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压抑了学生身心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智力、情感、审美、个性特长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情感教学心理学表明,情感的动力功能,即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功效,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若以“情”为中心,驱动学生阅读,不仅能转变阅读态度,更能引导学生自主、乐观、有效地学习,从而发展智力、能力,陶冶情操。那么,怎样以“情”驱动学生阅读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兴致勃勃地读
语文课文内容的核心是“情”,教师教的策略是“导情”,学生学的重点是“悟情”而共鸣。学生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习态度的改变。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从而爱读、会读、乐读,犹如身在和风细雨之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在阅读之前,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更好地理解内容,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教学《秋天》一文时,我首先向学生出示了实物:黄澄澄的稻谷、黄黄的落叶、在落叶漂浮的水中躲藏的小鱼。看到这些,学生们兴趣盎然,我马上问他们喜欢这些具有秋天特色的物体吗?想知道文中是怎样描写它们的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想知道!”于是,不等我分配任务,大家就兴致勃勃地读了下去。
二、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读
“诵读”、“读书内化”等阅读方法都是强调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读。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受到一种美妙的情感熏陶,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境界,学生好像潜到了文本的深层,感受一切是那么直观,是那么熟悉和生活化。如学习《鸿门宴》一课,可通过《十面埋伏》这首琵琶名曲的赏析为学生栩栩如生地展示古战场刀光剑影,万马厮杀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就能真正体验到当时那种氛围,那种险境。又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为了突出“野”,作者描写得很细致,在此深入引导学生切身地去感受山的野、水的野、野物的野。而在这种充满野性美的环境中,游玩的人受到了感染,也就自然而然地“野”了起来,人们全都返璞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学生进入了情境,仿佛自己也来到了索溪峪,于是,他们在读中与作者产生了共鸣:“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三、深入情境,联想广泛地读
学生深入情境,由此想开去,联想到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如《狱中联欢》一文,学生通过阅读,深切地体验到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也由此想到革命者经受了敌人怎样的酷刑。于是,他们有了去读《红岩》这部长篇小说的强烈愿望。在此,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读一些优秀读物,对于优美、生动、有价值、有示范性的地方,可放大一下,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这样读多了,嚼多了,语感就会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古诗词的积累和品读,古诗词里面都有很强的意境场,随着学生慢慢地深入到这些意境场,慢慢地把握这些生命气息,他们的语言文字水平会更出色,他们会更痴迷于我们的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精读、品读与泛读,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的同时,对一些有意义的片断再停下脚步慢慢地欣赏。“走马观花”与“驻足细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文本的生命气息。
四、再现情境,声情并茂地读
再现文中情境,加强审美熏陶,让学生意味无穷地去读。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要挖掘、显示教学中的诸多因素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教学《荷塘月色》这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播放配乐朗读磁带,使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氛围笼罩着学生。于是,文中的情境像放电影似的在学生头脑中得以再现,学生再次读文,深深地陶醉其中。又如《春》这篇文章,可通过学生充分朗诵,让他们沉醉在喜悦、欢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里。文中情境得以再现,让学生带着感情读,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熏陶。
五、走进作者,情感互通地读
阅读文学作品,要求学生用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有的文章情感因素很丰富,教师要善于挖掘,让学生有所体验。如《秋天的怀念》一文,写作者在年轻时,就遭受了命运的打击,不幸下肢瘫痪。正是在他的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母亲给予了他无私的爱,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这种感情。学生阅读时,用心灵去感悟,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史铁生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缅怀。
六、师生对话,互动生成地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学生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融入文本,转化为自己的“意”。对话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沟通、心灵碰撞,正是这种信息互递,促使学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总之,采用“六步”阅读法,以“情”驱动学生快乐阅读,从而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们的目的。
(责编 陈剑平)
一、创设情境,兴致勃勃地读
语文课文内容的核心是“情”,教师教的策略是“导情”,学生学的重点是“悟情”而共鸣。学生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习态度的改变。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适宜的情境可以唤起相应的情感,从而爱读、会读、乐读,犹如身在和风细雨之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在阅读之前,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验,更好地理解内容,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教学《秋天》一文时,我首先向学生出示了实物:黄澄澄的稻谷、黄黄的落叶、在落叶漂浮的水中躲藏的小鱼。看到这些,学生们兴趣盎然,我马上问他们喜欢这些具有秋天特色的物体吗?想知道文中是怎样描写它们的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想知道!”于是,不等我分配任务,大家就兴致勃勃地读了下去。
二、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读
“诵读”、“读书内化”等阅读方法都是强调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读。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受到一种美妙的情感熏陶,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境界,学生好像潜到了文本的深层,感受一切是那么直观,是那么熟悉和生活化。如学习《鸿门宴》一课,可通过《十面埋伏》这首琵琶名曲的赏析为学生栩栩如生地展示古战场刀光剑影,万马厮杀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就能真正体验到当时那种氛围,那种险境。又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为了突出“野”,作者描写得很细致,在此深入引导学生切身地去感受山的野、水的野、野物的野。而在这种充满野性美的环境中,游玩的人受到了感染,也就自然而然地“野”了起来,人们全都返璞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学生进入了情境,仿佛自己也来到了索溪峪,于是,他们在读中与作者产生了共鸣:“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三、深入情境,联想广泛地读
学生深入情境,由此想开去,联想到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如《狱中联欢》一文,学生通过阅读,深切地体验到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也由此想到革命者经受了敌人怎样的酷刑。于是,他们有了去读《红岩》这部长篇小说的强烈愿望。在此,指导学生踏踏实实地读一些优秀读物,对于优美、生动、有价值、有示范性的地方,可放大一下,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这样读多了,嚼多了,语感就会提高。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古诗词的积累和品读,古诗词里面都有很强的意境场,随着学生慢慢地深入到这些意境场,慢慢地把握这些生命气息,他们的语言文字水平会更出色,他们会更痴迷于我们的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精读、品读与泛读,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的同时,对一些有意义的片断再停下脚步慢慢地欣赏。“走马观花”与“驻足细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文本的生命气息。
四、再现情境,声情并茂地读
再现文中情境,加强审美熏陶,让学生意味无穷地去读。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要挖掘、显示教学中的诸多因素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教学《荷塘月色》这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播放配乐朗读磁带,使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氛围笼罩着学生。于是,文中的情境像放电影似的在学生头脑中得以再现,学生再次读文,深深地陶醉其中。又如《春》这篇文章,可通过学生充分朗诵,让他们沉醉在喜悦、欢快、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里。文中情境得以再现,让学生带着感情读,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熏陶。
五、走进作者,情感互通地读
阅读文学作品,要求学生用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有的文章情感因素很丰富,教师要善于挖掘,让学生有所体验。如《秋天的怀念》一文,写作者在年轻时,就遭受了命运的打击,不幸下肢瘫痪。正是在他的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母亲给予了他无私的爱,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这种感情。学生阅读时,用心灵去感悟,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史铁生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与缅怀。
六、师生对话,互动生成地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学生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和体验融入文本,转化为自己的“意”。对话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沟通、心灵碰撞,正是这种信息互递,促使学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总之,采用“六步”阅读法,以“情”驱动学生快乐阅读,从而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们的目的。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