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口服加电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应用中药口服及电针辨证施治,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药口服加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关键词偏头痛中药口服电针辨证施治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临床十分常见,目前西医治疗不理想。笔者应用自拟舒头方加电针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偏头痛患者40例,男9例,女31例,年龄19~55岁,病程3~1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神经病学》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排除外感性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高血压、眼源性、耳源性头痛。
  治疗方法:应用舒头方,方药组成:天麻15g,制首乌10g,防风10g,当归15g,茯苓15g,丹參15g,元胡10g,川芎10g,白芷10g,羌活5g。每日1剂,水煎服,4周1个疗程。头痛甚者加全蝎、地龙。气血虚加黄芪,气滞血瘀加桃仁、红花、赤芍。痰湿加胆南星、陈皮。肝肾阴虚加生地、女贞子。肝阳偏亢加龙胆草、栀子,去羌活。针刺穴位,主穴取上星,大椎,率谷。前头痛加印堂,偏头痛加太阳,后头痛加风池,头顶痛加百会。所选穴位经常规皮肤消毒后,用30号豪针针刺,局部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连接沪-6805型治疗仪,频率200Hz,病变侧穴位接正极,负极依具体情况选穴位,留针10~30分,以患者耐受为度,日1次,5天1个疗程,休息2天,共4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疗效标准进行评定。①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②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2/3以上随访1年病情稳定;③有效:头痛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短,减少1/3以上,随访半年病情稳定;④无效:头痛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结果
  40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讨论
  偏头痛的原因西医学尚未完全明确,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目前无理想治疗方法。中医认为风、火、痰、湿,瘀致经络受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所谓“不通则通”。自拟舒头方中天麻熄风止痉,活血通络;茯苓祛湿除痰;制首乌补益精血;当归,丹参补血活血;防风,羌活发散解表,胜湿通络;元胡,白芷通络止痛;川芎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瘀。针灸学认为电针可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督脉为诸阳之会,别络散于头部,针刺大椎、上星、率谷等穴位调节头部经络气血,平衡阴阳。与中药汤剂口服合用,集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调理阴阳气血于一体,取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且价格低廉,疗效可靠,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胃气上逆是本病的病机关键,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机体体质因素等有关。治疗原则应予疏肝和胃降逆为主。方药由柴胡、白芍、枳实、半夏、木香、乌贼骨、旋覆花、代赭石等组成,方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养血柔肝为君药;半夏、木香、枳实、旋覆花、代赭石行气燥湿,消积下气,平肝潜阳,和胃降逆,止痛止呕为臣药;乌贼骨中和胃酸,制酸止痛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之功。随证加减如肝胃郁热者加入生大黄、黄连、黄芩、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泻热通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枳实、木香、大黄、代赭石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促使胃的排空;乌贼骨能中和胃酸,半夏具有镇吐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典西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的整体治疗理念,配合服用疏肝降逆,清利湿热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可以增强消除患者胸痛、烧心等症状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黏膜炎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其机制可能与从整体调理患者胃肠功能,加强中和胃酸,促进胃肠排空等有关,但是否能使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得到提高,有待更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胃肠病学,2008,5(4):251.
  2廖志新,李昌平.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治疗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7(1):43-44.
  3赵荣莱.临床中药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的特殊临床病理特点和发生心律失常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47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心动过速发生率87.2%(41/47),心率>170次/分12.8%(6/47)。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律失常如需药物干预宜选用钙通道阻滞剂,不宜选用强心苷类药和β受体阻断剂。  关键词急性高原肺水肿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探讨  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與治疗。方法:对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围生因素44例,感染因素31例,母乳性黄疸24例,新生儿溶血病17例,多因素混合9例,不明原因3例。治愈112例,好转13例,转诊3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及早的治疗干预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的预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325,P<0.0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连续缝合切口及术中合理腹腔引流等。方法:预防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结果:收治急性阑尾炎伴继发性腹膜炎患者436例,其中术后切口感染12例,较前比较切口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治疗急性阑尾炎导致腹膜炎病例,首先要严格无菌操作,降低对周围组织的创伤,减少失血,止血彻底,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恰当正确引流,阑尾麦氏切口采用连续全层缝合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明显减少术后切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40mg/次静脉推注,2次/日;试验组85例,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首次80mg/次静脉推注,之后8mg/小时静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止血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止血总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鲜姜汁在风寒湿痹涂擦治疗中祛寒散湿通中的作用。方法:收治风寒湿痹患者168例,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实验组(鲜姜汁)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组84例,观察鲜姜汁涂擦治疗后局部整体疗效。结果鲜姜汁涂擦治疗风寒湿痹后,疗效明显69例,好转12例,控制率96.42%,二者之间的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鲜姜汁涂擦治疗风寒湿痹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好,无任何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太极拳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收治脑梗死患者69例,对康复训练进行评估,观察比较:太极拳运动疗法及对照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患者神经心理康复的影响。结果:兩组抑郁评分值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太极拳运动疗法对卒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片和维生素B1。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针刀结合头痛宁胶囊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刀头痛宁胶囊颈源性头痛总有效率  颈源性头痛以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分析4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确诊手段、治疗与预后。结果:47例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5例(95.7%),血压控制均未达标;大部分患者首发症状为突发性撕裂样剧烈疼痛;少部分表现为晕厥、腹部搏动性包块;MRI、增强CT的诊断符合率高(100%)。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控制血压并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方法:将120例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热毒宁组)40例,B组(干扰素组)40例,C组(联合组)40例。三组均予常规治疗,A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B组加用干扰素保留灌肠,C组同时予干扰素灌肠及热毒宁静滴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80.0%,B组82.5%,C组97.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