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曾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 案例分析 因材施教 教学反思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觉得读书没意思。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觉得这个学校太烂了,在里面什么也学不到。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心情不好。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学校太冷了,我想回家。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妈妈太辛苦了,
我想给她减轻负担。
老师……”
乍一看,似乎理由都很正当,都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可是事实呢?不得不引起反思。
第一次当班主任,
第一次带那么一大一帮爱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孩子,
第一次遇到那么多措手不及的问题,
第一次觉得老师那么辛苦,
第一次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勇气,只想逃避,
第一次不再觉得老师是圣母玛利亚,
第一次……
终于一个学期马上快要结束了,
盼啊盼啊的放假怎么还不来呢?
放假没盼来,问题一大堆。
回想这一个学期,真的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当然,泪水远远多余笑容。
还记得,
那难缠的家长,
那一次次惹事的调皮学生,
那看着都烦的捣蛋鬼,
那一次次领导的训斥,
可是所有那些,不及这几天给我的触动大,所有他们不读书的理由,让我心疼,堵的慌,那些他们所为义正辞严,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我心塞。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情感化的课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着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师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彼此感染,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师生之间充满激情。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师生互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仪表端庄,神态自然,平易近人,举止亲切。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趋向老师,”让学生产生“我喜欢你,你很棒,你真行”的感觉。
第二,人格平等。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要知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些好学生”。还可以用“心理换位”来缩短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快慰与满足。
第三,用情感感染学生。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渲泄,需要沟通,所以我们要采取“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策略,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这样学生爱其所爱。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讲课要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根据情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兴时笑逐颜开,音节欢快;焦急时神色紧张,语言急促;悲哀时愁容满面,语调低沉;愤怒时咬牙切齿,声色昂扬。教育只有真正拨动学生的心玄,激发他们真挚的情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事半功倍,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既然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则就更别说创新教育了。固定课本固化知识的预掌握和预储备本来是其实仅仅只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孩子的思维与成长,为孩子思考问题提供一些可应用的基础工具,为学生提供启发性思维的一个基础知识。但是却因为我们固有考试模式的一些问题,导致考试的设计与评价机制也大同小异,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国家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我们都知道我們依然在沿用77年恢复高考时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我们国家需要的其实是大量的能熟练掌握一定知识工具、并且可供使用的科学技术类工人。而不是理论知识高深完全没有动手实践能力的高材生。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关于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那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便不可或缺,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教”是老师的一种主动行为,教师是教的主体是传授者,学生是教的对象,是接受者,必然存在被动接受现象,而且仅仅只是侧重于知识点的教授;而学就明显不同,学不仅仅是老师的辅助引导,更是学生的主动成长,关注思维、价值认知、独立判断与选择。那所谓教育,就必须是教和学的结合体,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育”更重于“教“,只有“教”而没有“育”就只是培训而已。
参考文献
[1] 卢齐.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 文中,玉梅.日常生活重建及其前提[J].哈尔大学报,2004,(5).
[3] 默尔.诠释学真理[M].洪汉鼎.北京:商务印书馆,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陈璐
关键词:教育 案例分析 因材施教 教学反思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觉得读书没意思。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觉得这个学校太烂了,在里面什么也学不到。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心情不好。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学校太冷了,我想回家。
老师,我不想读了,
因为我妈妈太辛苦了,
我想给她减轻负担。
老师……”
乍一看,似乎理由都很正当,都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可是事实呢?不得不引起反思。
第一次当班主任,
第一次带那么一大一帮爱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孩子,
第一次遇到那么多措手不及的问题,
第一次觉得老师那么辛苦,
第一次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勇气,只想逃避,
第一次不再觉得老师是圣母玛利亚,
第一次……
终于一个学期马上快要结束了,
盼啊盼啊的放假怎么还不来呢?
放假没盼来,问题一大堆。
回想这一个学期,真的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当然,泪水远远多余笑容。
还记得,
那难缠的家长,
那一次次惹事的调皮学生,
那看着都烦的捣蛋鬼,
那一次次领导的训斥,
可是所有那些,不及这几天给我的触动大,所有他们不读书的理由,让我心疼,堵的慌,那些他们所为义正辞严,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我心塞。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情感化的课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着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的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师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彼此感染,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师生之间充满激情。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师生互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仪表端庄,神态自然,平易近人,举止亲切。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趋向老师,”让学生产生“我喜欢你,你很棒,你真行”的感觉。
第二,人格平等。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要知道“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些好学生”。还可以用“心理换位”来缩短师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快慰与满足。
第三,用情感感染学生。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渲泄,需要沟通,所以我们要采取“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策略,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这样学生爱其所爱。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讲课要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根据情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兴时笑逐颜开,音节欢快;焦急时神色紧张,语言急促;悲哀时愁容满面,语调低沉;愤怒时咬牙切齿,声色昂扬。教育只有真正拨动学生的心玄,激发他们真挚的情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事半功倍,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既然基本的教育都谈不上,则就更别说创新教育了。固定课本固化知识的预掌握和预储备本来是其实仅仅只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孩子的思维与成长,为孩子思考问题提供一些可应用的基础工具,为学生提供启发性思维的一个基础知识。但是却因为我们固有考试模式的一些问题,导致考试的设计与评价机制也大同小异,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国家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我们都知道我們依然在沿用77年恢复高考时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我们国家需要的其实是大量的能熟练掌握一定知识工具、并且可供使用的科学技术类工人。而不是理论知识高深完全没有动手实践能力的高材生。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关于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正如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那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便不可或缺,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教”是老师的一种主动行为,教师是教的主体是传授者,学生是教的对象,是接受者,必然存在被动接受现象,而且仅仅只是侧重于知识点的教授;而学就明显不同,学不仅仅是老师的辅助引导,更是学生的主动成长,关注思维、价值认知、独立判断与选择。那所谓教育,就必须是教和学的结合体,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且“育”更重于“教“,只有“教”而没有“育”就只是培训而已。
参考文献
[1] 卢齐.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 文中,玉梅.日常生活重建及其前提[J].哈尔大学报,2004,(5).
[3] 默尔.诠释学真理[M].洪汉鼎.北京:商务印书馆,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