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课堂小结,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环境;教学手段;课堂小结
1 现状分析
目前现存的大多数的数学教学,学习内容都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方式过重于教师传授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知识,解题方式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的,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可言。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盛放知识的容器,毫无情趣可言,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挫伤,使得学生过早的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
2 针对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就会对这个老师所任教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其次,教师要关注班级中的后进生,他们往往都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地寻找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激起其上进心,努力地学习。
2.2 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教学、学习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说明了这一点,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一些枯燥的知识通过适合小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展现出来,那样学生就会在快乐、轻松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针对小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等关键要素以及对“相遇”这一含义难以理解这一情况,精心地组织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课前我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4km,小明每小时走3km,4小时后两人各走了多少千米?我请了两名同学来移动小人,分别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我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同学说对着走,于是我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了新课,于是我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地到乙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km?然后再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程之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通过这一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3 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1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好思,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3.2 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例如:在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做一做,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整节课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很高,兴趣盎然。
3.3 运用直观,发展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的材料直接相关的,恰当的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做好课堂小结,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尤存”,这样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我是这样结课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基本的了解,请同学们回答本节课开始所提的问题:“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吗?当同学们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多少?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当这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出的时候,我便对他们说:“这些问题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看谁最聪明!”
总之,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更要注重培养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为,李志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张晓燕)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环境;教学手段;课堂小结
1 现状分析
目前现存的大多数的数学教学,学习内容都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方式过重于教师传授给学生现成的数学知识,解题方式都是按照老师的步骤来的,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可言。
现在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盛放知识的容器,毫无情趣可言,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挫伤,使得学生过早的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
2 针对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认为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就会对这个老师所任教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其次,教师要关注班级中的后进生,他们往往都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地寻找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激起其上进心,努力地学习。
2.2 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
新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教学、学习方式和评价等方面说明了这一点,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一些枯燥的知识通过适合小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环境展现出来,那样学生就会在快乐、轻松之中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针对小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等关键要素以及对“相遇”这一含义难以理解这一情况,精心地组织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课前我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小时走4km,小明每小时走3km,4小时后两人各走了多少千米?我请了两名同学来移动小人,分别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我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同学说对着走,于是我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了新课,于是我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地到乙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km?然后再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程之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通过这一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3 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1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好思,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3.2 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提高兴趣,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例如:在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做一做,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整节课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很高,兴趣盎然。
3.3 运用直观,发展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的材料直接相关的,恰当的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化难为易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做好课堂小结,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尤存”,这样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时,我是这样结课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分数有了基本的了解,请同学们回答本节课开始所提的问题:“一块蛋糕,爷爷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表述吗?当同学们回答:爷爷吃了1/2,爸爸吃了1/4,小明吃了1/8后,再追问:这块蛋糕还剩多少?谁吃得多?谁吃得少?为什么?当这些问题学生回答不出的时候,我便对他们说:“这些问题等到下节课学习之后就能明白,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看谁最聪明!”
总之,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更要注重培养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为,李志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