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校长的办学思想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毗邻滇池,总面积18.06平方千米。1992年以来,度假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07年旅游服务业总收入20.43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8亿元,财政总收入13125.7万元;接待游客473.3万人次,约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的21%。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今天的度假区拥有3000米长的绝美景观大堤,拥有最好的投资和居住环境,形成了以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体验空间,以滇池高尔夫、红塔体育训练中心为“龙头”,以8个疗养院为代表的康体运动休闲空间,成为昆明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
  2007年我们投资建设了度假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我们给这个学校的定位是“整合资源优势,创建五星级学校,升华教育品质、服务度假区居民”。学校配备有最好的硬件,最好的环境,学校老师享受昆明同类学校最好的待遇。我们也对学校提出了一条要求,那就是学校不许想着赚钱,老师不许想着赚钱,必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度假区实验学校是昆明市第一所公办的小班制学校,每个班的学生严格控制在30人以内。在小班制教学下,我们要求学校做到学生的座位不固定,班长不固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彰显自己的个性,成为最好的自己。
  “小班制模式、生态化校园、双语式教学、高品质服务、学习型团队”是度假区实验学校提出的办学思想。可以说,一个学校要想成为品牌、成为名校,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有一位好校长。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素质、水平、能力高低,特别是校长专业精神、精神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甚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兴衰。1943年,陶行知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认为,一个好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志存高远、富有创新精神的校长。校长要有志向和抱负,要努力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办成当地最好的学校,办成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学校。一个校长应该具有“大气”、“大雅”、“大智”、“大德”。面对现代教育办学中既要高质量,又要轻负担;既要培养精英,又要面向大众,要认真地、理性地思考,脚踏实地带领全体师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有利用资源优势、实施开放办学的意识,使学校的发展建立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管理的平台基础之上。
  其次,我们的校长还应该具有“博爱”精神。校长要从心底真心爱每一个来到学校的学生,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办学。现代教育管理,要求校长成为一个学者,成为一个服务者。校长不仅仅要管理学校,还要在人文关怀下给学校注入发展的活力,要整合资源,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带领学校服务学生、回报社会。
  作为现代学校的校长,一定要把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变为教育的机会和手段,让自己和教师的一言一行,让学校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角一景都体现出教育理念。作为校长,对事情的选择和判断一定要从学生出发,思考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教师的评价一定要看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而不以分数给学生排队,也不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校长要有两个境界:一是带出一所好学校,实践“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二是构建好的学校文化和制度,做到“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
  这种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校长职业化成长的要求,是校长专业化程度的标尺,也是校长能否成为好校长的关键。校长的教育观、学校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质量观,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因此,校长一定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一定要有创意,带领师生从事教与学。
  ◇责任编辑 矣 勇◇
其他文献
“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是云南省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推进“三生教育”工作中,红河州教育局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州城乡综合改革为背景,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认真把握“三生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并使之与红河州教育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三生教育”工作正向纵深积极推进,呈现出全面性、特色性的良好局面。现就具体认识与初步实践汇报如下:   
期刊
(2008年12月22日)    同志们:  2008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难事急事,成功举办喜事大事,战胜年初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大灾难,实现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和航天人出舱行走这一航天史上历史性突破,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党和国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期刊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常福,28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将一颗赤诚之心献给了故乡的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    苦心育花苗 花朵遍地开    1961年10月,张常福出生在红河州绿春县大黑山乡一个贫困的哈尼族家庭,从小饱受贫困的他暗暗立志发奋读书,长大后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改变故乡面貌。1980年,年仅19岁的张常福被分配到绿春县大黑
期刊
2009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促进教育
期刊
一、生命第一,教育是人的第二生命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被埋于废墟下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使每一个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都经历了一次思想与心灵的震撼。还有那些突如其来的洪灾、火灾,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残行为,都无不让人们感到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命之重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么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视
期刊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大力倡导的“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三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一、“三生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家庭是孩子生命的起源,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家长(含监护
期刊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从校长的身上,可以看出一所学校办学格局的层面、办学品质的层次、校风建设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和不断变革的一面旗帜,一所学校的管理效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个人魅力、思维水平和处世方式能否引领学校走向内涵发展之路,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是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们从事的是基础教育领域底层的工作,对上要为
期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语道破和诠释了加强学习和塑造师德的辩证关系。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教育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教育兴则国运旺,教育废则国运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教师这个职业与国运兴衰息息相关。教师地位的重要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提高教师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刻苦读书,广纳信息,自觉钻研业务,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其次,教师必须
期刊
多年来,我既不写诗,更不读诗。究其原因,是因为当下诗人太多,诗圈太多、伪诗太多的缘故。读刘水云的诗,是因为其间读了其人。他的敬业精神,他的儒雅、随和以及从容和低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得他出版的《版权保护纵横谈》一书,曾受到业内专家及读者的好评,那是一本可以称得上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学术著作。尔后,他又将多年来公开发表在众多报刊上的诗歌作品精心挑选,结集出版,取名为《散淡在都市的边
期刊
我们班主任都深有体会:要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风学风的建设至关重要。所谓班风学风,就是让一个班级的学生形成一种一致的班级认同感,一种共同的精神倾向。  那么,我们如何来创建这种班级精神,并让它植根于学生心中,对他们造成有益的影响,并以此培养塑造他们?  拼搏精神是第一位的。要成就一番事业,拼搏精神必不可少。雨果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峻峰的人。”拼搏的可贵就在于为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