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行学分制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分制的历史出发,阐述了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性,对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是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二、学分制的历史及现状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都属于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和学分制的一种调和,是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和年限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分。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没有休业年限,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19世纪下半叶,美国首先建立了学分制。从弗吉尼亚大学1824年允许学生选学模块课程,至1872学分制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在哈佛大学开始施行,历经了近50年的时间。美国高校中所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它强调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数,不规定固定的学习年限。美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在运作程序上已呈现出程序化、系统化和成熟化的特点。英国是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制度并行。法国高校的学分制获得规定学分是获得学位的先决条件,所采用的学分制又称等值单元制。
我国在1923年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师范大学率先推行了学分制。1939年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学分制划一办法》规范下,各高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至全国解放。解放后1952年各高校又实行了学分制,后来,学分制的实行一度受挫。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学分制管理问题又倍受人们关注,成为高教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三、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素质上的差异,突破了传统教育一刀切式的教学计划。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课程和课程模块,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另外,整个教学组织和管理都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宗旨,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有利于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成百万的应用技术劳动者,肩负着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和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高职院校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特点。实行学分制,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应从学分量的比例上把实践教学的总学分确定下来,进而确定各个实践环节的学分量,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三)实行学分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目前社会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是很清,许多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不足,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高职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实行学分制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选修自己更喜爱的课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放缓学习进度,这样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为,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学分制符合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要求
实行学分制可以给学生的学习选择以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基础和资质好的学生可以在短期内修完所需学分并提前毕业和就业;基础较差或由于种种原因落后的同学,可以在规定的最长休业年限内完成学业。这种弹性学制的灵活性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五)学分制为校企合作及订单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针对某个企业来培养学生。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可以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课程及培养目标,实施订单班教育,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四、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问题与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如何在变革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等焦点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学校要遵守教育规律,积极主动去试验、探索科学的培养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二)增加经费投入,完善教学条件
实行学分制的必备条件是要有必需的教学资源为保证。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设备资源不足。一旦实行学分制,就会出现实施学分制时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各学校要增加办学经费,购置必需的实验实训设备,延长开放实验室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弥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不足。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不仅是选择课程内容,同时存在着学生选择教师,教师选择学生的双向选择。为此,在具有竞争机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水平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导师制,建立规范化的选课制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加强具体指导,学校应按比例聘任一定数量的政治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导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避免学生选课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实行学分制后,由于学生自由度的增加,学生难以以固定班级进行集体活动,导致班级松散,年级淡化,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容易忽视思想提高和道德品质修养。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及时研究和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制定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分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管理和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六)建立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
学分制所对应的学制应该是弹性学制,这个“弹性”是相对基本学制而言。在学分制教学中,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学分,准予毕业。根据教学计划,定出学生毕业所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数和每学期的基本学分数。由于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自身的情况组织学习的进程,学校也允许优秀的学生每学期所选课程的学分总数高于该学期的基本学分数,所以必然会出现一些学生提前取得毕业所需的全部学分要求毕业。有些学生会延迟时间毕业。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学分制教学计划的顺利运行。
(七)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为保证学分制能健康、顺利地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认可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具体政策,积极支持学分制的推广和实施。学分制实施的核心在于选课制的真正建立,学校能否开设充足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学分制实施的关键。要发挥重点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开设跨校互认学分的选修课,实现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为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五、结语
学分制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完善现行的学分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实行,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要进一步提高,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必须在探索中实施,在实施中完善,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高职教育规律的学分制。
参考文献:
[1]孔祥国,周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J].高教论坛,2005,(2).
[2]李俊伟,楼策英.推行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3]袁静.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下弹性学制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是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二、学分制的历史及现状
学分制起源于选课制,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都属于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和学分制的一种调和,是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和年限必须取得相应的学分。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没有休业年限,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19世纪下半叶,美国首先建立了学分制。从弗吉尼亚大学1824年允许学生选学模块课程,至1872学分制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在哈佛大学开始施行,历经了近50年的时间。美国高校中所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它强调毕业所需的最低学分数,不规定固定的学习年限。美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在运作程序上已呈现出程序化、系统化和成熟化的特点。英国是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制度并行。法国高校的学分制获得规定学分是获得学位的先决条件,所采用的学分制又称等值单元制。
我国在1923年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师范大学率先推行了学分制。1939年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学分制划一办法》规范下,各高校一律采用学年兼学分制至全国解放。解放后1952年各高校又实行了学分制,后来,学分制的实行一度受挫。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需要,学分制管理问题又倍受人们关注,成为高教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三、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学分制的优点在于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素质上的差异,突破了传统教育一刀切式的教学计划。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课程和课程模块,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另外,整个教学组织和管理都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宗旨,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有利于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成百万的应用技术劳动者,肩负着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和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主要任务。”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求高职院校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教材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特点。实行学分制,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应从学分量的比例上把实践教学的总学分确定下来,进而确定各个实践环节的学分量,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三)实行学分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目前社会和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是很清,许多高职院校自身办学条件不足,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高职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实行学分制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选修自己更喜爱的课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放缓学习进度,这样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为,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学分制符合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要求
实行学分制可以给学生的学习选择以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基础和资质好的学生可以在短期内修完所需学分并提前毕业和就业;基础较差或由于种种原因落后的同学,可以在规定的最长休业年限内完成学业。这种弹性学制的灵活性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五)学分制为校企合作及订单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很难针对某个企业来培养学生。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可以按照企业的要求制定课程及培养目标,实施订单班教育,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四、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问题与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如何在变革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等焦点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此,学校要遵守教育规律,积极主动去试验、探索科学的培养方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二)增加经费投入,完善教学条件
实行学分制的必备条件是要有必需的教学资源为保证。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和设备资源不足。一旦实行学分制,就会出现实施学分制时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和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各学校要增加办学经费,购置必需的实验实训设备,延长开放实验室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弥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不足。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不仅是选择课程内容,同时存在着学生选择教师,教师选择学生的双向选择。为此,在具有竞争机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水平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导师制,建立规范化的选课制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加强具体指导,学校应按比例聘任一定数量的政治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导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避免学生选课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五)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实行学分制后,由于学生自由度的增加,学生难以以固定班级进行集体活动,导致班级松散,年级淡化,学生集体观念淡薄,容易忽视思想提高和道德品质修养。给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及时研究和探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制定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分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管理和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六)建立弹性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
学分制所对应的学制应该是弹性学制,这个“弹性”是相对基本学制而言。在学分制教学中,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学分,准予毕业。根据教学计划,定出学生毕业所应取得的最低总学分数和每学期的基本学分数。由于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规定和自身的情况组织学习的进程,学校也允许优秀的学生每学期所选课程的学分总数高于该学期的基本学分数,所以必然会出现一些学生提前取得毕业所需的全部学分要求毕业。有些学生会延迟时间毕业。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学分制教学计划的顺利运行。
(七)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为保证学分制能健康、顺利地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认可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具体政策,积极支持学分制的推广和实施。学分制实施的核心在于选课制的真正建立,学校能否开设充足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学分制实施的关键。要发挥重点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开设跨校互认学分的选修课,实现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为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五、结语
学分制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完善现行的学分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学分制的实行,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上要进一步提高,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必须在探索中实施,在实施中完善,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高职教育规律的学分制。
参考文献:
[1]孔祥国,周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J].高教论坛,2005,(2).
[2]李俊伟,楼策英.推行学分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6).
[3]袁静.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下弹性学制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