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饶有兴味地学习、写作。
一、培其根——致力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因此要强调学生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逐步培养积累意识。
小学生自觉性差,兴趣持续时间短,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保持他们高昂的阅读和积累的积极性,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因此,我在阅读积累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一是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二是定期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三是在晨会、班队会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四是培养他们处处留心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就生动起来。
二、育其苗——致力于孩子写作兴趣的培养
1、树立榜样,让学生学有所依。在青少年时期写作兴趣是最容易受到教师的榜样启发的。例如,梁启超少年时受到老师康有为的影响,莫泊桑少年时受到老师福楼拜的影响,还有大家熟悉的魏巍在《我的老师》中说,他读小学时,一位十八九岁的女教师爱用唱歌的声调教他们读诗。直到现在魏巍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的诗,并且说:“今天想来,她对我们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由此可见,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学会观察,让学生写有所物。生活的内容有多么广阔,作文的内容就是多么宽泛。现实生活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可成文,关键是老师的点拨作用。因此,我们的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要教给他们观察的目的,观察的方法,还要培养他們正确的态度,从有组织的观察过渡到独立观察,不但要从一角度观察,而且要多角度观察,不但能观察静物,而且会观察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不但会观察自然界,而且会观察社会。
3、着眼课堂,让学生享受过程在课堂教学里,我特别注意依作文步骤,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课前准备。在作文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学生在收集材料时,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指导学生要细致地、有条理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并且要求观察全面。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产生雏形。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叶圣陶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作文必须“想清楚然后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习作思路,要他们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括哪些要写,哪些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我还尽力帮学生敞开思路,启发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套“请君入瓮”。这样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写学生所想的,学生就可以产生一个作文的雏形,也就是找到了他想写的作文的“魂”。
3)编写提纲,下笔成文。如果动笔之前有了一个提纲,它可以做学生写作的向导,帮助他们把思路理清,写作时就能有所依据顺理成章。我要求学生作文前编列写作提纲,做到胸有成竹,并指导学生有条理的作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感兴趣的材料一一填补上去,让文章丰满起来。
4)最后检查。可不要小看这一步,习作完成后,反复修改是一篇文章必有的过程。往往写作时没有想到的佳句,在修改时会突然想到,这时就需要反复斟酌,看一看究竟用哪一个更好了。
4、巧用评价,让学生写有所获。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肯定,因为表扬和肯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激励评价,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作文的动机,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体现评价的服务功能。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平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通过投稿给学生写作的成就感也是不错的办法。几年来,我号召学生积极向年级作文交流站投稿,向校刊投稿,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作文竞赛.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成就感强化了他们的作文兴趣。
三、丰其叶——致力于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要让孩子热爱写作,并且水平得以提高,我们还要在教学活动里,教会孩子写作的方法。
人常说:“文无定法”,这是对真正的大家而言。对于学生,一些作文中基本的常识,教师应给予明确。比如:写作的有序性,准确、简洁、生动传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等等。当然,这些讲解要建立在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在作文形式上我告诉学生可不拘一格,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物,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想,换个方式去想。具体的说就是,在指导学生“创新”的时候,注重引导他们:炼意求新,训练其思维的新颖性;选材求异,训练其思维的开放性;布局求变,训练其思维的独创性;行文求活,训练其思维的形象性。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件说易却难,有苦有乐的事,也有“定法”,需要每个教师用心揣摩,悉心钻研。对学生来说,只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能在写作后收获愉悦,他们便会拥有写作的动力,也就会想要表达、乐意表达了。
一、培其根——致力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因此要强调学生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逐步培养积累意识。
小学生自觉性差,兴趣持续时间短,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保持他们高昂的阅读和积累的积极性,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因此,我在阅读积累的形式上做足了文章。一是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二是定期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三是在晨会、班队会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四是培养他们处处留心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就生动起来。
二、育其苗——致力于孩子写作兴趣的培养
1、树立榜样,让学生学有所依。在青少年时期写作兴趣是最容易受到教师的榜样启发的。例如,梁启超少年时受到老师康有为的影响,莫泊桑少年时受到老师福楼拜的影响,还有大家熟悉的魏巍在《我的老师》中说,他读小学时,一位十八九岁的女教师爱用唱歌的声调教他们读诗。直到现在魏巍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的诗,并且说:“今天想来,她对我们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由此可见,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学会观察,让学生写有所物。生活的内容有多么广阔,作文的内容就是多么宽泛。现实生活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可成文,关键是老师的点拨作用。因此,我们的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要教给他们观察的目的,观察的方法,还要培养他們正确的态度,从有组织的观察过渡到独立观察,不但要从一角度观察,而且要多角度观察,不但能观察静物,而且会观察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不但会观察自然界,而且会观察社会。
3、着眼课堂,让学生享受过程在课堂教学里,我特别注意依作文步骤,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课前准备。在作文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学生在收集材料时,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指导学生要细致地、有条理地对事物进行观察,并且要求观察全面。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产生雏形。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叶圣陶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作文必须“想清楚然后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习作思路,要他们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括哪些要写,哪些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我还尽力帮学生敞开思路,启发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套“请君入瓮”。这样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写学生所想的,学生就可以产生一个作文的雏形,也就是找到了他想写的作文的“魂”。
3)编写提纲,下笔成文。如果动笔之前有了一个提纲,它可以做学生写作的向导,帮助他们把思路理清,写作时就能有所依据顺理成章。我要求学生作文前编列写作提纲,做到胸有成竹,并指导学生有条理的作文。最后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感兴趣的材料一一填补上去,让文章丰满起来。
4)最后检查。可不要小看这一步,习作完成后,反复修改是一篇文章必有的过程。往往写作时没有想到的佳句,在修改时会突然想到,这时就需要反复斟酌,看一看究竟用哪一个更好了。
4、巧用评价,让学生写有所获。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肯定,因为表扬和肯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激励评价,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作文的动机,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体现评价的服务功能。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平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通过投稿给学生写作的成就感也是不错的办法。几年来,我号召学生积极向年级作文交流站投稿,向校刊投稿,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积极参加作文竞赛.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成就感强化了他们的作文兴趣。
三、丰其叶——致力于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
要让孩子热爱写作,并且水平得以提高,我们还要在教学活动里,教会孩子写作的方法。
人常说:“文无定法”,这是对真正的大家而言。对于学生,一些作文中基本的常识,教师应给予明确。比如:写作的有序性,准确、简洁、生动传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等等。当然,这些讲解要建立在学生有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在作文形式上我告诉学生可不拘一格,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物,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想,换个方式去想。具体的说就是,在指导学生“创新”的时候,注重引导他们:炼意求新,训练其思维的新颖性;选材求异,训练其思维的开放性;布局求变,训练其思维的独创性;行文求活,训练其思维的形象性。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件说易却难,有苦有乐的事,也有“定法”,需要每个教师用心揣摩,悉心钻研。对学生来说,只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能在写作后收获愉悦,他们便会拥有写作的动力,也就会想要表达、乐意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