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针对近几年来应试教育所出现的一系列弊端,如优秀学生的心理脆弱,差生的极度厌学,以及高分低能等一系列问题,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成才,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赏识教育的思想已被广大的教育者所接受,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的差异,教育对象的不同,往往导致实践中的失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赏识教育,我觉得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
我们要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以及思维方法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的性格、智力、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失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从失败中崛起。随着孩子的成长,时代的激烈竞争,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把所有的期望值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越来越不接受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之间的差异。而否认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我们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的苛刻,伴随着哀愁、抱怨、贬低,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孩子,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差异越来越大,因为教育被扭曲了。
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立足学生是主体,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教师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升华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感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的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
2、赏识教育是一种信任。
信任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心理即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想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就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给予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使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自卑,使他们体会到老师会真诚的去帮助他们,并通过讲数学趣味故事、数学的重要应用,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渴望,愿意去学它。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思想通了,对数学以及老师的敌对情绪就少了,所以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理解与信任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3、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
尊重是赏识教育的核心。如果仅仅做到信任学生,而不尊重学生,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也是苍白无力的。尊重学生就是要以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来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高压灌输,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有什么要求,什么地方没听懂,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在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请教”,让学生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他自己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互助作用,这是启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方法。
教育应当回归,回到学习的原始自然状态。中国有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地设问,通过问题来让学生开动脑筋,并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作用是控制课堂气氛,把握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做。例如在讲导数的概念这一节时,先从实际问题出发,学生都会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但遗憾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不存在,如果要测一辆汽车的速度只能用平均速度v=△s/△t但平均速度不能精确刻划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比如汽车在过桥或经过某一危险地段时,常有一个牌子指明限速,这个速度必须是过桥时的瞬时速度,至于你十分钟前或十分钟后走了多远是不管的。那么如何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呢?问题提出来了,就要引导,先是引导学生观察时间间隔△t很小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很接近,然后再以极限理论△t→0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瞬时速度,这个瞬时速度给他一个新名词就是导数。原来非常神秘的微积分问题就此揭开了面纱,学生不再感觉神秘,进而展开讨论推广到一般函数,引导学生得到导数的定义。
4、赏识教育是一种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期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国际里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之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在双耳失聪的女儿刚学会做应用题,十道题仅做对一道题时,却对着这道题惊呼:“太了不起了,这么难做的题竟然会做,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连碰都不敢碰呢!”。
5、赏识教育是一种宽容。
赏识教育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教师以极大的爱心宽容了学生的某些缺点与不足,但宽容不等于放任。宽容意味着先接纳后升华,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一方面,我们赏识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讲原则,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对于上课睡觉,不遵守纪律的现象,不仅需要提醒,而且可以直接批评,但不是居高临下训斥式的批评,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批评时尽量不伤其自尊心,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批评的方法。
总之,要是赏识教育得到落实,还要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才能使赏识教育得到认可。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先有一桶水。”这是因为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其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治学态度等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改革数学教学体系及内容是实施好的教育方法的根本途径,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在选取内容时要有超前意识,还要考虑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快速变化与课程建设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性特点,把重要的基本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为学生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赏识教育是一种承认。
我们要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以及思维方法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的性格、智力、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失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从失败中崛起。随着孩子的成长,时代的激烈竞争,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把所有的期望值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越来越不接受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之间的差异。而否认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我们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的苛刻,伴随着哀愁、抱怨、贬低,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孩子,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差异越来越大,因为教育被扭曲了。
面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的提高,立足学生是主体,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教师及时利用课堂这主阵地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酷爱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了,他们会自觉的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升华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感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一旦学生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就可欣慰地说我们的培养的目标达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就是这个道理。
2、赏识教育是一种信任。
信任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心理即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想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就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给予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信任的语言和信任的力量,使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自卑,使他们体会到老师会真诚的去帮助他们,并通过讲数学趣味故事、数学的重要应用,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渴望,愿意去学它。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思想通了,对数学以及老师的敌对情绪就少了,所以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理解与信任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3、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
尊重是赏识教育的核心。如果仅仅做到信任学生,而不尊重学生,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也是苍白无力的。尊重学生就是要以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来教学,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高压灌输,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有什么要求,什么地方没听懂,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在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请教”,让学生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他自己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互助作用,这是启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方法。
教育应当回归,回到学习的原始自然状态。中国有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地设问,通过问题来让学生开动脑筋,并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作用是控制课堂气氛,把握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做。例如在讲导数的概念这一节时,先从实际问题出发,学生都会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但遗憾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状态,在现实中不存在,如果要测一辆汽车的速度只能用平均速度v=△s/△t但平均速度不能精确刻划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比如汽车在过桥或经过某一危险地段时,常有一个牌子指明限速,这个速度必须是过桥时的瞬时速度,至于你十分钟前或十分钟后走了多远是不管的。那么如何才能测出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呢?问题提出来了,就要引导,先是引导学生观察时间间隔△t很小时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很接近,然后再以极限理论△t→0时的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瞬时速度,这个瞬时速度给他一个新名词就是导数。原来非常神秘的微积分问题就此揭开了面纱,学生不再感觉神秘,进而展开讨论推广到一般函数,引导学生得到导数的定义。
4、赏识教育是一种鼓励。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期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国际里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之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在双耳失聪的女儿刚学会做应用题,十道题仅做对一道题时,却对着这道题惊呼:“太了不起了,这么难做的题竟然会做,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啊连碰都不敢碰呢!”。
5、赏识教育是一种宽容。
赏识教育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教师以极大的爱心宽容了学生的某些缺点与不足,但宽容不等于放任。宽容意味着先接纳后升华,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成为发自内心的需要。一方面,我们赏识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讲原则,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对于上课睡觉,不遵守纪律的现象,不仅需要提醒,而且可以直接批评,但不是居高临下训斥式的批评,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批评时尽量不伤其自尊心,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批评的方法。
总之,要是赏识教育得到落实,还要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才能使赏识教育得到认可。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先有一桶水。”这是因为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其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治学态度等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改革数学教学体系及内容是实施好的教育方法的根本途径,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在选取内容时要有超前意识,还要考虑科学技术和数学的快速变化与课程建设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性特点,把重要的基本的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为学生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