小学负责人就如何扩大云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进行了座谈。  “我认为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要有指导性意见”。“我认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是短期内就能
期刊
他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了小凉山民族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在宁蒗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做过拓荒者,住过临时搭建的窝棚,当过校长和教育局副局长,一路艰辛和坎坷,而今身为教育局局长的他正在为小凉山教育的美好明天绘制蓝图。  他就是丽江市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杨锋元。    他用忠心、诚心、爱心构筑人生第一座里程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杨锋元从事教育的座右铭。 
期刊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全省所有县的“两基”工作经过验收后,国家教育督导团要对县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国家依法对县级行政区域内“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省政府已确定今年为云南省“两基”迎接国检年,并于4月7日召开了全省的动员会议,秦光荣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天,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省“两基”迎国检动员会议精神,进一步查找差距,明确职责,强化措施,
期刊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滇东南门户,居住着11种民族共3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6.7%,全州山区、半山区占97%,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至今全州8个县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 631所,在校大中小学生660 152人,在编教职工4万多人。全州财政年收入仅17.3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2 379元,居全省人均纯收入的末位。  以这样的条件办教育,这样
期刊
7月20日上午,云南省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召开。在昆明主会场,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全省教育系统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卫星主持会议,并就全省如何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作了部署和动员。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在昆高等院校主要领导,昆明市教育局及所辖四城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在
期刊
本刊讯(记者 矣 勇)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7月19日上午,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率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领导杜玉银、和福生、陶晴、邹平、杨共和、王建颖等来到省招生考试院,检查招生录取工作,并亲切看望工作人员。  罗崇敏首先对招生录取工作的稳步推进表示祝贺,并对辛勤奋战在招生录取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说,省招生考试院严格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
期刊
临沧市的凤庆县可算得上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师生近7万人,占总人口45万的15.56%。凤庆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贫困县办大教育,确实不易。但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00年,凤庆基本与全国同步,实现了普及初等教育向“两基”的飞跃,使人口大县向教育大县转变。从2000年至2010年,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凤庆教育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2005年实施了教育综合改革;2007年普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