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中职生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的价值导向,全方位探索国学教育在中职的实施路径,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达成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愿景
【关键词】 中职 国学 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先贤圣人的智慧,国学经典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砥砺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格素养的“标尺”,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宝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中职学校是培育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更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框架中,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暨国学经典教育融入职教、进入校园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下面就具体路径来进行浅析。
一、语文课程的融合探究
1.1文化寻根,培养兴趣。文化常识的了解可在潜意识中拉近学习者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比如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里的“汉阴”译汉水南面。又如《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译为:“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此时想要准确的翻译上述文段,就需掌握关于“山南水北谓阳、山北水南称阴”的文化常识。
1.2论世知人,品味内涵。论世知人指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的主张、经历等进行考察,深入探究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例如《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些诗句展现了一位放荡豪饮、及时行乐的“诗仙”形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亦是作者自信的彰显,诗仙放歌畅饮,寄情于酒,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交织显现,他的洒脱与豪放之间,隐藏着一颗进取、抱负的心。
1.3激发情感,深入理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强调在观察事物、文学创作中须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感而发。如《釵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寄寓了主人公哀怨忧愁的情感,又暴露了无法倾吐的儿女情长;“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写出两人明明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剪不断的情丝无以名状却只能无奈作罢。
1.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的重要性。诗歌注重音律、讲究节奏、平仄相间,文言文更是骈散结合、长短错落,教师要引导学生吟诵、熟读、背诵经典作品,品味古今贯通的文意和情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对于幼童的传授正是以反复诵读的方式进行,通过记忆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德育課程的融合探究
德育课以经典为载体,以教化为目标,以助学生增强自信、情绪调控、人际交往、就业心理调试能力,意在塑造学生阳光、积极的心态,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2.1以经典优化教学目标。中职生身心正处于向成人过渡的特殊时期,可塑性极强,因此德育应该在规矩礼仪与意志培养方面加以引导。比如说学生沉溺上网、玩手机,我们可辩证看待,分析利弊,使学生懂得网络的便捷也深知“玩物丧志”的危害。
2.2借经典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优化,可根据中职生学龄和身心特点,择选并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以及专业的德育教材,教材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承载国学的精髓,有助德育的教学。如《弟子规》、《论语》中关于教养塑造的具体规范和细节体验,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可以直接引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3引经典丰富德育实践。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所处是教育。丰富实操环节的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为人处事的礼仪规范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同学们在开放、活力的课堂中,在训练和实践中有所收获和感悟。
2.4据经典改善教学评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需要长效投入、耐心孕育的。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得教学评价已不再局限于卷面分数的取得,德育效果的评价体现在能做到“与人为善”远比写到卷面上这四个字要重要的多,所以评价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应从学生行为实践中看。
三、中职专业课的融合探究(以中餐专业为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在饮食方面的文化自然也是博大精深。以中餐专业为例,探寻与国学经典的融合路径,既可以挖掘传统经典中关于专业起源、发展的历史,又可作为现代专业创新、改革的亮点。
《诗经》中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源头上为我们展现了饮食的开端、发展和进步:
3.1丰富的谷物。《王风·黍离》提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糜子,现称黄米。《邶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péng):草木茂盛的样子。麦即为小麦。
3.2繁多的蔬果。《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就是苍耳,嫩苗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蘋:一种野生的水菜。
3.3鲜美的肉类。《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1]貆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貆:幼小的猪獾。特,指大兽。
3.4饮酒的文化。《郑风·叔于田》:“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这是日常饮酒的描写。《邶风·泉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饮饯:以酒饯行。这里指姑娘出嫁,饯行喝酒。
3.5调味的讲究。《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苓,就是甘草可做调味使用。
四、结语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品读国学经典典籍,夯实华夏文化根基,落实国学教育举措,真正使国学经典教育发挥砥砺品格、立德树人之作用。
【注 释】
[1] 王秀梅译注,《诗经》,2015年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17页。县:同“悬”,悬挂。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张慧玲.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2).
【关键词】 中职 国学 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先贤圣人的智慧,国学经典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是砥砺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格素养的“标尺”,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宝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中职学校是培育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更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框架中,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大国工匠”。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暨国学经典教育融入职教、进入校园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下面就具体路径来进行浅析。
一、语文课程的融合探究
1.1文化寻根,培养兴趣。文化常识的了解可在潜意识中拉近学习者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比如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里的“汉阴”译汉水南面。又如《登泰山记》中:“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译为:“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此时想要准确的翻译上述文段,就需掌握关于“山南水北谓阳、山北水南称阴”的文化常识。
1.2论世知人,品味内涵。论世知人指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的主张、经历等进行考察,深入探究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例如《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些诗句展现了一位放荡豪饮、及时行乐的“诗仙”形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亦是作者自信的彰显,诗仙放歌畅饮,寄情于酒,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交织显现,他的洒脱与豪放之间,隐藏着一颗进取、抱负的心。
1.3激发情感,深入理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强调在观察事物、文学创作中须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感而发。如《釵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寄寓了主人公哀怨忧愁的情感,又暴露了无法倾吐的儿女情长;“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写出两人明明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剪不断的情丝无以名状却只能无奈作罢。
1.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诵读的重要性。诗歌注重音律、讲究节奏、平仄相间,文言文更是骈散结合、长短错落,教师要引导学生吟诵、熟读、背诵经典作品,品味古今贯通的文意和情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对于幼童的传授正是以反复诵读的方式进行,通过记忆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德育課程的融合探究
德育课以经典为载体,以教化为目标,以助学生增强自信、情绪调控、人际交往、就业心理调试能力,意在塑造学生阳光、积极的心态,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2.1以经典优化教学目标。中职生身心正处于向成人过渡的特殊时期,可塑性极强,因此德育应该在规矩礼仪与意志培养方面加以引导。比如说学生沉溺上网、玩手机,我们可辩证看待,分析利弊,使学生懂得网络的便捷也深知“玩物丧志”的危害。
2.2借经典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优化,可根据中职生学龄和身心特点,择选并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以及专业的德育教材,教材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承载国学的精髓,有助德育的教学。如《弟子规》、《论语》中关于教养塑造的具体规范和细节体验,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可以直接引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2.3引经典丰富德育实践。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所处是教育。丰富实操环节的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为人处事的礼仪规范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同学们在开放、活力的课堂中,在训练和实践中有所收获和感悟。
2.4据经典改善教学评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需要长效投入、耐心孕育的。素质教育的提倡使得教学评价已不再局限于卷面分数的取得,德育效果的评价体现在能做到“与人为善”远比写到卷面上这四个字要重要的多,所以评价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应从学生行为实践中看。
三、中职专业课的融合探究(以中餐专业为例)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在饮食方面的文化自然也是博大精深。以中餐专业为例,探寻与国学经典的融合路径,既可以挖掘传统经典中关于专业起源、发展的历史,又可作为现代专业创新、改革的亮点。
《诗经》中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源头上为我们展现了饮食的开端、发展和进步:
3.1丰富的谷物。《王风·黍离》提到:“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黍:糜子,现称黄米。《邶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péng):草木茂盛的样子。麦即为小麦。
3.2繁多的蔬果。《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就是苍耳,嫩苗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蘋:一种野生的水菜。
3.3鲜美的肉类。《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1]貆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貆:幼小的猪獾。特,指大兽。
3.4饮酒的文化。《郑风·叔于田》:“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这是日常饮酒的描写。《邶风·泉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饮饯:以酒饯行。这里指姑娘出嫁,饯行喝酒。
3.5调味的讲究。《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苓,就是甘草可做调味使用。
四、结语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品读国学经典典籍,夯实华夏文化根基,落实国学教育举措,真正使国学经典教育发挥砥砺品格、立德树人之作用。
【注 释】
[1] 王秀梅译注,《诗经》,2015年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17页。县:同“悬”,悬挂。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张慧玲.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2).