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设想一下,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即便是把学生拢到了一起,那种表面上的合作,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
【关键词】 数学课;自主;合作;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219-02
数学课上的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许多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的期望。在教学实践中特别要注重课前预习,强调阅读学习目标,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完成预习题,实现低层次目标自达。这从理论上十分完善,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实际上很少人能坚持下去,养成这一习惯。
有些教师只是口头对学生说做课前预习,大量的预习时间放在课下,学生每天除了在校必须保证的正常上课、自习、完成作业、温习功课、参加有关活动外,所剩时间已经很少,甚至没有时间。所以要使课前预习能有效,教师必须拿出本科自习的部分时间留给学生预习,保证足够的时间预习。
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已知道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这时的学生非常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了解的东西,因此,教师从课堂引入开始就由学生进行,让学生尽早地参与到课堂研究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上新课内容的主讲者。学生充分体验到展示学习成果的快乐,同时又使预习中的问题得到解决。相信这样学到的知识将会记的更牢固。经过努力和实践,学生也越来越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好了,上课时则能充满兴趣和信心,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研究中去,这是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一个很好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深深地认识到,抓好学生课前预习,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课程理念提倡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合作学习一种教学活动,是同学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组间合作、组内合作的小组形式,它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把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改造成以小组总体成绩为依据,以整个小组为奖励对象的做法。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
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合作学习的形式可分为课前协作式、课中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课前协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概率,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课中讨论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如:可分为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向内完成学习内容。
课后研讨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
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它的作用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其次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将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這要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The independent study is the cooperation study prerequisite
【Abstract】Conceives, if the student does not have the independent study custom and ability, how to carry on the cooperation study? Even if gathered together the student, on that kind of superficial cooperation, also let the human 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cry.
【Keywords】Mathematics courses; Independent; Cooperation; Custom; Ability
【关键词】 数学课;自主;合作;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219-02
数学课上的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许多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的期望。在教学实践中特别要注重课前预习,强调阅读学习目标,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完成预习题,实现低层次目标自达。这从理论上十分完善,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实际上很少人能坚持下去,养成这一习惯。
有些教师只是口头对学生说做课前预习,大量的预习时间放在课下,学生每天除了在校必须保证的正常上课、自习、完成作业、温习功课、参加有关活动外,所剩时间已经很少,甚至没有时间。所以要使课前预习能有效,教师必须拿出本科自习的部分时间留给学生预习,保证足够的时间预习。
由于学生通过预习已知道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这时的学生非常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了解的东西,因此,教师从课堂引入开始就由学生进行,让学生尽早地参与到课堂研究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上新课内容的主讲者。学生充分体验到展示学习成果的快乐,同时又使预习中的问题得到解决。相信这样学到的知识将会记的更牢固。经过努力和实践,学生也越来越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好了,上课时则能充满兴趣和信心,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研究中去,这是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一个很好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深深地认识到,抓好学生课前预习,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课程理念提倡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合作学习一种教学活动,是同学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组间合作、组内合作的小组形式,它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把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改造成以小组总体成绩为依据,以整个小组为奖励对象的做法。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
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合作学习的形式可分为课前协作式、课中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课前协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概率,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课中讨论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如:可分为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向内完成学习内容。
课后研讨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
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补,它的作用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其次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将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這要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The independent study is the cooperation study prerequisite
【Abstract】Conceives, if the student does not have the independent study custom and ability, how to carry on the cooperation study? Even if gathered together the student, on that kind of superficial cooperation, also let the human 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cry.
【Keywords】Mathematics courses; Independent; Cooperation; Custom;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