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案例背景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段表述实际上就包含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今天为什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最前面,是因为在前段时间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所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就由情感为引导,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课堂中情意在教学目标中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教学,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遗憾的是以往的教学却忽略了情感这个非智力因素,而只注重智力因素。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都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教与学,只注重智力投资而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多元化教学正是运用各方面的手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案例描述
在讲授《丝竹相合》这节课时一个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由于上节课讲述的是北方的乐器种类,同学们在听赏作品后得到的只是简单的感官感受,铿锵有力的节奏并没有适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就一般。所以这节课我就在导入和教学环节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希望能有一定的效果。
原有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广东音乐简介:教师:属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它的前身是奥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一批专业的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比较矮小精悍。
2.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思考:
1)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
(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
2)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
在讲解完作品后,同学们对广东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这种了解,只是简单的停留在了听觉想象上,并无法调动其同学们听赏的热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我想到了何不找一段短片,通过江南的人物风情来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呢?在上课之前,我精心选择了一段介绍江南风貌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的视频,在看视频时同学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对作品的感受明显得到提升,再进行原来的教学设计,同学们就能积极参加讨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见情感的参与对教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提升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三、分析与启示
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好比是课堂中的硬件,对于上好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教师的上课热情、文学功底和素养、语言组织能力则好比是教学中的软件,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首先,要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就要有饱满的上课热情。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到位,但讲课的老师却面无表情,语气生硬,这样的话讲课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是高中班主任时亮老师的课,那时候还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但他每节课都以饱满的热情把枯燥的政治课上成精彩的演讲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的课程安排往往都是要连续上三节、四节课,一样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让我们在心理上感到倦怠和焦虑,但如果我们能及时调整情绪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新的课来上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就会在不同的四节课中收获到新的教学突破点,最后得到的不再只是疲惫,而是对整节课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
其次让我思考的就是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内涵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在这次听课中日照一中的唐伟老师的一节《文人情致》的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唐老师的语言不是多么的华丽,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把音乐的文化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心神通透,豁然开朗。刚好我们前段时间也刚讲完这节课,教学环节虽然也是精心设计,但却没有如此提神的语言润色,自然就显得苍白了许多,真是自叹不如。我们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有文学渊源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所应深入挖掘的一各方面:拓展知识层面,提升自身内涵。
最后是课堂的语言组织能力,虽然现在的课都是用课件来展示的,可是每个环节间确实要我们用语言来衔接,如何把上一环节提高升华,把下一环节合理引出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知识点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拓展,挖掘其本质内在联系,并多使用正规、准确的语言来表述。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段表述实际上就包含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今天为什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最前面,是因为在前段时间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所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就由情感为引导,结合日常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课堂中情意在教学目标中的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教学,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学习策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他们的积极情感。遗憾的是以往的教学却忽略了情感这个非智力因素,而只注重智力因素。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都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进行教与学,只注重智力投资而忽略了情感的巨大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没有创新、没有突破,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多元化教学正是运用各方面的手段,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案例描述
在讲授《丝竹相合》这节课时一个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由于上节课讲述的是北方的乐器种类,同学们在听赏作品后得到的只是简单的感官感受,铿锵有力的节奏并没有适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就一般。所以这节课我就在导入和教学环节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希望能有一定的效果。
原有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1.广东音乐简介:教师:属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它的前身是奥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一批专业的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比较矮小精悍。
2.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思考:
1)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
(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
2)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
在讲解完作品后,同学们对广东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这种了解,只是简单的停留在了听觉想象上,并无法调动其同学们听赏的热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我想到了何不找一段短片,通过江南的人物风情来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呢?在上课之前,我精心选择了一段介绍江南风貌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的视频,在看视频时同学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对作品的感受明显得到提升,再进行原来的教学设计,同学们就能积极参加讨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见情感的参与对教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提升教学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三、分析与启示
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好比是课堂中的硬件,对于上好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教师的上课热情、文学功底和素养、语言组织能力则好比是教学中的软件,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实现起着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首先,要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就要有饱满的上课热情。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环节的设计非常到位,但讲课的老师却面无表情,语气生硬,这样的话讲课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的是高中班主任时亮老师的课,那时候还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但他每节课都以饱满的热情把枯燥的政治课上成精彩的演讲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的课程安排往往都是要连续上三节、四节课,一样的教学内容往往会让我们在心理上感到倦怠和焦虑,但如果我们能及时调整情绪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新的课来上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就会在不同的四节课中收获到新的教学突破点,最后得到的不再只是疲惫,而是对整节课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
其次让我思考的就是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内涵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在这次听课中日照一中的唐伟老师的一节《文人情致》的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唐老师的语言不是多么的华丽,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把音乐的文化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心神通透,豁然开朗。刚好我们前段时间也刚讲完这节课,教学环节虽然也是精心设计,但却没有如此提神的语言润色,自然就显得苍白了许多,真是自叹不如。我们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有文学渊源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所应深入挖掘的一各方面:拓展知识层面,提升自身内涵。
最后是课堂的语言组织能力,虽然现在的课都是用课件来展示的,可是每个环节间确实要我们用语言来衔接,如何把上一环节提高升华,把下一环节合理引出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知识点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拓展,挖掘其本质内在联系,并多使用正规、准确的语言来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