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施新课程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ife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的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我国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显露出其弊端,为此,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在领悟新理念的过程中,使用过渡教材进行教学,学校全面铺开了对新课程的教学。下面,就使用新教材对于新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新课程相对于传统教育的课程而言,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从各项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能不能取得成功,关键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转化上,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发达国家在很多教育理论影响下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获得成功,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艰难的转化过程,在接受、认同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实践。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编写的,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我们起步较晚,编写校本课程条件不成熟,在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的教学资源的同时,应该认真专研教材,了解教材内容体系和编写意图,很好地把握教材,除了有创造性地教学外,还必须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教学。课程对于教师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内容来看,虽然还有许多老教材的内容,但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形式、手段、内容编排都有变化,也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教师要谦虚地学习和探究,如果教师不专研教材,那么很难把握和控制课堂;很难创设问题情境,这不是说包办代替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搞不清科学知识,会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当然,教师还要有教学相长的思想,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虽然教师学的知识比学生多,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提出的問题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有时,学生回答的问题会比教师的思维开阔和准确,教师要给予肯定,新课程中提供了现实有趣的学习素材,为师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时间与空间,这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
  新课程的教学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探究,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之前,要进行物质、知识的储备,要寻找课堂用具,查阅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为了发展,教师只有付出辛劳;为了学生、社会的发展教师也愿意付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仅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广大教师应该彻底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宁可让学生少学一点知识,也要把创新凸现出来。若在一定的课时内需要学习的知识量太大,那么学生只能以接受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知识的结论,而许多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给学生提供时间与机会去主动探索和具体实践,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如:在数学教学中,提倡学生阅读教材,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学校学习,因此,自学是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必由之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新内容的阅读达到会做随堂练习的目标,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当堂解决,及时反馈;对旧内容的阅读,主要是查缺补漏,需要动手动脑,具体做法是:以复习例题为主,适当复习习题。除了进一步理解,回顾概念、法则、公式外,让学生不看答案做或思考例题,无论会做与否都应坚持让学生做或思考,之后,再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做法和思考,不正确的及时订正,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大有裨益。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都希望获得更好更大的成绩,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所以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通过激励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的心态,建立了对自己潜力开发的强烈的自信心,外力就变为内力,学生就能自己解题,能独立完成作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难易程度、数量要适当,要顾及全体学生,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适当增加优等生的作业,让每位学生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启发是能够做题的。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才不会出现教育的“弃儿”。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的,所以新课程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教学把学生看作是具有巨大潜能的,能够实现主体发展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让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让学生心理获得满足。新课程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人的主体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人格,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有利于他们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因此,学习新课程,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国际性的日益变化。
  (作者单位:673500云南省贡山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隨着建筑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日益完善,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的逐步推行以及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已势在必行。    一、何谓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承包人依据发包人按统一项目(计价项目)设置,统一计量规则和计量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的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由此形成
期刊
由于计算机应用领域所牵涉的知识面相当的广泛,而我们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短期内在这广泛的领域内做到每项操作应用都非常的熟练,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引导学生选择一种或二种自己认为较有发展潜力的而自己又非常喜爱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知识作深入的学习研究,使他们具备高技能技术人才的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我国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
期刊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自主的根本目的是张扬个性,个性是创新的前提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
期刊
新课改下学校副校长应具备的思想、行为素养:    一、找准位置,当好配角    副校长必须在一把手的领导下,抓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切不可错位、越位、争位,抢镜头。否则不但当不好配角,贻误工作,而且会两败俱伤,影响大局。只有找准位置,当好配角,才能叶绿花红,满园春色。其行为、意识应具备:  1、尊重支持一把手的领导  对正职的尊重是配合的思想基础、前提。尊重的核心是个“服”字,即:服气、服从、服务。如
期刊
作业布置作为课堂教学一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没得到很好的重视,不少公开课,学生一听布置作业,就认为课已结束,不约而同地纷纷撤离,岂不知,丢了关键一环。  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如何,掌握程度怎样,从作业的处理情况可以明确地反映出来。近来,不少调研课,评课组采取了听课后调研学生的做法,确实不错。  很多成功经验,突出在课堂上解决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什么理由忽视这一重要环节?听
期刊
一、教师的感受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
期刊
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人们长期探讨而终无结果的问题。讨论来又讨论去,还是分数。分数成了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难怪应试教育总是有很强的生命力。人们口头上都说实施素质教育,脑子里却满是应试教育的怪影。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各級学校并不是没有实施素质教育,只能说素质教育的进展因受了束缚而进展缓慢。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于是我想抛砖引玉,谈一点自己肤浅的理解。    一、教师与
期刊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新的教育理念正深入人心。当我们在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时,有些校园里却不合时宜的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各种媒体上报道的令人发指的现象,虽构不成教育主流,但影响了教育的良好形象,我想通过一些现象谈一谈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  现象一:《都市晨报》报道:河北曲周县一小学老师强迫她所带班级42名学生伸出手来,随后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铅笔划伤出血,顿时全班哭声一片……这位初为人师的女教师,如此缺乏
期刊
班級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里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一、班级文化之建设目标    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班级文化之环境建设    中学班级的环境建设,
期刊
“關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随着未成年人性成熟的提前,早恋,在当前已成为校园又一让人头痛的课题。据报道,2005年,我市某重点中学一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女生在老师和父母的压力下,为了最后的冲刺,断绝了与男朋友的关系,男朋友不死心,仍纠缠,不堪其扰的女生乱刀捅死了前男朋友。本是一对冲刺清华、北大的好选手,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哀哉,痛哉。    一、早恋的提出    “早恋”,顾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