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德育课理论知识较多的教材特点以及中职生学习基础知识较弱的情况,若采取传统的理论讲授式,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低微。如何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呈现 “自学—竞争式”课型,探讨中职德育课堂有效教学实例,以实现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自学;竞争;直觉;参与
中职德育课,即政治课。政治课知识在学生的印象中全是理论性的文字知识,对中职生来说是内容枯燥乏味且离生活实际较远的“空洞理论”。德育课在中职生的眼中是“副科”,更何况目前的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且具有懒惰、不愿思考、不愿动手的弱点。所以若仅靠教师传统说教法,学生将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逐渐毫无兴趣,会出现课堂坐不稳、听不入、学不懂的现象。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既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又能使她们有效习得课本的知识,从而达到课堂的有效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基于中职学生德育课大纲要求德育课教学必须做到“三贴近”“三注重”,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多用鲜活的、图文并茂的材料呈现,多用趣味性强的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备课小组,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讲授式,尝试开展了“自学—竞争式”课型教学,收到可喜的效果。下面本人结合实践情况,与各位同行谈谈本课型设计及教学效果。
一、“自学——竞争式”的课型结构及意义
(一)“自学——竞争式”的教学程序:课前自学——课中探究——谈谈收获——练习巩固。
本课型所谓“自学”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所谓的“直觉竞争”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出现视频、图片、纸质读物等材料并提出思考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抢答形式竞争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给各组加(减)分,分数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的平时成绩。
课前自学——是指教师在课前依据在课中所要探讨的问题布置给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搜集资料以及访问形式,做好课中探究准备。
课中探究——是指学生将在课前自学完成的任务在教师通过直觉的材料的启发下进一步的探究认识与理解。
谈谈收获——是指学生通过在小组之间发问与作答,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疑难。
练习巩固——是教师依据本节课教学重点拟出一个实操性案例,让学生参与活动,从“做中学”,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二)“自学——竞争式”课型的意义。
韩立福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而“自学——竞争式”的课型模式恰恰的贯彻了这个核心理念,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
(1)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永远代替不了。所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容器,一味的灌输,应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自学——竞争式”的课型中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小组合作进行学习,课中结合老师投放的图片、视频等直觉性的材料进行自主探究,甚至小结都放手给学生,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进行,最后布置实操性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完成。在这种课型的教学下,学生学习参与度高,课堂气氛好,成功的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有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自学——竞争式”的课型特点正是以自学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的能力意识与习惯。由于课前、课中都有合作与分工,由于学习行为有兴趣,人人都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由于训练有素,又有竞争诱迫,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习惯养成;由于学习行为科学,自学习惯形成,因而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
(3)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课堂组织将会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在“自学——竞争式”的课型教学中,由于竞争的驱动,学生回答问题很频繁,课堂有时可能会因激烈的竞争而变得吵闹、混乱,教师有时也会出现加错分而致学生的情绪激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有效地组织课堂才能调控好课堂,也只有适度地调控好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才会凸显。久而久之,教师们就锻炼了放得出去,收得回来的能力和适当采用幽默性语言加以过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此课型的应用下,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提高了课堂组织能力,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自学——竞争式”课型的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
我们的“自学——竞争式”课型探讨的目的是以直觉材料辅助学生理解知识,以竞争评价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下面,本人将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一课为例来探讨该课型的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
(一)课前活动——自主感知,积极参与。
(1)课前预习,自主感知。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按照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的思路,教师讲,学生听,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前自习,从而使学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获得什么知识。现代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为课中的自主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的做法是课前留给学生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后查找相关内容,比如生活中体现民主决策的相关例子、华西村的自治情况,并了解自己所在的村或街道的管理情况。通过课前学生的充分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达成学生自主感知教材的目的。 (2)课前谈话,激励参与。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我们知道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我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教学中,根据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有挑战并制约性评价体系——竞争体制。并在课前重申竞争规则,激励学生参与,目的是通过评价促竞争,通过竞争促自学。
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学习竞争得分登记表
(二)课中活动——感悟直觉,激烈探究。
依据形象思维易于抽象思维的特点,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以形象思维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并理解。我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都是以直觉(图片、视频、漫画、实例)材料辅助认识与理解。这完全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上展现漫画“美国对中国的人权指责”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中国是否如外国所说的没有人权;又如在课堂上播放近期的社会热点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事件,引领学生思考“番禺居民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并参与政府决策的”;再如展示我国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华西村是如何通过村民自治实现富裕。一系列直觉性的材料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改变过去“以生涩的文字满堂灌”的教法。
假如这一节课,只是“以直觉助学习”的方式进行,而学生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的话,其就不能大范围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这样的话仍然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性,所以在课前自学,课中通过“以直觉助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前提下,我还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这里的竞争机制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以小组竞争得分的综合作为该小组成员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百分数。由于学生都很重视平时成绩,所以这种竞争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直觉教学,竞争诱学,使得整一节课学生不仅学有兴趣,激烈探究,而且能依据材料分析案例,运用知识剖析实例等很准确中肯,达成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能归纳出我国的民主选举与国外选举的区别,也能列举出生活中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例子”。
(三)课后活动——案例操作,学以致用。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认知活动的最终目的仍是回归社会现实。因此,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课后了解网上对春节假期延长并恢复五一长假的议论,并要求她们课后上官方网投票。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投票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培养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意识,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三、“自学——竞争式”课堂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自学”不是放手。相对于“授受式”教师的工作量反而增大,教师功夫要做前面,创新思考。给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否则学生仍感索然无味。
(2)指导得当、引导适时。光要学生自学,光给学生学习问题,教师不指导“路径”学生也难以通行”。引导适时,这是要求在课中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竞争不能流于形式。竞争式本课型实施亮点。没有竞争便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课堂浓烈的气氛。因而,竞争设计要新颖,要有诱惑参与的味道。如本节课的“生生发问,谈谈收获”这一环节,表现出学生想难住对方的动机,很有诱惑力。
(4)评价要公平公正。因为评价是促进学生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学生考虑到自己小组的成绩高低,要脸子,不甘落后。因而教师给学生发言机会要均等,难易问题要平衡,前后次注意弥补等。
“自学——竞争式”是在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下设计。符合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以及有效课程研究的要求,符合“学习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符合中职生的特点。它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营造了一种人人参与,激烈探究的课堂新局面。两年来,我们运用这种模式开展教学,既看到学生愿学、自学与会学的新面貌,教师的教学也充满激情与感受着成功。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唐晓杰.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栋梁. 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J]. 教育革新,2011,(8).
[4]彭道林.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局限性[J]. 当代教育论坛,2011,(3).
[5]李雁冰. 课程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赖俊辰
关键词:自学;竞争;直觉;参与
中职德育课,即政治课。政治课知识在学生的印象中全是理论性的文字知识,对中职生来说是内容枯燥乏味且离生活实际较远的“空洞理论”。德育课在中职生的眼中是“副科”,更何况目前的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且具有懒惰、不愿思考、不愿动手的弱点。所以若仅靠教师传统说教法,学生将对该门课程的学习逐渐毫无兴趣,会出现课堂坐不稳、听不入、学不懂的现象。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既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又能使她们有效习得课本的知识,从而达到课堂的有效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基于中职学生德育课大纲要求德育课教学必须做到“三贴近”“三注重”,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多用鲜活的、图文并茂的材料呈现,多用趣味性强的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备课小组,改变以往传统的理论讲授式,尝试开展了“自学—竞争式”课型教学,收到可喜的效果。下面本人结合实践情况,与各位同行谈谈本课型设计及教学效果。
一、“自学——竞争式”的课型结构及意义
(一)“自学——竞争式”的教学程序:课前自学——课中探究——谈谈收获——练习巩固。
本课型所谓“自学”是指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的指导,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所谓的“直觉竞争”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出现视频、图片、纸质读物等材料并提出思考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抢答形式竞争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误给各组加(减)分,分数作为该课程的考核成绩的平时成绩。
课前自学——是指教师在课前依据在课中所要探讨的问题布置给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搜集资料以及访问形式,做好课中探究准备。
课中探究——是指学生将在课前自学完成的任务在教师通过直觉的材料的启发下进一步的探究认识与理解。
谈谈收获——是指学生通过在小组之间发问与作答,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疑难。
练习巩固——是教师依据本节课教学重点拟出一个实操性案例,让学生参与活动,从“做中学”,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二)“自学——竞争式”课型的意义。
韩立福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而“自学——竞争式”的课型模式恰恰的贯彻了这个核心理念,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绩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过程。
(1)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永远代替不了。所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们看成学习的容器,一味的灌输,应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自学——竞争式”的课型中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小组合作进行学习,课中结合老师投放的图片、视频等直觉性的材料进行自主探究,甚至小结都放手给学生,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进行,最后布置实操性的作业让学生亲自完成。在这种课型的教学下,学生学习参与度高,课堂气氛好,成功的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有效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自学——竞争式”的课型特点正是以自学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的能力意识与习惯。由于课前、课中都有合作与分工,由于学习行为有兴趣,人人都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由于训练有素,又有竞争诱迫,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习惯养成;由于学习行为科学,自学习惯形成,因而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
(3)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好的课堂组织将会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在“自学——竞争式”的课型教学中,由于竞争的驱动,学生回答问题很频繁,课堂有时可能会因激烈的竞争而变得吵闹、混乱,教师有时也会出现加错分而致学生的情绪激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有效地组织课堂才能调控好课堂,也只有适度地调控好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才会凸显。久而久之,教师们就锻炼了放得出去,收得回来的能力和适当采用幽默性语言加以过渡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此课型的应用下,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提高了课堂组织能力,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自学——竞争式”课型的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
我们的“自学——竞争式”课型探讨的目的是以直觉材料辅助学生理解知识,以竞争评价诱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下面,本人将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一课为例来探讨该课型的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
(一)课前活动——自主感知,积极参与。
(1)课前预习,自主感知。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按照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的思路,教师讲,学生听,一步一步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前自习,从而使学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获得什么知识。现代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为课中的自主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的做法是课前留给学生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课本后查找相关内容,比如生活中体现民主决策的相关例子、华西村的自治情况,并了解自己所在的村或街道的管理情况。通过课前学生的充分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达成学生自主感知教材的目的。 (2)课前谈话,激励参与。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我们知道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我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教学中,根据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有挑战并制约性评价体系——竞争体制。并在课前重申竞争规则,激励学生参与,目的是通过评价促竞争,通过竞争促自学。
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学习竞争得分登记表
(二)课中活动——感悟直觉,激烈探究。
依据形象思维易于抽象思维的特点,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以形象思维教学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并理解。我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教学设计中,各个环节都是以直觉(图片、视频、漫画、实例)材料辅助认识与理解。这完全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式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上展现漫画“美国对中国的人权指责”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中国是否如外国所说的没有人权;又如在课堂上播放近期的社会热点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事件,引领学生思考“番禺居民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影响并参与政府决策的”;再如展示我国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图片及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华西村是如何通过村民自治实现富裕。一系列直觉性的材料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改变过去“以生涩的文字满堂灌”的教法。
假如这一节课,只是“以直觉助学习”的方式进行,而学生缺乏有效地激励机制的话,其就不能大范围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这样的话仍然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性,所以在课前自学,课中通过“以直觉助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前提下,我还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这里的竞争机制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以小组竞争得分的综合作为该小组成员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百分数。由于学生都很重视平时成绩,所以这种竞争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结合直觉教学,竞争诱学,使得整一节课学生不仅学有兴趣,激烈探究,而且能依据材料分析案例,运用知识剖析实例等很准确中肯,达成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能归纳出我国的民主选举与国外选举的区别,也能列举出生活中体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例子”。
(三)课后活动——案例操作,学以致用。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认知活动的最终目的仍是回归社会现实。因此,在《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课后了解网上对春节假期延长并恢复五一长假的议论,并要求她们课后上官方网投票。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通过投票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培养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意识,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三、“自学——竞争式”课堂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自学”不是放手。相对于“授受式”教师的工作量反而增大,教师功夫要做前面,创新思考。给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否则学生仍感索然无味。
(2)指导得当、引导适时。光要学生自学,光给学生学习问题,教师不指导“路径”学生也难以通行”。引导适时,这是要求在课中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竞争不能流于形式。竞争式本课型实施亮点。没有竞争便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课堂浓烈的气氛。因而,竞争设计要新颖,要有诱惑参与的味道。如本节课的“生生发问,谈谈收获”这一环节,表现出学生想难住对方的动机,很有诱惑力。
(4)评价要公平公正。因为评价是促进学生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学生考虑到自己小组的成绩高低,要脸子,不甘落后。因而教师给学生发言机会要均等,难易问题要平衡,前后次注意弥补等。
“自学——竞争式”是在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下设计。符合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以及有效课程研究的要求,符合“学习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符合中职生的特点。它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营造了一种人人参与,激烈探究的课堂新局面。两年来,我们运用这种模式开展教学,既看到学生愿学、自学与会学的新面貌,教师的教学也充满激情与感受着成功。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唐晓杰.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李栋梁. 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J]. 教育革新,2011,(8).
[4]彭道林.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局限性[J]. 当代教育论坛,2011,(3).
[5]李雁冰. 课程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