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生态学就是将生态学的理论融入教育,创建自然生态的教育环境,营造人文生态的教育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主张把教育活动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教育活动内部的教师、学生、课堂、实践、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生态”要素,这些要素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最终达到教育生态和谐的育人目的。如果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健康发展,生态化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平衡、持续性发展。
一、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
生态化培养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成长植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利用生态学、生态平衡等原理,给学生的培养和学习提供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具体有整体性、系统性、多样性、平衡性和开放性等理念。
1. 整体性理念
生态化教学把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等各种“因子”紧密结合,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这个系统有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有知识能量的传递,有师生间信息互动,有学生之间的竞争、互利共生,有师生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系统注意培养学生的群体生态,注重师生之间专业技能的承接以及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合作与竞争,让各个“生态因子”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在生态化教学中,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学生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2. 系统性理念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网络关系。如果把师生看成是群落,则他们与校园的学习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系统性。生态化教学可以让师生个体、群体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同侪团体。在这个“生态园”中,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可以促使学生个人、群体提高学业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反之,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整体素养的提高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也会提高和促进学校竞争力,提升整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环境,从而推动学校对校园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革新,促进整体教学环境的平衡化发展。
3. 多样性理念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生物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态化教学可以充分考虑针对各个不同的天赋、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爱好、兴趣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有区分度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心理情境,课堂的创设呈现多样化,相同的知识点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对于不同维度的个人、小组、班级等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合作,通过学业知识的传递和分享,让“学习生态园”稳定地发展。
4. 平衡性理念
生態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各个“生态因子”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充满“竞争、合作、交流、建议、反思、学习、提高”平衡发展的“生态网络”。这个“生态网络”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系统,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进行自主调节,使整个“生态网络”处于不断提高和发展的状态,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持续性平衡发展。
5. 开放性理念
传统的教学是相对封闭的,而生态化教学中可以让“学习生态园”充分与外界相联系,系统中各因子也可以接受外来有益的信息输入。生态化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材、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情境、教学场景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走出传统封闭式的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生活,让更多有利的外界信息输入“学习生态园”,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全面发展。
二、生态化教育的策略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以“生态化”培养理念为指导,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去建构和谐共生、互相合作、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生态园。
1. 转变教学价值观
生态化的教学价值观体现的是“学生生命的可持续的生长”。教师应当摒弃应试教育的价值观念,以培养自由、充满活力的“生态人”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在“学习生态园”中,每个学生性格、气质、兴趣、习惯等都会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他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
2. 改善师生关系
生态化教育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唯师是从”的传统专制的师生观,平等、民主地对待各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和思想,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谐对话,去了解和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学生的意见和观点,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让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3. 优化评价体系
应试教育通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往往会挫伤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生态化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建立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教师应懂得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价值,欣赏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能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其次,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相互评价、生生相互评价等,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他们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获得积极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再次,评价的方式也应该多元化,比如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方式。
4. 丰富教学资源
在生态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关、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社会资源均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来利用。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场所进行参观与访问,或者进行实习等方式来收集与本地的环境、产业相关的信息资料;可以通过访问相关的教育网站、公共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或从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中获取学生所需要的课程信息。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教育智慧融入其中,把教材内容教活,形成具有教学个性的校本教材。
注:本文是梅州市第九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生本理念下农村乡镇中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MZ0904-DBX228)的研究成果。
一、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
生态化培养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成长植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利用生态学、生态平衡等原理,给学生的培养和学习提供群体性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发展,具体有整体性、系统性、多样性、平衡性和开放性等理念。
1. 整体性理念
生态化教学把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等各种“因子”紧密结合,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这个系统有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有知识能量的传递,有师生间信息互动,有学生之间的竞争、互利共生,有师生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系统注意培养学生的群体生态,注重师生之间专业技能的承接以及学生间的信息传递、合作与竞争,让各个“生态因子”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在生态化教学中,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学生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2. 系统性理念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网络关系。如果把师生看成是群落,则他们与校园的学习环境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系统性。生态化教学可以让师生个体、群体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同侪团体。在这个“生态园”中,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可以促使学生个人、群体提高学业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反之,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整体素养的提高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也会提高和促进学校竞争力,提升整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环境,从而推动学校对校园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革新,促进整体教学环境的平衡化发展。
3. 多样性理念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生物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态化教学可以充分考虑针对各个不同的天赋、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爱好、兴趣的学生选取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有区分度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心理情境,课堂的创设呈现多样化,相同的知识点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对于不同维度的个人、小组、班级等采用多视角、多层次的合作,通过学业知识的传递和分享,让“学习生态园”稳定地发展。
4. 平衡性理念
生態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各个“生态因子”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形成充满“竞争、合作、交流、建议、反思、学习、提高”平衡发展的“生态网络”。这个“生态网络”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系统,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进行自主调节,使整个“生态网络”处于不断提高和发展的状态,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持续性平衡发展。
5. 开放性理念
传统的教学是相对封闭的,而生态化教学中可以让“学习生态园”充分与外界相联系,系统中各因子也可以接受外来有益的信息输入。生态化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教材、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情境、教学场景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走出传统封闭式的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生活,让更多有利的外界信息输入“学习生态园”,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全面发展。
二、生态化教育的策略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以“生态化”培养理念为指导,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去建构和谐共生、互相合作、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生态园。
1. 转变教学价值观
生态化的教学价值观体现的是“学生生命的可持续的生长”。教师应当摒弃应试教育的价值观念,以培养自由、充满活力的“生态人”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在“学习生态园”中,每个学生性格、气质、兴趣、习惯等都会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将他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
2. 改善师生关系
生态化教育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改变“唯师是从”的传统专制的师生观,平等、民主地对待各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情感和思想,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谐对话,去了解和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学生的意见和观点,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让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3. 优化评价体系
应试教育通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往往会挫伤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生态化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建立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的标准应该多元化,教师应懂得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价值,欣赏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能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价值。其次,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相互评价、生生相互评价等,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他们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获得积极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再次,评价的方式也应该多元化,比如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方式。
4. 丰富教学资源
在生态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关、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社会资源均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来利用。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场所进行参观与访问,或者进行实习等方式来收集与本地的环境、产业相关的信息资料;可以通过访问相关的教育网站、公共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或从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中获取学生所需要的课程信息。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教育智慧融入其中,把教材内容教活,形成具有教学个性的校本教材。
注:本文是梅州市第九届教育教学科研课题 “生本理念下农村乡镇中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MZ0904-DBX22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