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清一检测与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新一轮课改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更需要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统揽全局。不然,课堂教学将会由“注入式”转向“放羊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近年来,我校认真研究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操作程序是“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蕴含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灵活运用可使课堂教学活而不散、活而有神,效果显著。
  指导学生自学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自学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展,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及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自学效果。我校英语组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及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提出了“两清一检测”的教学活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一活动的开展,基本上扫清了学生课堂学习的障碍,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英语教学成绩。“两清一检测”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先行官”。
  “两清”既“日日清,周周清”。把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比作雪球,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终有一天因为推不动“雪球”而放弃。
  1、“日日清”就是让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当天所学的单词、词汇、重点句型,当天掌握。我们英语组统一要求:课堂上,都要让学生明确当日所学的重点单词、词汇、句型,并在课本上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比如说:在重点单词下画“—”,在重点词汇上画“□”,在重点句型下面画“~”,并在前面标注特殊符号。这样,既便于学生把握重难点,又有利于复习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做笔记和阅读习惯——圈圈、点点、画画。那么,怎样检查呢?每班按50人计算,每位老师带两个班就是100名学生,靠老师根本不实际、不科学,更无多大效果。经过实践,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按1:2:1分成三类——A类(后进生)、B类(中等生)、C类(学优生),并按1个学优生、2个中等生、1个后进生的比例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其中C类同学是小组长,负责本组“两清一检测”活动的记录工作,并对本组成员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辅导。每组成员由小组长负责,口头或笔头检查当天的学习情况,一次清不了的,要进行第二、第三次,还过不了关的,老师帮助并辅导。学优生“日日清”情况由老师检查。各小组之间展开比赛,互相帮助,互相督查,既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使他们爱学、乐学。长久坚持下来,同学们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扫清了障碍。
  2、“周周清”即每周由老师和部分学优生对本周所学的重要单词、词汇、句型,利用课余时间,以口头或笔头的形式逐个进行检查,适时地温故知新,巩固提高。我们的做法是:分组方法与“日日清”分组方法相同,每小组的学优生检查该组两个中等生的完成情况。并在全班设学优生组长一名(科代表担任),负责检查学优生完成情况。后进生由老师检查。一次过不了关的,同“日日清”一样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
  通过“两清”,师生都感觉到了责任与压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越来越强,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3、“一检测”即每两周每个年级组统一命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和改正,并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学生的分类及分组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每月调整一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两清一检测”活动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活动的全过程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效果强调一个“实”字,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储备了一定的词汇,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上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地得到了有力保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两清一检测”,说起来并不深奥,但实际操作起来实在很难,贵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在研究、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适时改进、充分完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有效地推动新课改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721309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硖石一中)
其他文献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更应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努力完成思想品德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提高素质的平台。  当然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是天生的,要靠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教师要把德育摆在素
期刊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间有什么定量关系?    答:一个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一般来说其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物的浓度来决定,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但固体、纯液体浓度视为定值,不因其量的增减而影响反应速率,但固体因表面积(接触面)的变化而改变反应速率。    二、什么是正反应速率?什么是逆反应速率?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对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正反应速率可以看做是单位时间内
期刊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对发展科学技术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遇到过一些困难,但也有一些体会,现谈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看起来很用功,也能记住不少东西,但成绩不佳。这究竟是为什么?经调查了解到,其主要问题是他们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
期刊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创新意识,很多都是进行化学实验时培养出来的。我们要把握实验改进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一、化学实验设计是实现创新的基本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设计较新颖的实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对策,设计出革新的方案,使学生个人主观认识和观念发生新的变化。  1、依据实验原理,让学生发明、设计革新的实验  例如:从启普发生器和带长颈漏斗的制取简易装置
期刊
【摘要】“小群体”是指能很好地为一个共同目的而不断地互助合作或相互往来的小型群众组合。本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中的“小群体”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群体 成功教育 快乐教育 素质教育 终生体育    “小群体”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结合成若干个小群体,充分发挥小群体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学习。它试图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
期刊
学习戏剧文学,首先要懂戏。什么是“戏”?“戏”就是剧作中剧情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列冲突——也就是剧中人物的矛盾斗争。可以这样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就是戏剧的灵魂。所以,凡高明的剧作家,无不在自己的剧作中精心设计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借以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题。这里,我们试看《雷雨》(节选)第一场(见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  这一场戏,主要是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在客厅
期刊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存在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要科学手段。长期以来,由于数学学习方法的缺失,致使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惑,上课听不懂、课后做不会、检测不得分,造成学生严重的偏科现象,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数学学习是中学生增长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必然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学习之中,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
期刊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老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改进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安排“读、思、议、说”这四个环节,
期刊
2009级全体同学:  你们好!  祝贺你们在这孕育希望和理想的季节,在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荷月,圆满地修完了初中学业!  在学校的眼里,学生是最棒的!三年来,你们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理想,用辛勤的汗水和顽强的毅力,书写着自己辉煌的成长历史。你们的英姿,已成为云锦初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定格在学校发展的史册上;你们的名字,将成为一种进取精神的代名词闪烁在学校发展的丰碑上。  同学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3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初,我们接触到了新课程,从而揭开了新课程神秘的面纱。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在教学中深刻地感受到:要实施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