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修课作为有别于专业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构成维度,也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实施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培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选修课体系中加强学生人文教育为主旨,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选修课程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辽宁何氏医学院选修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设目标、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选修课;人文教育;博雅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何氏医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何氏医学院选修课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大學教育不等于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而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高尚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也就是人文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社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来实现。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及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其心理上易受外界的影响,在这个人生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世界各国在人才方面的竞争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外在表现为经济力量、国防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内在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并采取各种手段,尤其是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来优化本国国民素质。
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市场经济下,教育要实现两个全面: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教育要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其中包含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即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类学生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大学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对于我们医学院校而言,虽然开出的选修课课程门类不少,但大多是本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其他非医学的课程相对较少,有的即使开出非本专业的选修课,教学质量也不高,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不利于学生长远进步。
2、学生选课 “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热衷于选修实用型课程,而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以及一些理工科的选修课程却很少有人问津,以至于不少课程不得不缩小课堂规模甚至停开。
3、选修课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选修课具有课程灵活、不断更新变化的特点,使教学质量监控的难度增加,对教学效果及课程质量的评价都难以做出规范的要求。
三、优化选修课程体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修课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选修现象符合理性原则,但文学、社会学这样的人文修养类学科,对于个人素质的长远提高大有裨益。
1.建立博雅课课程体系,优化选修课程管理。针对原有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院着力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深入优化选修课程体系,经多年积累制订了“博雅课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设置了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其中感恩教育、艺术积淀、能力培养等必选模块的学分修满后,方可根据兴趣任选其他博雅课程,以保障学生即修完规定的人文素养学分,又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不同课程类别中自由选修若干课程,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广采博取,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加强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整合医学院校选修课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我院大力实施对博雅课课程体系的建设。成立了博雅教研室和博雅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举行大型论证会,凡是没通过论证的课程坚决取消,同时对连续开设两学期,且学生评价优秀的课程开设“绿色通道”,免论证直接开课。
3.鼓励名师开设博雅课, 部分课程实行招标制。
学院鼓励高职称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新开设一些有创新性、有前瞻性的博雅课,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学教授来校开设博雅课。部分特殊急需开设的博雅课程,实行公开招标制,加大投入、择优开课。
4.建立完整的监控和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学校聘请一批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退休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通过督导组评估督导, 提高博雅课的教学质量。其次开展课程评估,每学年根据博雅课的特点制定课程评价指标,组织教学督导专家、学生、教研室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所开设博雅课程进行1次整体评估, 凡是评估分数低、学生反映意见大的课程坚决予以取消。
5.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全院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6.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因此开展改善校容校貌、优雅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沙龙和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等活动,都给予学生美的熏陶,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以上多方面努力,我院的博雅课程体系已日趋完善。为了真正实现博雅课的开课意义,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学院将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克服各类困难,解决各种问题,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突显我院博雅课程体系特色。
参考文献:
[1] 陈彩燕,香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实践与启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第34卷第1期,2012年1月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3] 辽宁何氏医学院博雅课体系实施方案,2011年4月
关键词:选修课;人文教育;博雅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何氏医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何氏医学院选修课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大學教育不等于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而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高尚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也就是人文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社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来实现。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及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其心理上易受外界的影响,在这个人生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世界各国在人才方面的竞争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外在表现为经济力量、国防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内在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并采取各种手段,尤其是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来优化本国国民素质。
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市场经济下,教育要实现两个全面: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教育要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其中包含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即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类学生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大学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对于我们医学院校而言,虽然开出的选修课课程门类不少,但大多是本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其他非医学的课程相对较少,有的即使开出非本专业的选修课,教学质量也不高,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不利于学生长远进步。
2、学生选课 “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热衷于选修实用型课程,而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以及一些理工科的选修课程却很少有人问津,以至于不少课程不得不缩小课堂规模甚至停开。
3、选修课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难以控制。选修课具有课程灵活、不断更新变化的特点,使教学质量监控的难度增加,对教学效果及课程质量的评价都难以做出规范的要求。
三、优化选修课程体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修课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选修现象符合理性原则,但文学、社会学这样的人文修养类学科,对于个人素质的长远提高大有裨益。
1.建立博雅课课程体系,优化选修课程管理。针对原有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院着力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深入优化选修课程体系,经多年积累制订了“博雅课课程体系实施方案”,设置了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其中感恩教育、艺术积淀、能力培养等必选模块的学分修满后,方可根据兴趣任选其他博雅课程,以保障学生即修完规定的人文素养学分,又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不同课程类别中自由选修若干课程,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广采博取,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加强课程建设, 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整合医学院校选修课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我院大力实施对博雅课课程体系的建设。成立了博雅教研室和博雅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举行大型论证会,凡是没通过论证的课程坚决取消,同时对连续开设两学期,且学生评价优秀的课程开设“绿色通道”,免论证直接开课。
3.鼓励名师开设博雅课, 部分课程实行招标制。
学院鼓励高职称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新开设一些有创新性、有前瞻性的博雅课,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学教授来校开设博雅课。部分特殊急需开设的博雅课程,实行公开招标制,加大投入、择优开课。
4.建立完整的监控和评价体系。
首先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学校聘请一批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退休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通过督导组评估督导, 提高博雅课的教学质量。其次开展课程评估,每学年根据博雅课的特点制定课程评价指标,组织教学督导专家、学生、教研室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所开设博雅课程进行1次整体评估, 凡是评估分数低、学生反映意见大的课程坚决予以取消。
5.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全院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6.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因此开展改善校容校貌、优雅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沙龙和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等活动,都给予学生美的熏陶,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以上多方面努力,我院的博雅课程体系已日趋完善。为了真正实现博雅课的开课意义,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学院将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选择、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探索,克服各类困难,解决各种问题,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突显我院博雅课程体系特色。
参考文献:
[1] 陈彩燕,香港岭南大学博雅教育课程实践与启示,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第34卷第1期,2012年1月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3] 辽宁何氏医学院博雅课体系实施方案,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