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课程改革制度实施以来,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美的描述与追求,因此,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应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尽可能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理念,并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保驾护航、增砖添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制度的不断落实与推进,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要,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知识与审美情趣,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将审美情感最大限度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教材中美的气息,并不断培养学生发现、感悟并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程。针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深刻理解文章内涵,感受文章的意蕴美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制是经过教育工作者反复斟酌后敲定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言简意赅,情感的表达真实饱满。然而基于小学生的自身特征,导致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过于表面化,无法对文章的意蕴美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耐心分析与积极引导,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并对语文知识的学生充满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文章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感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文章的意蕴美。如在讲解《鸬鹚》这一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渔人的“一抹”这一动作展开分析与品读。问题一: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文中的“抹”字时什么意思呢?经思考后,学生可以发现“抹”字具有斜着划过去,轻敲等意思。然后询问学生第二个问题:作者问什么要用“抹”字呢?可以将其替换成其他字吗?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试一下用其他字代替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如使用“挥”、“扔”、“放”等字代替,在意境表达上会有怎样的区别,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使用“抹”字的寓意更加深刻且精准、生动,“抹”字的使用可将渔夫的动作传神化,形象化;由于鸬鹚不惧怕渔夫,因此随着渔夫“一抹”这一动作,鸬鹚便随之入水,“抹”字的应用使得鸬鹚的动作更加生动;渔夫这一抹将自己对鸬鹚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渔夫对收获的期许以及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此处使用“抹”字进行表述意义重大且恰如其分。通过以上提问,让学生一边思考问题的答案,一边深化自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对文章的意蕴美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感悟,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意境渲染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层次感受美育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學中,小学教师通常通过分析文章语句、词语等内容来挖掘文章中美的价值。但是在我国信息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及信息化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上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美的感受缺乏深刻性和真实性。当前阶段,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美的感受更加追求真实感,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则可以很好的实现以上要求,此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促使文章所表达的意境更加直观易懂,并充分突显文章中美的内涵,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美感,获得美的享受,进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教授学生《荔枝蜜》这篇教材内容时,文中准确表明了作者“不大喜欢蜜蜂”的具体原因,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展示,促使学生设身处地般的理解作者对小蜜蜂的不喜之情;接着再播放一些“参观养蜂大厦”的视频或录像,让学生对蜜蜂的生活习性和作息习惯进行进一步的熟悉与了解;最后播放一些关于蜜蜂采蜜、酿蜜的图像或图片,让学生深刻感受蜜蜂默默无闻的品质。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帮助学生深层次掌握文章内涵,从而实现景色与情志的结合,训练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三、通过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审美教育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美的追求。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教材中各类文章的审美均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情感色彩,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的将上述情感色彩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与掌握,而写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审美创造训练,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度,以此来促使学生将自身所感受的美呈现出来,从而不断激发对美的创造热情。如在一次课堂训练中,教师将一幅名为“秋天的田野”的图画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金色的田野铺上了金灿灿的地毯,一棵棵树像点缀其中的绿意。”另一名学生这样写道:“秋天的田野里,稻田像海浪一般此起彼伏,不断涌来,秋风吹拂,金灿灿的稻田随风舞动,处处呈现着丰收的喜悦。”以上两位同学从不同方向出发(形与色两方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发表了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从不同角度出发,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使学生既在美的的意境中受到熏陶,又锻炼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在富含情感、语句动人的语言表达中,促使自身美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使自己感受并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小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贯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高效提升,进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20,(38):72-73.
[2]马富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46-47.
[3]李彬.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美围绕在小学语文课堂[J]. 试题与研究,2020,(22):39.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市下马渡镇枫林铺完全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制度的不断落实与推进,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要,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语文课本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知识与审美情趣,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将审美情感最大限度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教材中美的气息,并不断培养学生发现、感悟并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程。针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而言,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小学语文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深刻理解文章内涵,感受文章的意蕴美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制是经过教育工作者反复斟酌后敲定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言简意赅,情感的表达真实饱满。然而基于小学生的自身特征,导致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过于表面化,无法对文章的意蕴美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的耐心分析与积极引导,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并对语文知识的学生充满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文章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感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感受文章的意蕴美。如在讲解《鸬鹚》这一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中渔人的“一抹”这一动作展开分析与品读。问题一:同学们,谁能说一说文中的“抹”字时什么意思呢?经思考后,学生可以发现“抹”字具有斜着划过去,轻敲等意思。然后询问学生第二个问题:作者问什么要用“抹”字呢?可以将其替换成其他字吗?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试一下用其他字代替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如使用“挥”、“扔”、“放”等字代替,在意境表达上会有怎样的区别,然后再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使用“抹”字的寓意更加深刻且精准、生动,“抹”字的使用可将渔夫的动作传神化,形象化;由于鸬鹚不惧怕渔夫,因此随着渔夫“一抹”这一动作,鸬鹚便随之入水,“抹”字的应用使得鸬鹚的动作更加生动;渔夫这一抹将自己对鸬鹚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渔夫对收获的期许以及喜悦之情,由此可见此处使用“抹”字进行表述意义重大且恰如其分。通过以上提问,让学生一边思考问题的答案,一边深化自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对文章的意蕴美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感悟,激发学生的灵感,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意境渲染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层次感受美育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學中,小学教师通常通过分析文章语句、词语等内容来挖掘文章中美的价值。但是在我国信息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及信息化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上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对美的感受缺乏深刻性和真实性。当前阶段,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章美的感受更加追求真实感,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则可以很好的实现以上要求,此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促使文章所表达的意境更加直观易懂,并充分突显文章中美的内涵,使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美感,获得美的享受,进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教授学生《荔枝蜜》这篇教材内容时,文中准确表明了作者“不大喜欢蜜蜂”的具体原因,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展示,促使学生设身处地般的理解作者对小蜜蜂的不喜之情;接着再播放一些“参观养蜂大厦”的视频或录像,让学生对蜜蜂的生活习性和作息习惯进行进一步的熟悉与了解;最后播放一些关于蜜蜂采蜜、酿蜜的图像或图片,让学生深刻感受蜜蜂默默无闻的品质。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帮助学生深层次掌握文章内涵,从而实现景色与情志的结合,训练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并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三、通过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审美教育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美的追求。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教材中各类文章的审美均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情感色彩,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的将上述情感色彩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与掌握,而写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审美创造训练,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度,以此来促使学生将自身所感受的美呈现出来,从而不断激发对美的创造热情。如在一次课堂训练中,教师将一幅名为“秋天的田野”的图画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写出自己的感受,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金色的田野铺上了金灿灿的地毯,一棵棵树像点缀其中的绿意。”另一名学生这样写道:“秋天的田野里,稻田像海浪一般此起彼伏,不断涌来,秋风吹拂,金灿灿的稻田随风舞动,处处呈现着丰收的喜悦。”以上两位同学从不同方向出发(形与色两方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发表了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从不同角度出发,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使学生既在美的的意境中受到熏陶,又锻炼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在富含情感、语句动人的语言表达中,促使自身美的创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使自己感受并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小学生审美观念的树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未来发展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贯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高效提升,进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20,(38):72-73.
[2]马富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讨[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46-47.
[3]李彬.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美围绕在小学语文课堂[J]. 试题与研究,2020,(22):39.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市下马渡镇枫林铺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