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o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要案情:
  吴某去妻子单位接妻子,在单位楼下打通电话后听到妻子与同事林某(女)吵架,吴某遂进入妻子单位,其间林某与吴某妻子正在争吵,吴某遂上前用拳头击打林某,击中林某下颚处,林某倒地后昏迷,吴某以为林某在装昏迷,又在林某胳膊处踢了一脚;林某单位在林某倒地后报警,吴某遂送林某至县级人民医院就医,并一直在旁守护,期间林某病情加重,又送市级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结论:击打伤与倒地后挫伤致死,而林某有严重脑梗病史,法医鉴定结论排除其致死影响)。
  二、定性上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吴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种观点认为吴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死),一种观点认为吴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三、法理分析
  (一)吴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客观构成要件为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主观上必须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行为发生。
  本案中,吴某行为当时不能被认定为具有故意杀人故意。吴某去接妻子时,看到林某和妻子吵架,遂上前用拳头击打林某,击中林某下颚处,其行为的工具和方式从常理上推断并不具有致命性,其使用的不是具备杀伤性的工具,如管制刀具等,而可从常理推断,吴某行为当时主观上只是出于愤怒,想教训与妻子吵架的林某,并不是出于非法剥夺林某生命健康权的故意,因而不宜认定吴某的行为当时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构成要件,不应认定吴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二)吴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客观上必须具有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主观上必须具有伤害的故意,即对他人被伤害的后果具有认识或者放任的态度。
  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虽然行为客观上都造成致人死亡的结果,但两者关键的区别在于:故意伤害罪主观方面是出于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方面不应具有杀人的故意,也不应具有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而我们从吴某实施的行为及其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分析,其不具有非法剥夺林某生命的故意,也不具有侵害林某身体健康的动机和目的。吴某的殴打行为只是出于一般欧打为目的,即其行为不是以非法剥夺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属于激情犯罪,因而吴某的行为不符合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其行为不应简单认定为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三)吴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其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其责任形式为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1]
  1,吴某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林某死亡的结果,且其行为与林某的死亡结果存在必然因果关系。
  本案中,林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后,法医的鉴定结论为:击打伤与倒地后挫伤致死。虽然林某有严重脑梗病史,但法医鉴定结论排除因林某自身疾病史致死的可能性。因而林某的死亡与吴某用拳头击打林某下颚处致林某受伤倒地以致最后挫伤致死存在着必然因果关系,应认定吴某的行为与林某的受伤致死存在法律上的必然因果关系。
  2.吴某行为当时存在过失。
  吴某的行为当时应当预见其殴打行为(击打下颚处的行为明显具有相当危险性)致人受伤或受伤致死的可能性,但因吴某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林某被击打后倒地后到挫伤死亡的后果,吴某的先前行为存在过失,林某死亡的结果不应认定为意外事件。
  综上所述,吴某行为当时应当预见其殴打行为致人受伤或受伤致死的可能性,但因吴某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林某被击打后倒地后到挫伤死亡的后果,其行为已经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注释:
  [1]张明楷 《刑法学》第三版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48-649页。
  (作者通讯地址:芗城区人民检察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其他文献
摘要:漳浦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巡回检察一线平台作用,通过“讲亲和、立公信、强能力、树形象”,做到服务经济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管理、监督执法司法、预防犯罪宣传“五个”在基层,切实传递司法正能量。  关键词:检察亲和力;司法正能量;漳浦县检察院;巡回检察  作为漳州市检察机关首批试点巡回检察的基层检察院,2013年来,漳浦县检察院巡回检察工作认“真”、求“实”、显“效”,做到“有方、有圆、有理、有
期刊
长久以来,检察权的性质和定位一直都不明确,检察权的范围和配置在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而如何对检察权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检察权的历史沿革  检察权的概念来源于我国宪法。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步宪法诞生,该宪法是以苏联的宪法为蓝本,规定了独立的检察制度并明确了检察权的地位。据此《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享有一般的监督权,这是检察权包含法律监督权能的最早的法律规定。而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惩治和预防腐败问题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构的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检察机关必须有力
期刊
2012年3月24日,我国十一次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完成了对刑诉法的整体修改,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司法文明进步都具有里程碑意义。针对新刑诉法的变更与调整,对相应机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们检察机关,因为检察机关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根据新刑诉法,检察机关在诉讼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上,都会面临新刑诉讼的改变而带来的新的挑战,新的问题。  案件管理工作是检察机关依法履
期刊
民间金融即非正规金融(Inform finance),世界银行将其界定为没有被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所控制的金融活动,在我国是对在国家金融体系外运行的金融活动的统称,主要形式为:私人借贷、轮转基金会、私人钱庄、地下银行、地下投资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急剧上升,民营中小企业因其自身不规范的治理结构、不透明的信息机制和难以长远的发展趋势,使得其既难
期刊
刑事和解制度是刑诉法新增的一项规定,被称为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刑诉法将其作为四大特别程序之一进行了专章规定。自2013年1月1日新刑诉法实施以来,刑事和解作为新增内容,在实践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现笔者就检察机关刑事和解的相关问题作以简要分析。  一、刑事和解的定义  依据我国新刑诉法第2
期刊
基本案情:2012年8月23日下午14时许,吴某到九江市绿色动力网吧去找朋友玩,正好碰上熟人邵某、璩某及蔡某,三人将吴某拉至网吧一包厢,进包厢后,开始搜吴某的身,一边搜,一边问:有钱吗?吴某说没有。然后璩某摸到吴某裤兜内的手机,便要吴某把手机给他,吴某说不给,然后蔡某就把将吴某按在包厢内的沙发上,璩某就把吴某的手机抢走,还朝吴某脸上打了几巴掌,把自己的手机丢给吴某,三人便离开。被抢手机鉴定价值为1
期刊
上访老户是指上访人提出的同一问题,几经处理,本人不服,反复上访时间在二年以上的来访(在控申接待实践中往往将反复上访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也算作上访老户)。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上访老户的化解工作,是基层检察院控申工作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上访老户各自的性格、气质、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反映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基层检察院控申接待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化解对策。笔者结合控申接待工作实际对此课题谈些
期刊
根据惯例,基层检察院大事记应由研究室负责按月撰写。所谓大事记是指基层检察院用来记录日常重要检察工作或活动和各方面大事、要事的一种记事性的应用文,又是回顾并记载本院历史梗概的参阅性文书。它上启检察信息,下开检察志,具有简史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文体。  一、大事记的体例  大事记虽然不属于法律文书或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文种,但却是基层院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大事记是对该基层检察院发生的各方面重大事件,按
期刊
自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我国股指期货已经历了三个年头。从世界范围来看,股指期货市场监管主要有政府的主导性监管、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期货行业协会与期货公司的自律监管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监管体制对于防范股指期货的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政府机构和交易所为视角,分析探讨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过程中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解决政府机构市场监管中法律问题的建议  (一)改革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