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激活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为论点,阐述了要想让课堂“活”起来,教师要广闻博览,不断吸取时代“活水”。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夯实底蕴,吸引学生;激情演绎,打动学生;才艺展示,征服学生。
关键词:激活;课堂教学;学生
语文是一个神奇的领域,有其独特的魅力,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长的情怀,深刻的哲理,对青春期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情操,增进兴趣。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不断摸索、尝试。关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浅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广闻博览,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当然还要把课文当作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活水。
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应达到“内化”的程度。
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光辉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方面了。相反的,如果你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管你如何温柔,在谈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关心体贴学生,仍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明确两个思路: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事实上,教师理清作品的思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设法把自己的认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也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材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导语、结束语的设计
一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历来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像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逐渐具备和生活对话的意识,使语文学习渐至佳境,这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结束语,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2.利用电教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于一身,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先天就具备了一定的情境。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从形、色、声、情上调节课堂气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导、激励、唤起学生的感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兴奋,使之轻松活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乐于教,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合理地采用,不应抛弃了一直以来都沿用的优良传统、优秀教学经验,应努力寻找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契合点,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使其真正起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效率化、高质化保驾护航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教出创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创意、有个性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坚持开放性,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创造性火花的因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对课堂上出现的“神来之笔”更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鼓励。学生置于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就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4.加强阅读教学,培养语感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靠“读”,文要“背”,朗读才能出“真意”,背诵方能现“灵魂”。通过“读”和“背”教出文章的韵味来,教出语文的新意来。语文老师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或背诵,或配音朗读,或表演式朗读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识多种形式的“读”贯穿于课堂始终。思索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表达,让阅读有所指向,使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鉴赏读,鉴赏语言文字美,鉴赏自然风光,人物描写美,鉴赏行文结构严谨美,鉴赏故事情节曲折美,鉴赏文采风格永颖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敞开自己的心扉,释放自己丰富的情感,沉浸于美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5.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师教得活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教学形式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老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而不拘于一种模式,从而使教学形式丰富起来,内容鲜活起来。二是教学方法活起来。教学工作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劳动,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教学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就能表现出较强的感染力。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活起来。新课改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而不是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
学生学得活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语文浓厚的兴趣和问题意识,能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和同学一起探究,乐于表达的良好精神状态。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学生的学,只有学生的学活起来,学习才是主动的、有效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因而要努力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让语文焕发蓬勃生机。
(作者单位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激活;课堂教学;学生
语文是一个神奇的领域,有其独特的魅力,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长的情怀,深刻的哲理,对青春期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情操,增进兴趣。笔者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不断摸索、尝试。关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浅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广闻博览,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当然还要把课文当作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作为唯一依据,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活水。
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应达到“内化”的程度。
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光辉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方面了。相反的,如果你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管你如何温柔,在谈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关心体贴学生,仍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要明确两个思路: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事实上,教师理清作品的思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设法把自己的认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也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材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导语、结束语的设计
一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历来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一个独特新颖的导入就像一把钥匙,可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逐渐具备和生活对话的意识,使语文学习渐至佳境,这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
结束语,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2.利用电教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于一身,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先天就具备了一定的情境。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从形、色、声、情上调节课堂气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导、激励、唤起学生的感悟,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引发学生兴奋,使之轻松活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乐于教,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合理地采用,不应抛弃了一直以来都沿用的优良传统、优秀教学经验,应努力寻找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契合点,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使其真正起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为语文教学效率化、高质化保驾护航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教出创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创意、有个性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坚持开放性,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可以点燃创造性火花的因素,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对课堂上出现的“神来之笔”更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鼓励。学生置于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就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4.加强阅读教学,培养语感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靠“读”,文要“背”,朗读才能出“真意”,背诵方能现“灵魂”。通过“读”和“背”教出文章的韵味来,教出语文的新意来。语文老师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或背诵,或配音朗读,或表演式朗读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识多种形式的“读”贯穿于课堂始终。思索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表达,让阅读有所指向,使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鉴赏读,鉴赏语言文字美,鉴赏自然风光,人物描写美,鉴赏行文结构严谨美,鉴赏故事情节曲折美,鉴赏文采风格永颖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敞开自己的心扉,释放自己丰富的情感,沉浸于美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5.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师教得活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教学形式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老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教学方式而不拘于一种模式,从而使教学形式丰富起来,内容鲜活起来。二是教学方法活起来。教学工作是最富有个性化的劳动,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教学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就能表现出较强的感染力。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活起来。新课改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而不是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
学生学得活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语文浓厚的兴趣和问题意识,能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和同学一起探究,乐于表达的良好精神状态。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学生的学,只有学生的学活起来,学习才是主动的、有效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因而要努力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让语文焕发蓬勃生机。
(作者单位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