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中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教学方法、方式依然陈旧;一些教师缺乏使用教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等问题,提出了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兴趣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研究的能力等对策,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202-02
1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语文教学方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1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
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1.2 一些教师缺乏使用教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新教材的灵活性大,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但一些教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1.3 教学方法、方式依然陈旧
在一些地方,教学方法、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呢?
2 解决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兴趣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对象作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
向,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选择,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外部体现。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首要内部动力。
因此,教师如能在上课伊始设计有趣的导入,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情境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语文,从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学的效果。
2.2 教师要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语文教师,应敢于出新招、出奇招(要符合教学规律),如果每堂课都是“朗读课文一作者简介一背景分析一归纳大意一写作特色”这一模式,学生定会觉得厌倦腻烦。而只有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才会喜欢语文。笔者认为激励学生志趣的途径常有三条:一是教学的多样性,一般说来,一堂课的内容确定以后,上课时教师应该讲究教法的灵活多变,交错使用,这样会使学生有新鲜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教学内容的波澜性,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教学内容的平淡。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内容本身就是波澜起伏的,这就为营造波澜起伏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用波澜起伏的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冲向知识高峰的强大动力。三是语言的艺术性,语文教师上课更应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也是激励学生志趣的有效方法。教师的范读、讲析、提问、释疑,应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给学生符合情理的感受,但课堂教学也不要矫揉造作,故弄悬虚,要坦然自若,恰到好处,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书中去,又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书中来。所以说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得法,就一定能符合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
2.3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语文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難。因此,教师不要有意或无意压制、伤害学生的好奇心,而应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只注重学生听,而很少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那么,学生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又怎么能生疑质疑呢?
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思前想后,深入探究一些问题。“质疑”需要鼓励。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如果一遇上学生不够成熟的问题,就漠然处之,甚至予以斥责,那么不但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恐怕连学生已有的积极性也要受到挫伤,因此,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就要容忍学生不成熟的提问,还要善于发掘其中的亮点,只要有一点点思考价值都要给予赞赏激励,以欣赏的态度予以确认。
2.4 要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研究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查、演、品、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再现生活情景,体验课文生活气息,加深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而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实践性,也决定了要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中去,所以说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人生活,联系语文学科,多做一些调查研究。让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时空,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参观访问、做小记者等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寻觅食粮,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融生活于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202-02
1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语文教学方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1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
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1.2 一些教师缺乏使用教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新教材的灵活性大,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但一些教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1.3 教学方法、方式依然陈旧
在一些地方,教学方法、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呢?
2 解决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教师要善于创设充满兴趣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对象作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
向,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选择,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外部体现。可以说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首要内部动力。
因此,教师如能在上课伊始设计有趣的导入,便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情境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语文,从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学的效果。
2.2 教师要善于变化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语文教师,应敢于出新招、出奇招(要符合教学规律),如果每堂课都是“朗读课文一作者简介一背景分析一归纳大意一写作特色”这一模式,学生定会觉得厌倦腻烦。而只有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才会喜欢语文。笔者认为激励学生志趣的途径常有三条:一是教学的多样性,一般说来,一堂课的内容确定以后,上课时教师应该讲究教法的灵活多变,交错使用,这样会使学生有新鲜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教学内容的波澜性,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教学内容的平淡。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内容本身就是波澜起伏的,这就为营造波澜起伏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用波澜起伏的教学内容。去激发学生冲向知识高峰的强大动力。三是语言的艺术性,语文教师上课更应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也是激励学生志趣的有效方法。教师的范读、讲析、提问、释疑,应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给学生符合情理的感受,但课堂教学也不要矫揉造作,故弄悬虚,要坦然自若,恰到好处,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书中去,又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书中来。所以说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得法,就一定能符合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
2.3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语文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开展研究更困難。因此,教师不要有意或无意压制、伤害学生的好奇心,而应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只注重学生听,而很少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那么,学生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又怎么能生疑质疑呢?
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可以思前想后,深入探究一些问题。“质疑”需要鼓励。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努力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如果一遇上学生不够成熟的问题,就漠然处之,甚至予以斥责,那么不但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恐怕连学生已有的积极性也要受到挫伤,因此,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就要容忍学生不成熟的提问,还要善于发掘其中的亮点,只要有一点点思考价值都要给予赞赏激励,以欣赏的态度予以确认。
2.4 要培养学生自主调查研究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查、演、品、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再现生活情景,体验课文生活气息,加深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而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实践性,也决定了要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中去,所以说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深人生活,联系语文学科,多做一些调查研究。让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时空,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参观访问、做小记者等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寻觅食粮,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融生活于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