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视和利用好传统文化因素是新课改推进、落实、乃至成效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现实性、缺乏自觉合作意识和民主平等思想在新课改中的影响。只有巧妙地处理和利用好这些关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效果推进新课改,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文化因素;民族文化;自觉合作;民主平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一个大集合,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时宜的。推进新课改是中国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但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盲目求快、求新、求全,盲目学习西方的经验和教育方式,必须重视新课改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处理好新课改与某些文化因素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现实性与新课改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现实性,而文化的现实性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家长、老师和学生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的决定因素。比如,在高中文理分科后,文科学生的理科学习和理科学生的文科学习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无疑,适当的倾向和侧重是必要的。但中国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却能把这种倾向发展到极致,只要是自己高考要考的科目,就卯足劲地学,哪怕浪费时间,也心安理得。确实,这是赤裸裸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后果。相反,对于高考不考的科目绝对不会在上面浪费一点时间,不管这门课有多大的价值,对自己以后有多大的作用,都选择闭目不听,即使是有会考,也是等到会考临近前才认真学考点,以求通过即可。偶尔也会有几个同学因兴趣而学,也会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同学这个大染缸里被“染色”,失去那一点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兴趣。这一点是新形势下的新课改在进一步推进过程中一个难以逾越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文化特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这既是我们一线教师,更是社会和整个教育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尊重这一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上述文化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不利影响。
二、自觉合作意识缺乏与新课改
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提出和落实是新课改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按照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学生要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对新旧知识进行适当整合,从而达到较高的学习要求,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要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真正落实好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心理普遍缺乏自觉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常一个人的能力放到集体中不但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而会出现负增长的效应,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去个性化”,这一点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也就是我们通常自嘲时所说的“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些让本来看起来效果很好、形式很新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在合作中会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当然这里不是说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不可以用,而是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时要谨慎,特别是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尽可能把每位同学的潜能都挖掘出来,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偷懒的现象。比如,在分组时就要尽可能把组分小,最好能明确每个人在各组中的任务和作用,并且全程要有教师的监控,以及及时对每组甚至是每位成员的探究成果进行跟踪检查,以免出现小组内“闲置”人员,从而无法达到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和预期目标。
三、民主平等意识缺乏与新课改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专制传统,有人甚至把中国文化的这一现象称为“奴性文化”,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缺少民主精神和平等意识。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我们的民主精神仍严重缺乏。有这样一种怪现象,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上课会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民族文化熏陶的逐步加深,初、高中后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人已越来越少,通常是老师抛出问题后点名提问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能让学生放得开、接得住、站得起,又要能对课堂管得住,收得起。所以在推行课堂管理和教学民主化的现时,我们决不能盲目赶潮流,而应循序渐进,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平等意识做起,让学生学会民主合作地学习。
当然,这些文化缺陷并不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我们在这里揭示民族文化的缺陷,不是在为我们推进新课改的不力寻找借口,更不是否定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而是要扬长避短。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想真正把新课改工作做好、做精,必须要在关注新课改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和教师有重要影响的传统文化。不但要看到其有利于新课改推进的正力量,而且要看到其可能会影响新课改的落实效果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时,教育本身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文化精髓,修正和完善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激发每位学生的个人潜能。只有把二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新课改;文化因素;民族文化;自觉合作;民主平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文化都是一个大集合,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时宜的。推进新课改是中国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但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能盲目求快、求新、求全,盲目学习西方的经验和教育方式,必须重视新课改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处理好新课改与某些文化因素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的现实性与新课改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现实性,而文化的现实性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家长、老师和学生自己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的决定因素。比如,在高中文理分科后,文科学生的理科学习和理科学生的文科学习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无疑,适当的倾向和侧重是必要的。但中国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却能把这种倾向发展到极致,只要是自己高考要考的科目,就卯足劲地学,哪怕浪费时间,也心安理得。确实,这是赤裸裸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后果。相反,对于高考不考的科目绝对不会在上面浪费一点时间,不管这门课有多大的价值,对自己以后有多大的作用,都选择闭目不听,即使是有会考,也是等到会考临近前才认真学考点,以求通过即可。偶尔也会有几个同学因兴趣而学,也会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同学这个大染缸里被“染色”,失去那一点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兴趣。这一点是新形势下的新课改在进一步推进过程中一个难以逾越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文化特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这既是我们一线教师,更是社会和整个教育界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尊重这一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上述文化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不利影响。
二、自觉合作意识缺乏与新课改
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提出和落实是新课改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按照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学生要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对新旧知识进行适当整合,从而达到较高的学习要求,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要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真正落实好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心理普遍缺乏自觉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常一个人的能力放到集体中不但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而会出现负增长的效应,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去个性化”,这一点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也就是我们通常自嘲时所说的“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些让本来看起来效果很好、形式很新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在合作中会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当然这里不是说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不可以用,而是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时要谨慎,特别是在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尽可能把每位同学的潜能都挖掘出来,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偷懒的现象。比如,在分组时就要尽可能把组分小,最好能明确每个人在各组中的任务和作用,并且全程要有教师的监控,以及及时对每组甚至是每位成员的探究成果进行跟踪检查,以免出现小组内“闲置”人员,从而无法达到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和预期目标。
三、民主平等意识缺乏与新课改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专制传统,有人甚至把中国文化的这一现象称为“奴性文化”,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缺少民主精神和平等意识。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我们的民主精神仍严重缺乏。有这样一种怪现象,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上课会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民族文化熏陶的逐步加深,初、高中后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人已越来越少,通常是老师抛出问题后点名提问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能让学生放得开、接得住、站得起,又要能对课堂管得住,收得起。所以在推行课堂管理和教学民主化的现时,我们决不能盲目赶潮流,而应循序渐进,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平等意识做起,让学生学会民主合作地学习。
当然,这些文化缺陷并不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所特有的。我们在这里揭示民族文化的缺陷,不是在为我们推进新课改的不力寻找借口,更不是否定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而是要扬长避短。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想真正把新课改工作做好、做精,必须要在关注新课改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和教师有重要影响的传统文化。不但要看到其有利于新课改推进的正力量,而且要看到其可能会影响新课改的落实效果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时,教育本身就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文化精髓,修正和完善传统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激发每位学生的个人潜能。只有把二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