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早已对微课进行了研究,教师们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翻转课堂得到了兴起,学生通过电子设备反复观看视频,从而掌握部分知识,进而完成部分学习任务和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做的作业得到反馈,课堂则成为解决问题的主阵地。
国内研究认为微课对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作用比较明显,较多的文献研究了微课的特点、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思路,文献也涉及了微课应用的部分研究,归纳了微课可以应用于翻转课堂、差异化教学和课后辅导等三种应用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泰州地区首推“泰微课”。“泰微课”:以教学视频和音频为主要载体,在三到五分钟内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习的教学资源。“泰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要求。“泰微课”学习是基于新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的,它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泰微课”资源,学生可以在家自主学习。如果学有困惑,可以暂停、倒退、重放,方便个性化地达成学习目标。
将“泰微课”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是普及“泰微课”的关键。泰州市各科老师积极探索实践,将“泰微课”尝试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很多相关的论文。自2019年9月以来,为了研究本课题,我们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一百多篇论文,重点研究了四十多篇论文,发现“泰微课”的使用存在诸多差异性。
一是科目的差异性。比如语文课,以“泰微课”的形式,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通过辨别语音来理解语义, 通过节奏韵律来理解其中情感, 让他们学会用听去辨别和感受世界, 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英语课也可以利用“泰微课”播放发音演示,方便学生模仿和跟读。在物理化学课上,“泰微课”能帮助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将较难完成、现象不易观察的实验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验过程,充分感受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在政治历史教学中采用“泰微课”的形式,能有效地将与学生实际生活等相贴近的案例和教材的内容相结合,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微课凭借其创新性,更好地对学生产生信力,且这种与学生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好的实现注意力的集中,进而以兴趣为导向,实现教育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课型的差异性。同一门功课,不同类型的课,使用“泰微课”也有差异。比如,在数学新授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利用“泰微课”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数学复习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引导学生总结,也可以利用“泰微课”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比如在英语进行词汇讲解时,可以利用“泰微课”分享更多与词汇有关的素材;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泰微课”分享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来帮助理解,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可以通过“泰微课”播放英文歌、电影等,提高学生口语练习效果。在化学探究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先展示生活中常见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创设情境,再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书本和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再播放微课视频与自己的探究結果作对比,最后总结出“三步探究法”一般探究方法。在化学课中应用知识讲解的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视角看待化学,帮助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处理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营造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三是学生的差异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学生的认知并不是全部来源于课本,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接触的人和事物以及生活的经历都会造成他们的差异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在第一次接受正确知识时,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就必然不同。作为老师,要允许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要帮助学生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同时,根据个体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级别,A级是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级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上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级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在此基础上,依据好、中、差搭配的原则分组编排,选定一名小组长,给每个学优生辅导中下生的学习,让学困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信心,学优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示,中等生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互助互学共同进取,充分利用“泰微课”帮助学生突破个体之间的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助推个体均衡发展。
四是年级的差异性。教育界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跟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不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初一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初二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初三阶段以“综合思维”为主,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因此,在运用“泰微课”教学时,我们既要考虑小朋友思维方式的不同来适应他们,同时,又要积极引导他们由“浅层次思维”向“深层次思维”过度。
五是时间的差异性。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泰微课”都有用武之地。在课前, 教师找出最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泰微课”教学视频, 将其二维码插入校本化作业, 让学生利用“泰微课”完成翻转课堂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在课中“泰微课”平台为学生的“先学”、教师的“后教”, 提供了海量的优质资源。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教师变单维度教为多维度教。在课后,组织延时放学的学生可以在校集中学习使用“泰微课”,在偏远乡村的农家娃也可以回家自己使用“泰微课”,确保和城里孩子一样, 享受本地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在物理教学中,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泰微课”实验视频,能帮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整体认识,可以为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作准备;在课上,“泰微课”能帮助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将较难完成、现象不易观察的实验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验过程,充分感受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在课后“泰微课”能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在课前预习时,纸质的预习材料需要大量的阅读时间,而使用“泰微课”将课文内容以音像的形式展现,学习过程会更加轻松,在更短的时间内记忆更加牢固;在课上,可以用高质量、妙趣横生、贴近学生的“泰微课”吸引注意力,可以利用“泰微课”增添一些历史小故事、传说等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完成普通历史课程中无法做到的拓展;在课后,可以通过推送“泰微课”来促进学生的及时温习,从而来解决知识的断层问题。
综上,要想让“泰微课”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泰微课”已成为拓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而又准确地认识诸多差异性,开展利用差异性“泰微课”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积极探索基于“泰微课”的差异化教学方式,为初中学科差异化教学提供借鉴,促进教师正确运用泰州市的网上“泰微课”学习资源库和自主制作的差异化“泰微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差异化教学,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奚爱国.卓越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泰州方案”[J].人民教育,2019(22):42-44.
[2]刘金玉.“泰微课+洋思教学模式”: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江苏教育研究,2016(13):11-15.
[3]王慧,高兴邦.巧用“微课”,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以“泰微课”建设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4(12):7-8+71.
国内研究认为微课对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作用比较明显,较多的文献研究了微课的特点、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思路,文献也涉及了微课应用的部分研究,归纳了微课可以应用于翻转课堂、差异化教学和课后辅导等三种应用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泰州地区首推“泰微课”。“泰微课”:以教学视频和音频为主要载体,在三到五分钟内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习的教学资源。“泰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要求。“泰微课”学习是基于新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的,它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泰微课”资源,学生可以在家自主学习。如果学有困惑,可以暂停、倒退、重放,方便个性化地达成学习目标。
将“泰微课”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是普及“泰微课”的关键。泰州市各科老师积极探索实践,将“泰微课”尝试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很多相关的论文。自2019年9月以来,为了研究本课题,我们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一百多篇论文,重点研究了四十多篇论文,发现“泰微课”的使用存在诸多差异性。
一是科目的差异性。比如语文课,以“泰微课”的形式,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通过辨别语音来理解语义, 通过节奏韵律来理解其中情感, 让他们学会用听去辨别和感受世界, 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英语课也可以利用“泰微课”播放发音演示,方便学生模仿和跟读。在物理化学课上,“泰微课”能帮助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将较难完成、现象不易观察的实验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验过程,充分感受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在政治历史教学中采用“泰微课”的形式,能有效地将与学生实际生活等相贴近的案例和教材的内容相结合,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帮助,微课凭借其创新性,更好地对学生产生信力,且这种与学生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更好的实现注意力的集中,进而以兴趣为导向,实现教育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课型的差异性。同一门功课,不同类型的课,使用“泰微课”也有差异。比如,在数学新授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利用“泰微课”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数学复习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引导学生总结,也可以利用“泰微课”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比如在英语进行词汇讲解时,可以利用“泰微课”分享更多与词汇有关的素材;在讲授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泰微课”分享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料来帮助理解,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可以通过“泰微课”播放英文歌、电影等,提高学生口语练习效果。在化学探究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先展示生活中常见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创设情境,再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书本和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再播放微课视频与自己的探究結果作对比,最后总结出“三步探究法”一般探究方法。在化学课中应用知识讲解的课上,可以利用“泰微课”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视角看待化学,帮助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处理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营造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三是学生的差异性。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学生的认知并不是全部来源于课本,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环境、接受的教育、接触的人和事物以及生活的经历都会造成他们的差异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在第一次接受正确知识时,理解和消化的程度就必然不同。作为老师,要允许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要帮助学生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所在。同时,根据个体的差异,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级别,A级是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级是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上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C级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在此基础上,依据好、中、差搭配的原则分组编排,选定一名小组长,给每个学优生辅导中下生的学习,让学困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信心,学优生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示,中等生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互助互学共同进取,充分利用“泰微课”帮助学生突破个体之间的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助推个体均衡发展。
四是年级的差异性。教育界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跟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不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初一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侧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初二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侧重于知识的理解,初三阶段以“综合思维”为主,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因此,在运用“泰微课”教学时,我们既要考虑小朋友思维方式的不同来适应他们,同时,又要积极引导他们由“浅层次思维”向“深层次思维”过度。
五是时间的差异性。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泰微课”都有用武之地。在课前, 教师找出最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泰微课”教学视频, 将其二维码插入校本化作业, 让学生利用“泰微课”完成翻转课堂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在课中“泰微课”平台为学生的“先学”、教师的“后教”, 提供了海量的优质资源。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教师变单维度教为多维度教。在课后,组织延时放学的学生可以在校集中学习使用“泰微课”,在偏远乡村的农家娃也可以回家自己使用“泰微课”,确保和城里孩子一样, 享受本地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在物理教学中,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泰微课”实验视频,能帮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整体认识,可以为学生独立操作实验作准备;在课上,“泰微课”能帮助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将较难完成、现象不易观察的实验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验过程,充分感受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在课后“泰微课”能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在课前预习时,纸质的预习材料需要大量的阅读时间,而使用“泰微课”将课文内容以音像的形式展现,学习过程会更加轻松,在更短的时间内记忆更加牢固;在课上,可以用高质量、妙趣横生、贴近学生的“泰微课”吸引注意力,可以利用“泰微课”增添一些历史小故事、传说等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完成普通历史课程中无法做到的拓展;在课后,可以通过推送“泰微课”来促进学生的及时温习,从而来解决知识的断层问题。
综上,要想让“泰微课”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泰微课”已成为拓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而又准确地认识诸多差异性,开展利用差异性“泰微课”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积极探索基于“泰微课”的差异化教学方式,为初中学科差异化教学提供借鉴,促进教师正确运用泰州市的网上“泰微课”学习资源库和自主制作的差异化“泰微课”,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差异化教学,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奚爱国.卓越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泰州方案”[J].人民教育,2019(22):42-44.
[2]刘金玉.“泰微课+洋思教学模式”: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尝试[J].江苏教育研究,2016(13):11-15.
[3]王慧,高兴邦.巧用“微课”,提升高中生化学信息素养——以“泰微课”建设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4(12):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