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教育的阳光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的一个笑话,编的很有意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国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国之外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没有见过粮食。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匮乏这种事。中国孩子问什么呢?他问:什么是问题?这是讽刺中国孩子不会提问题,没有好奇心。
  是谁偷走了孩子们的问题?是什么抹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人们追问这些问题时,似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了教育。教育,本是启人心智的一项活动,现在却饱受诟病。教育怎么了?
  思始于疑,人们在追问、思考,身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追问、思考。一个敢于深层追问的教育者是一个对教育有更高追求的人,他绝不会满足于以教书为工作糊口,满足于备、讲、辅、批、考、评、补的辛劳,满足于学生考试成绩的优秀。他必将向更高处追寻,向更深处探究。他的眼光必不会囿于当下教育对象的考试成绩,他的理想绝不会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自我满足。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民族的长足进步倾力。他必将去质疑,去思考,去实践。
  “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教育该怎样培养人?”这是思者的追问。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浅薄的。”这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的封面上一段耐人寻味而蕴涵哲理的话。教育犹如一艘承载信念与希望的巨轮,航行在茫茫大海上,这艘巨轮所承担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如果没有责任与使命,扬帆将要何处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丰富、高贵的灵魂,活泼、智慧的头脑,培养出更多具有想象力、创新能力的人才。如果这样,教育就真正成功了。同时,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
  目前高中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学模式纷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无疑是高瞻远瞩的,它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型人才为目标。“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胸襟。
  “疑探中呼吸自由空气,合作中培养世界公民。经过三疑三探模式训练和培养起来的学生,必定能够对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北师大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坚教授这样评价。
  “没有问题是教育最大的问题。”“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这是智者的思考。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知识方面的教育。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目标是实现头脑的价值,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在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人类所有智力活动的形式,比如,哲学、科学,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生长的一定阶段都会显现出来。在教育中,兴趣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育第一要保护和鼓励的东西。学习有没有成效,关键是有没有兴趣。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精神处在一个非常快乐的状态,他在享受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一个善于享受这种快乐的人,他的心智始终处于活泼状态,这样的人是最容易出成就的。而纯粹出于兴趣从事精神事业的人越多,那个民族就会成为肥沃的土壤,最容易出大师。
  所以,教育要做的就是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尽最大可能保护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及学习兴趣,三疑三探课堂模式是基于对以上理念的充分认识创设的。以疑导学,有别于传统课堂上老师的满堂问,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以往的课堂上,老师就像狄仁杰,动不动就问“元芳,你怎么看”。而三疑三探的课堂,是学生自己设疑,自己学习,自己展示,自己评价,自己总结,自己编题,真正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入手,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使学生真切感悟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国际教育建模专家查有梁教授所说:“西峡的‘三疑三探’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模式,‘质疑——探究’模式是对‘精讲——练习’的发展与超越,比较接近理想的教学过程,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很好的载体。启发、质疑、探究、精讲、练习、讨论、展示、总结,这8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创造优质教学的奇迹。”
  行文至此,又想起一个故事:两千多年前,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第欧根尼回答:“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许,孩子们最想对今天的教育说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而“三疑三探”课堂模式,正在努力把阳光还给学生。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开好了头,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所以说:“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议论文的写作怎样开好头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议论文写作的开头技巧。  一、开宗名义  这种开宗明义的开头方法,就是在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因此又叫开门见山。《无意插柳柳成荫》,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开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
期刊
作文教学素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每次作文,不少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没有材料的积累,学生常常会陷入“江郎才尽”的尴尬。怎样积累?课外阅读,没有时间;生活,无心留意;那为什么不让文本为我所用呢?语文课本是许多专家投注极大努力、苦心孤诣了几年的成果,文本内容又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它涉及到社会、生活、人文、科学、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是写作的最好源头,如果丢弃它,为之可惜。在任教的两个班
期刊
记得林清玄在散文《生命的化妆》中这样写道:“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爱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是啊,无论你的容颜化得多么美丽,可总有老去的那一天,而永不褪变的化妆便是精神的化妆、生命的化妆。而书籍是人类精神最无价的化妆品,读书便是给生命最好的化妆。“百花没有读书香,”有好书陪伴的人生是美丽的。  教育是诗一样的
期刊
高三语文备考复习,往往教师比学生紧张,为此许多教师“跑”到了学生前面,课堂上滔滔不绝,讲个没完没了,生怕学生哪里不懂,对学生总是不放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许多教师只有逼着学生做这做那。而对学生来说,课后作业满天飞,大考小考接连不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迫于无奈,疲于应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少。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实践证明,在高考备
期刊
教学改革是给死水般的课堂注入活力,让教学事半功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期望有好的模式将语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实践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语文学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大量阅读。可学生习惯了“赶牛”式学习,不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给语文教学带来许多的无奈。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感到:传统的作文教学片面地强调主题先行,过分刻板地要求突出中心思想,人为地设置许多框框和禁区,其危害是造成学生思想僵化,扼杀学生的个性,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激起了学生的反感,纷纷要求改革。那么,如何从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解放出来,进行改革呢?两年前从《羊城晚报》刊登的“生活素描”得到启迪,尝试以指导学生写生活素描作为作文教改的突破口。  素描,本义是单纯用线条描写、不加色彩的
期刊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参加比赛的“重要时刻”,在语文教学上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同仁建议写一点上好优质课的“经验”和“技巧”的东西,盛情难却,就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此共勉吧!  首先,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课前或赛前不能因为过度紧张而影响备课和休息。不能把结果看得太重,想的太多。真正上课时应轻装上阵,又不能过于随意,应保持一种适度的兴奋,找到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期刊
黄遵宪先生曾经说过“我手写我口”,在他看来高中语文作文应是“缘情”“言志”之物,而不是“无病呻吟”地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因此,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固然少不了老师必要的指导与训练,但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作文变为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内在需要。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停留在“
期刊
说起新课改精神是什么,可能很多教师都会如数家珍,毕竟几乎每个教师都有过外出培训的机会,而每次培训,专家都要把“新课改”挂在嘴边。但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看出,新课改精神在实际的教学中走入了两个极端:一是一些老教师拿着自己几十年不变的教案“我行我素”,从心理上抵触“新课改”,不愿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二是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新教师言必提新课改,一味地想着如何翻出新意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文本。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