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好物理学科,同样需要乐学。乐就是兴趣,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也开始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新课程力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表层兴趣,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深层兴趣的挖掘,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利用科学探究方法去分析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阅读课本,培养自学方法
许多学生都抱怨物理难学,同时又把物理与数学同等对待,认为“学物理也靠解题,看不看书无关紧要”。这是在物理学习中的一个误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从古到今,凡是有作为者,都是在不断的加强学习,只有在前人的知识中不断地创新,才能在自己一番天地中有所成就。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学校的教育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我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
三、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教育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的训练。脱离物理知识对中学生大讲科学方法,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方法教育,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因此,科学方法教育应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之中,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沃土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才会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处处蕴涵着科学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常常要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科学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将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类比,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洛仑兹力教学中,可由安培力演绎出洛仑兹力;在牛顿第二定律、玻—玛定律、楞次定律等规律的教学中,常采用观察和实验、数学推理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感应”的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好例子,可将教学过程组织为较完整地体现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四、加强物理实验,体验科学方法
观察与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所有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作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使初中学生顺利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物理概念的形成,大多是建立在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归纳出来的。
实验可以将物理现象较直观地展示出来,直观性强的物理现象容易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习惯,所以,实验教学对物理概念形成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因受年龄和接受能力的局限,引导他们形成物理概念,必须首先从直观物理现象入手,在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才逐渐形成物理概念而达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实验技能:一是掌握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二是掌握中学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三是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五是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六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能从众多的实验中总结出共同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时注意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就可让学生掌握某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与实验的方法。
五、巧妙设计习题,训练科学方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都做同样的习题,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感觉没有挑战性,淡而无味,“吃不饱”,久之,他们学习物理的劲头就会慢慢减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难度太大,力不从心,“消化不良”,久之,他们就会望物理而生畏,进而却步。这也就是说,实际教学中的习题没有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不能适合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设计习题时,应注意精选习题,不搞“一刀切”,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获得充足的成功体验。设计层次性习题,还包括同样一道题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他们对习题解答的水平也不同。“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习题练习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真理本身,而且有学习真理的方法、研究真理的能力、探索真理的志向和献身真理的精神,这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好物理学科,同样需要乐学。乐就是兴趣,兴趣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新课程标准也开始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新课程力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明确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表层兴趣,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深层兴趣的挖掘,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利用科学探究方法去分析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阅读课本,培养自学方法
许多学生都抱怨物理难学,同时又把物理与数学同等对待,认为“学物理也靠解题,看不看书无关紧要”。这是在物理学习中的一个误区,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他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从古到今,凡是有作为者,都是在不断的加强学习,只有在前人的知识中不断地创新,才能在自己一番天地中有所成就。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学校的教育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我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
三、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教育既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也需要有目的的训练。脱离物理知识对中学生大讲科学方法,犹如建设空中楼阁;埋头讲物理知识而不注意方法教育,则犹如给学生一堆砖瓦。因此,科学方法教育应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之中,只有根植于物理知识沃土之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才会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在物理知识的教学中,处处蕴涵着科学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建立常常要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数学和推理、理想化等科学方法。如在概念教学中,将电势能和重力势能类比,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洛仑兹力教学中,可由安培力演绎出洛仑兹力;在牛顿第二定律、玻—玛定律、楞次定律等规律的教学中,常采用观察和实验、数学推理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感应”的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好例子,可将教学过程组织为较完整地体现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四、加强物理实验,体验科学方法
观察与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理学的所有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作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使初中学生顺利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物理概念的形成,大多是建立在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归纳出来的。
实验可以将物理现象较直观地展示出来,直观性强的物理现象容易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习惯,所以,实验教学对物理概念形成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因受年龄和接受能力的局限,引导他们形成物理概念,必须首先从直观物理现象入手,在有了深刻的印象后,才逐渐形成物理概念而达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实验技能:一是掌握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二是掌握中学有关实验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方法;三是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了解误差概念,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五是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六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
实践表明:只要我们能从众多的实验中总结出共同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时注意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就可让学生掌握某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与实验的方法。
五、巧妙设计习题,训练科学方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都做同样的习题,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通常感觉没有挑战性,淡而无味,“吃不饱”,久之,他们学习物理的劲头就会慢慢减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而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则会感到难度太大,力不从心,“消化不良”,久之,他们就会望物理而生畏,进而却步。这也就是说,实际教学中的习题没有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不能适合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设计习题时,应注意精选习题,不搞“一刀切”,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获得充足的成功体验。设计层次性习题,还包括同样一道题能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他们对习题解答的水平也不同。“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习题练习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学生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真理本身,而且有学习真理的方法、研究真理的能力、探索真理的志向和献身真理的精神,这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